股票型基金

搜索文档
第一次买基金,我踩过的坑和捡到的糖
搜狐财经· 2025-08-02 10:06
基金投资策略 - 基金投资不应被视为快速致富工具 历史业绩与未来表现无直接关联 需理解基金本质是专业资产管理工具 [5] - 新手建议采用"宽基指数+定投"策略 沪深300指数包含中国市值最大的300家公司 具有分散风险特性 [10] - 定投策略建议每周固定金额投入 通过时间平滑成本 40周定投周期可显现效果 [10] 资金配置框架 - 建议将资金划分为三个层级:活钱圈(3个月内需用资金)配置货币基金 稳钱圈(3-12个月资金)配置短债基金 长钱圈(1年以上资金)可配置股票型基金 [6][7] - 实际可用于高风险投资的资金比例通常低于预期 合理配置可降低投资焦虑 [7] 风险管理机制 - 设置15%单笔浮亏红线作为止损触发点 需配套书面反思机制控制情绪化操作 [10] - 该机制在2022年俄乌冲突和医药集采等市场波动事件中有效防止非理性抛售 [11] 投资者教育 - 建议初始投入资金的1%用于知识储备 推荐《指数基金投资指南》和《小狗钱钱》作为入门读物 [14][15] - 建议将大额资金分6个月逐步投入 强调长期积累而非短期暴利的投资理念 [15]
7月债基发行独占鳌头,沪市首批科创债ETF狂揽超470亿元
华夏时报· 2025-08-01 23:24
华夏时报记者耿倩 上海报道 7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的余音尚未散尽,公募基金发行市场的热浪已扑面而来。 7月份,债券型基金以506亿份的份额,57%的占比碾压式领跑。10只科创债ETF更凭379亿份首募规 模,一举点燃债市情绪。数据显示,以认购起始日作为统计标准,7月已有149只新基金成立,为年内最 多,合计发行份额超880亿份,无论数量还是份额均较上一月有所增加。 "科创债ETF兼具'科技创新主题+低信用风险'特性,契合资金对稳健收益的需求,助力债基份额跃 升。"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运营曾方芳向《华夏时报》记者一语道破"爆款"背后的逻辑。 在曾方芳看来,7月份公募基金发行市场回暖,是由市场环境改善、宏观经济数据向好、监管政策支 持、资金面充裕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她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7月市场环境改善,上证指数 站稳3500点并多次突破3600点。政策方面,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科创债ETF 等创新产品落地,浮动费率机制增强投资者信任。叠加长期资金加大权益配置,机构需求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7月份债券型基金发行份额为年内各月最多,这跟科创债ETF的推出密不可分。从份额 占比来看,7月份 ...
共34万亿元!2025年二季度末公募机构规模30强出炉!另类投资基金规模半年接近翻倍
私募排排网· 2025-08-01 11:34
以下文章来源于公募排排网 ,作者日月辉 公募排排网 . 看财经、查排名、买基金,就上公募排排网,申购费低至0.001折。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公募排排网"。(点击↑↑上图查看详情) 导语 进入7月底,2025年公募基金二季度报基本披露完毕。 公募排排网 整理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5年6月30日,162家公募持牌机构总管理规模约为34.05万亿元(包含ETF联接基金市值, 下同),较2024年末增长1.64万亿元,其中非货基金管理规模约为20.11万亿元,较2024年末 增长1.03万亿 元。 为了给读者更多的参考,笔者将为盘点2025年二季度末非货管理规模、上半年净增长额以及 股票型基金管理规模位居前列的公募机构。 ( 点此查看2025年二季度末非货管理规模、上半 年净增长额以及股票型基金管理规模位居前列的公募机构 ) 易方达、华夏、广发连续三个季度末排名稳居前3 在162家公募持牌机构中,非货管理规模位居前30的上榜门槛为1699亿元。这30家公募机构非 货管理规模合计14.63万亿元,占总非货管理规模的72.75%。 可见,公募机构的头部效应依旧 较为显著。 其中,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是唯二两家非货管理规 ...
