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鲍鱼预制菜
icon
搜索文档
海欣食品:2024年鲍鱼预制菜放量增长 电商拓展与品类创新成果显著
证券时报网· 2025-04-27 17:10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06亿元,电商与特通渠道销售逆势增长,鲍鱼产品、速冻菜肴等高附加值品类贡献亮眼 [1] - 全年新品SKU达1700余个,成功提升产品结构层次和消费场景多元性 [1] 渠道表现 - 电商渠道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9%,达到1.42亿元,公司积极在天猫、京东、抖音等平台建设自营旗舰店,并借助直播与社群运营强化品牌渗透 [2] - 特通渠道实现营收3.50亿元,同比增长14.29%,占比提升至20.5% [2] - 鲍鱼类预制菜为代表的速冻菜肴制品板块2024年实现同比增长超过60%,其中东鸥品牌全年营业收入达3.03亿元,贡献新品收入1.39亿元 [2] - 公司整合"海欣串吧"产品线,涵盖烤串、海鲜串等多样SKU,借助"场景+场合"策略打入休闲餐饮市场 [2] 产能与研发 - 福建长恒连江工厂水产品深加工及速冻菜肴制品项目顺利投产,山东海欣吉强工厂也于年内复工,新增产能有助于缓解产销压力 [3] - 公司年内新注册香港全资子公司,为拓展海外市场搭建桥头堡 [3] - 全年共完成多个研发项目攻关,包括虾滑、海鸭蛋虾球、高品质贡丸、微晶冻黄金蛋饺等品类突破,部分成果已实现产业化应用 [3] - 全年新品SKU合计达1708个,新品贡献营收达2.97亿元,公司持续推进差异化产品开发,围绕低盐健康、保质增鲜等方向开展技术创新 [3] 战略与展望 - 公司坚持品牌化、数智化与精细化协同推进,通过聚焦高潜力品类、优化渠道结构与推动产能布局,增强经营韧性 [3] - 未来将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持续推进产品创新和渠道下沉,巩固品牌价值,提升市场份额 [3]
商场怎么全是预制菜
投资界· 2024-12-14 15:36
预制菜行业现状 - 预制菜已广泛渗透餐饮市场 从高端料理到平价快餐均有覆盖 头部快餐品牌预制食品使用率接近100% 西贝莜面村等连锁餐饮预制餐食占比达85%以上 [13] - 行业销售渠道以B端为主 85%以上预制菜供应企业客户 非个人消费者 连锁餐饮品牌中68.3%已采用中央厨房模式 外卖商家约70%使用料理包 [13] - 主流预制菜品包括盖浇饭 小碗菜等平价快餐 以及佛跳墙 酸菜鱼等中高端料理 不同餐馆可能使用相同批发渠道导致同质化 [15][16] 市场驱动因素 - 成本优化显著 使用预制菜可使卤肉饭外卖净利润从0.5元提升至3元 增幅达5倍 出餐时间从17分钟缩短至5分钟 [21][24] - 餐饮业竞争加剧推动标准化 连锁化率持续上升 中央厨房模式帮助品牌实现口味统一与规模扩张 [24] - 商场消防规定限制明火使用 加速预制菜在商业综合体渗透 消费者在商场就餐大概率接触预制菜 [27] 消费者争议点 - 口味与营养受质疑 预制菜缺乏现炒菜的"锅气" 可能存在高脂高盐问题 部分产品使用植脂末等替代原料 [11][12] - 价格透明度引发不满 5元批发价的盖浇饭预制菜餐馆售价达20元 消费者对高价购买低成本预制菜感到不满 [18] - 监管体系尚未完善 缺乏统一标准与追溯机制 加剧对校园场景应用的担忧 [11]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升级推动产品迭代 无菌生产 真空包装等技术可替代防腐剂 延长保质期 [9] - 连锁化不可逆转 降本增效需求驱动中小餐馆转向预制