2025年二季度公募规模盘点:非货管理规模30强总览及增长亮点
搜狐财经· 2025-07-30 22:45
行业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国162家公募持牌机构管理规模达34.05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64万亿元 [1] - 非货币市场基金管理规模达20.11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03万亿元 [1] - 非货币市场基金中,前30家机构管理规模占比72.75%,显示行业集中度高 [1] - 162家公募机构中,56.79%实现非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净增长 [4] 头部机构表现 - 易方达基金和华夏基金非货币市场基金管理规模超万亿元,稳居行业前三 [1] - 前30家机构中,26家非货币市场基金规模较2024年末增长,7家增幅超10% [1] - 富国基金、广发基金和汇添富基金净增长额位居前三,分别达847.48亿元、720.25亿元和631.6亿元 [4] - 东财基金、海富通基金和华泰保兴基金增幅显著,分别达48.18%、39.41%和39.14% [4] 基金类型分布 - 股票型、混合型和债券型基金占非货币市场基金总规模的93.58% [7] - 另类投资基金因贵金属投资标的价格增长,规模大幅增长 [7] - 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等5家机构股票型基金管理规模位居前列 [7] - 永赢基金股票型基金管理规模增幅位居第一 [7] 机构排名数据 - 易方达基金2025年二季度末非货币管理规模15225亿元,居行业首位 [2] - 华夏基金非货币管理规模13252亿元,排名第二 [2] - 广发基金非货币管理规模8946亿元,排名第三 [2] - 中欧基金非货币管理规模增长19.94%,增速显著 [5] - 兴业基金非货币管理规模增长23.30%,增速较快 [5]
牛市点燃中,基金公司新发产品明显提速
36氪· 2025-07-30 11:09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突破3600点关口,收涨0.33%报3609.71点,扭转上半年震荡格局 [1] - 公募基金新发市场情绪积极,资金面改善带动基金公司密集推出股票型、偏股混合型、ETF等产品 [1] - 投资者情绪明显改善,老客户定投恢复且新客户开户增长,认购转化率提升 [1] 新发基金动态 - 7月28日-8月3日当周新发基金31只,环比增长34.78%,创近一个月新高 [2] - 新基金平均认购周期缩短至14.97天,显示发行节奏提速 [2] - 权益类基金主导发行,股票型与偏股混合型合计占比83.87%,被动指数型占股票型基金84.21% [2] - 债券型基金仅发售4只,占比12.90%,较上周大幅下滑 [2] - 7月新发基金149只,创年内单月新高,招商基金以3只产品位居首位 [3] 基金市场份额 - 公募基金总份额达30.94万亿份,较6月30.89万亿份再度上行 [4] - 二季度累计净增基金份额超1.3万亿份,新发基金成为增长重要驱动力 [4] - 5月起新发基金月度募集金额稳步提升,多个产品合并发行规模达60亿元 [4] 产品结构与策略 - 东方红盈丰稳健配置6个月持有以65.73亿元募集金额位居全市场之首 [6] - 债券型基金与FOF基金在募集规模前十中占主导,但权益类产品热度逐步回升 [6] - 年内股票型基金发行449只,份额2163.32亿份,占比超三成 [7] - 偏股混合基金发行118只,份额568.51亿份,混合型基金整体回暖 [7] - 债券型基金发行份额占比48.08%,达2995.43亿份 [7] 指数型基金发展 - 指数型基金年内新发471只,占比超六成,份额3386.10亿份占整体54.35% [8] - 增强指数、Smart Beta等策略逐步推广,年内成立89只指数增强基金,募集份额427.30亿份 [8]
流动性7月第4期:7月IPO金额提升,南向、融资流入医药
甬兴证券· 2025-07-29 20:51
核心观点 - 上周(7.21 - 7.25)2 年期、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美国 2 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10 年期下行,美元指数下行,中美 10 年国债利差边际收窄;上周融资买入额上升,南向资金流大幅净流入 [1] 宏观流动性 国内流动性 - 上周(7.21 - 7.25)2 年期、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10 年期与 2 年期国债利差走扩,3 个月、1 年 SHIBOR 上行 [2][12] - 上周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 1095 亿元,7 月 MLF 净投放 1000 亿元 [2][12] - 截至 7 月 25 日,2 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至 1.4355%、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至 1.7324%,期限利差升至 0.2969%;3 个月 SHIBOR 上行至 1.5590%、1 年 SHIBOR 上行至 1.6390% [12] 海外流动性 - 上周(7.21 - 7.25)2 年期美债利率上行、10 年期下行,美元指数下行 [2][16] - 上周 2 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至 3.91%、10 年期下行至 4.40%,美元指数降至 97.67 [16][17] - 截至 7 月 25 日,中美 10 年期国债利差收窄至 -2.67% [2][17] 市场流动性 公募基金 - 2025 年 7 月新成立 110 只基金,24 年 7 月为 83 只;合计发行份额 926 亿份,24 年 7 月为 540 亿份 [22] - 7 月新成立股票型基金 62 只,发行总额约 283 亿份,占比 30.5%;新成立混合型基金 17 只,发行总额 86 亿份,占比 9.3%;新成立债券型基金 22 只,发行总额 517 亿份,占比 55.8% [22] ETF 基金 - 2025 年 7 月新成立 ETF 基金 35 只,2024 年 7 月为 8 只;合计发行份额 490 亿份,2024 年 7 月为 30 亿份 [25] - 7 月新成立 25 只股票型 ETF 基金,发行份额 110 亿份,上月股票型 ETF 基金发行份额约 107 亿份 [25] - 上周(7.21 - 7.25)ETF 股票基金规模为 31685 亿元,成交金额 5105 亿元,占总规模 16.1%,环比上行 3.2 个百分点 [25] - 自 2025 年以来 ETF 股票基金规模与沪深 300 指数的走势正相关 [25] - 7 月陆股通 ETF 买卖总额约 575 亿元,其中,沪股通 ETF 买卖总额约 409 亿元,占比 71.1% [25] 南向资金 - 上周(7.21 - 7.25)南向资金大幅净流入,2025 年初至今净流入 7654 亿元,累计净流入达 4.02 万亿元 [3][34] - 行业层面,非银行金融、医药、计算机净流入较多,合计约 170 亿元;通信、汽车、传媒净流出较多,合计 58 亿元 [36] - 风格层面,金融板块净流入最大为 122 亿元,其次是消费、周期;科技板块净流出最大为 14 亿元 [36] 两融资金 - 上周(7.21 - 7.25)融资资金买入额均值为 1900 亿元,环比上升 27.7% [4][42] - 截至 7 月 25 日,两融余额约 1.95 万亿元,环比上升 2.37%;两融交易额占 A 股成交比重环比上行 0.26% [42] - 上周行业融资净买入较多的行业是有色金属、医药、机械,合计约 140.2 亿元;融资净流出较多的是石油石化、商贸零售、农林牧渔,合计约 -11.9 亿元 [4][44] - 两融余额排名前三的行业依次是电子、非银行金融、计算机,分别占各自行业流通市值的比重为 2.86%、2.67%、3.54% [44] 募集资金 - 7 月股权融资规模约 607 亿元 [4][46] - 7 月 A 股 IPO 公司数为 6 家,总计融资规模 233 亿元;上个月 A 股 IPO 公司 8 家,总计融资规模约 92 亿元 [4][46] - 7 月有 13 家上市公司参与定增,总计融资规模约 246 亿元;上个月 A 股有 15 家公司参与增发,总计融资规模约 5350 亿元 [4][46]
7月股基吸金超债基,要懂生力军的喜好!
搜狐财经· 2025-07-29 03:16
基金发行市场动态 - 近期基金发行市场活跃,276亿资金涌入,其中股票型基金占比60% [1] - 资金涌入现象在牛市初期和末期均会出现,但动机不同:牛市初期为抢占业绩排名,牛市末期为争夺市场份额 [1] 牛市特征分析 - 当前市场阶段更接近牛市初期,表现为频繁洗盘和抢筹现象 [4] - 牛市机会普遍可见,但关键在于能否识别并抓住机会,避免仅获得纸上富贵 [2] 散户与机构行为差异 - 散户通常关注表象如K线、消息和热点,而机构资金动向更具参考价值 [4] - 量化数据显示,部分看似震荡下跌的股票实际存在游资抢筹和机构震仓行为 [6] 量化数据的应用 - 机构库存数据反映机构资金参与度和持续时间,活跃度越高表明机构参与越深 [6] - 全景K线整合五种数据(机构库存、空头回补等),提供更直观的市场观察方式 [6] - 量化分析揭示传统技术分析忽略的机构建仓信号,如"反弹无力"背后的"机构吃货"现象 [9] 资金流向与市场机会 - 近期多只表面平淡的股票显示大资金暗中布局,类似拍卖会中的内行视角 [11] - 276亿新发股票型基金的资金流向、时机和方式比资金规模本身更值得关注 [12] 市场认知与策略 - 市场公平性体现在提供均等机会,差异源于观察方式是否正确 [12] - 持续盈利的关键在于理解资金行为规则,而非单纯依赖消息或技术指标 [9][12]
2025年二季度基金持债分析:加杠杆、拉久期,增配国债和金融债
财通证券· 2025-07-28 23: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二季度股债双牛助推基金行业扩张,短期内债基虽面临赎回压力,但经济内生动能乏力、资产荒逻辑延续、货币政策引导流动性充裕,债市无趋势性调整压力,预计三季度债基规模稳中有升,含权类产品规模增幅或超二季度 [6] - 二季度全市场基金份额和资产净值上升,债基规模上升明显;持仓上,全市场基金对债券和股票整体配置占比下降,现金配置占比大幅增加,债券配置表现为增配国债、金融债和信用债,减配政金债和同业存单 [6] - 含权产品业绩回升更多,长债业绩优于短债,混合二级债基优于一级债基;混合型基金业绩好但规模下滑,一是与二级债基收益差距不明显且风险等级高,二是收益低于股票型基金,风险偏好回升拉动股票型基金规模上升对其形成压制 [7] - 债基资产净值和总体份额上升,各类债券均增持,国债、金融债和信用债环比上升幅度最大;债基增配国债、金融债,减配政金债,原因包括国开 - 国债利差压缩、国债期限品种丰富交易活跃、金融债表现好及“债市科技板”扩容;债基大幅加杠杆、拉久期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金总规模上升,配债规模提升 基金市场规模 - 二季度基金份额、资产净值均上升,截至 2025 年二季度末,各类基金共计 1.29 万亿只,市场份额约 30.90 万亿份,资产净值约 33.72 万亿元,较一季度末,基金数量增加 2.44%,市场份额增加 5.14%,资产净值增加 6.68% [21] - 混合型基金资产净值略降,其余类型均增长,二季度末混合型基金资产净值约 3.21 万亿元,较一季度末变动 -0.22%;股票型基金资产净值约 4.27 万亿元,增加 6.16%;货币市场型基金资产净值约 14.23 万亿元,增加 6.79% [25] - 债券型基金二季度总份额 9.60 万亿份,较一季度末上升 6.27%,资产净值约 10.91 万亿元,上升 8.54% [32] - 纯债型债基、混合型债基存续份额上升,中长期纯债型基金、短期纯债型基金存续份额较一季度分别增加 2080 亿份和 1528 亿份;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二级基金存续份额较一季度分别增加 578 亿份和 225 亿份 [36] - 主动管理型、被动管理型债基新发份额环比均小幅增加,同比大幅减少,二季度主动管理型基金新发份额为 825.79 亿份,较一季度增加 42.10 亿份,较 2024 年同期大幅减少 3503.13 亿份;被动管理型基金新发份额为 133.73 亿份,较一季度增加 20.15 亿份,较 2024 年同期大幅减少 2311.02 亿份 [45] 基金资产配置 - 基金对现金配置环比增长最多,二季度末基金资产总值较一季度末增加 8.42%,持有股票、债券、现金资产市值环比分别增加 4.09%、7.69%、32.30%;基金增配现金因货基现金配置占比提升,货基或在存款利率调降基础上增配存款防风险 [53] - 基金持有股票、债券、其他资产规模占比下降,持有现金规模占比上升,二季度末持有股票、债券、现金、其他资产占比分别为 19.64%、57.80%、12.88%、9.15%,持有债券资产占比环比下降 0.39pct [53] 基金持债分析 - 基金持有金融债环比增长最多,二季度末全部基金持有的券种总值约 21.21 万亿元,较一季度末增加 7.69%,利率债、金融债、信用债、同业存单、其他债券分别环比增加 7.71%、12.82%、8.96%、5.33%、5.78% [55] - 基金持有存单占比下降最多,二季度末基金债券持仓中,利率债、金融债、信用债配置占比分别环比提升 0.01pct、0.59pct、0.23pct,同业存单、其他债券配置占比分别环比下降 0.78pct 和 0.05pct [56] 债基持债分析 全部债基 - 债基持债规模上升,二季度末债券型基金持有的券种总值约 125207 亿元,较一季度末增加 11397 亿元,环比增加 10.01%,利率债、金融债、信用债、同业存单、其他债券市值分别增加 4059 亿元、2925 亿元、3806 亿元、282 亿元、324 亿元,环比分别增长 7.96%、13.05%、11.87%、8.85%、6.29% [61][65] - 利率债、同业存单、其他债券配置占比下降,二季度末债基持有的利率债、金融债、信用债、同业存单、其他债券市值占债券投资市值占比分别为 43.98%、20.24%、28.64%、2.77%、4.38%,环比分别变化 -0.84pct、0.54pct、-0.03pct、-0.15pct [65] - 全部债基对国债配置比重上升,对政策性银行债配置比重下降,二季度持有的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市值分别占债券投资市值的 6.46%、37.52%,环比分别变化 1.29pct、-2.13pc [67] - 全部债基对企业债和短期融资券配置比重上升,对中票配置比重下降,二季度持有的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票分别占债券投资市值的 7.87%、4.37%、16.40%,环比分别变化 0.46pct、0.10pct、-0.09pct [67] 中长期纯债型基金 - 二季度末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持有的券种总值约 77616 亿元,较一季度末上升 5.38%,利率债、金融债、信用债、同业存单和其他债券分别环比变化 4.47%、6.50%、5.86%、0.45%、11.96% [71] - 二季度中长期债基配置金融债和地方债占比上升最多,配置利率债占比下降较多,二季度持有的利率债、金融债、信用债、同业存单、其他债券市值占债券投资市值比分别为 49.37%、22.33%、23.27%、1.92%、3.11%,分别环比变化 -0.43pct、0.24pct、0.11pct、-0.09pct、0.18pct [71] - 二季度中长期纯债基金配置政金债占比显著下降,持有的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市值分别占债券投资市值的 6.74%、42.63%,环比分别变化 1.33pct、-1.76pct [74] - 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对企业债、短期融资券配置比重下降,对中票配置比重上升,二季度持有的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票分别占债券投资市值的 6.27%、1.66%、15.33%,环比分别变化 -0.07pct、-0.27pct、0.44pct [74] 短期纯债型基金 - 二季度末短期纯债型基金持有的券种总值约 12805 亿元,较一季度末上升 21.29%,利率债、金融债、信用债、同业存单和其他债券分别环比上升 28.73%、52.18%、13.26%、13.10%、27.17% [79] - 二季度短期纯债型基金减少信用债、同业存单配置比重,增加利率债、金融债和其他债券配置比重,二季度持有的利率债、金融债、信用债、同业存单、其他债券市值占债券投资市值比分别为 13.71%、19.12%、63.03%、3.33%、0.81%,环比分别变化 0.79pct、3.88pct、-4.47pct、-0.24pct、0.04pct [79] - 二季度短期纯债型基金对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配置比重均上升,持有的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市值分别占债券投资市值的 2.02%、11.70%,环比分别变化 0.62pct、0.17pct [81] - 二季度短期纯债型基金对企业债、短期融资券和中票配置比重均下降,持有的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票分别占债券投资市值的 6.94%、25.12%、30.98%,环比分别变化 -0.78pct、-0.35pct、-3.34pct [82] 混合一级债基 - 二季度混合一级债基主要增配债券、现金,二季度末资产总值约 9945 亿元,较一季度末上升 14.55%,股票、债券、现金、其他资产市值环比分别变化 1.85%、15.00%、17.19%、-3.39% [85] - 二季度末混合一级债基持有的券种总值约 9611 亿元,较一季度末增加 15.00%,利率债、金融债、信用债、同业存单、其他债券环比分别变化 25.48%、30.68%、4.17%、23.63%、10.04% [85] - 二季度混合一级债基主要增配金融债、利率债,信用债配置比例大幅下降,利率债、金融债、信用债、同业存单、其他债券配置比例分别为 19.02%、26.63%、42.98%、1.70%、9.68%,环比分别变化 1.59pct、3.20pct、-4.47pct、0.12pct、-0.44pct [85] - 二季度混合一级债基大规模增配国债,持有的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市值分别占债券投资市值的 7.08%、11.94%,环比分别变化 1.90pct、-0.31pct [88] - 二季度混合一级债基减配各类非金信用债,持有的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票分别占债券投资市值的 13.08%、3.41%、26.49%,环比分别变化 -1.75pct、-0.21pct、-2.51pct [88] 混合二级债基 - 二季度混合二级债基大幅增配现金,二季度末资产总值约 9403 亿元,较一季度末增加 6.94%,股票、债券、现金、其他资产市值环比分别变化 2.66%、7.34%、30.18%、-6.07% [90] - 二季度末混合二级债基持有的券种总值约 7961 亿元,较一季度末增加 7.34%,利率债、金融债、信用债、同业存单、其他债券环比分别变化 18.51%、6.18%、7.63%、-16.54%、-3.92% [91] - 二季度混合二级债基主要增配利率债,减配其他类债券,利率债、金融债、信用债、同业存单、其他债券配置比例分别为 20.00%、29.78%、36.91%、0.56%、12.74%,环比分别变化 1.89pct、-0.33pct、0.10pct、-0.16pct、-1.49pct [91] - 二季度混合二级债基对国债配置比重上升、对政策性银行债配置比重下降,持有的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市值分别占债券投资市值的 9.78%、10.23%,环比分别变化 2.52pct、-0.63pct [95] - 二季度混合二级债基对中票配置比重上升,对企业债和短期融资券配置比重下降,持有的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票分别占债券投资市值的 14.70%、1.81%、20.40%,环比分别变化 -0.18pct、-0.28pct、0.55pct [95] 基金重仓券结构分析 - 二季度债基主要增配国债、减配政金债,二季度债券型基金重仓利率债中,国债、地方政府债、政策性银行债占比分别为 11.62%、1.34%、87.04%,较一季度,国债配置比例增加 2.70pct,地方政府债配置比例减少 0.12pct,政策性银行债配置比例减少 2.58pct [101] - 二季度债基减少商业银行永续债配置比重 [100] - 二季度债基增加 AAA 等级产业债配置比例,减少 AA+、AA、AA 以下等级产业债配置比重,二季度债券型基金重仓产业债中,AAA、AA+、AA、AA 以下产业债占比分别为 94.81%、4.59%、0.60%、0.00% [101] - 二季度债券型基金增加 AAA 和 AA 等级城投债配置比例,减少 AA+等级城投债配置比重,二季度重仓城投债中,AAA、AA+、AA、AA 以下城投债占比分别为 61.30%、29.45%、8.91%、0.34% [102] - 二季度末债券型基金重仓城投债仍以浙江、山东、江苏为主,且对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区域持仓占比环比提升,对湖南、河南等区域持仓占比环比下滑 [105][106] 基金杠杆和久期分析 - 二季度中长期纯债型基金、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杠杆均上升,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杠杆率为 120.20%,较一季度上升 2.58 个百分点;一级债基杠杆率为 116.61%,较一季度上升 3.29 个百分点;二级债基杠杆率为 113.83%,较一季度上升 1.73 个百分点 [110] - 二季度中长期纯债型基金、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久期均上升,中长期纯债型基金久期为 3.76 年,较一季度上升 0.79 年;一级债基久期为 4.07 年,较一季度上升 1.19 年;二级债基久期为 3.83 年,较一季度上升 0.93 年 [110] 基金业绩分析 - 2025 年二季度各类基金季度收益率中位数排序为:股票型基金(1.59%) > 混合型基金 (1.18%) > 二级债基 (1.15%) > 中债国债总全价指数 (1.11%) > 一级债基 (1.08%) > 中长期纯债(0.99%) > 短期纯债基金 (0.67%) > 中债国开行债券总全价指数(0.41%) > 货币型基金(0.33% ) [113] - 混合型基金业绩好但规模下滑,一是与二级债基收益差距不明显且风险等级高,二是收益低于股票型基金,风险偏好回升拉动股票型基金规模上升对其形成压制 [113]
公募新基发行现扎堆潮
国际金融报· 2025-07-28 18:08
公募基金发行回暖 - 全市场31只公募新基开启募集 较前一周23只环比增长34.78% [1] - 单周新基数量重回30只以上 显示回归高热度态势 [1] - 新基平均认购天数为14.97天 发行节奏明显加快 [1] 新基类型分布 - 权益基金为主共26只 占总量的83.87% [1] - 股票型基金19只 较前一周14只环比增长85.71% [1] - 被动指数型基金16只 占股票型基金总量的84.21% [1] - 增强指数型基金3只 [1] - 偏股混合型基金7只 [1] - 债券型基金4只 占总量的12.9% 较上周9只环比下降55.56% [1] - 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和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各2只 [1] 市场驱动因素 - A股上行突破3600点 营造乐观市场氛围 提升投资者风险偏好 [2] - 7月以来宏观经济数据向好 增强投资者信心 [3] - 监管政策持续发力 优化行业生态 浮动费率改革提升投资者信任度 [3] - 政策支持科技创新 保险、银行理财子等长期资金加大权益仓位 [3] - 机构投资者配置需求回升 [3]
联博基金朱良——“政策底+市场底”共振 A股三大主线浮现
证券时报· 2025-07-28 01:18
中国市场投资机会 - A股市场处于估值筑底阶段 政策 结构 基本面三方面逐步改善 [1] - A股与其他市场相关度低 估值偏低 企业现金流健康 具有防御性 [2] - 当前实际利率约1.7% 权益市场处于明显低估水平 下行周期或推动估值提升 [3] 资产配置策略 - 核心布局聚焦长久期资产 包括现金流充沛的红利型资产和ROE持续提升的高质量标的 [4] - 利率偏低环境下 持续分红企业被视为"存款替代" 市值管理新规将带来长期价值重估 [5] - 新质生产力板块关注高密度无形资产和科技创新的民营企业 [5] - 新消费板块满足"轻支出 高反馈"心理偏好 孕育投资潜力 [5] 民营经济复苏 - 2023年起政策环境优化 民营企业资本开支回升 ROE从底部回暖 [6] - 头部民企为新一轮增长周期做准备 数据已现复苏迹象 [7] - 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可投资性提升 参考日本市值管理改革经验 [7] 行业转型与机遇 - 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过渡 减少债务驱动 利率或中长期下行 [3] - 关税摩擦扰动市场 对等关税措施缓解焦虑 贸易谈判回暖修复风险偏好 [2] - 股票型基金发行规模处于历史低位 反映市场未过热 是配置优质资产窗口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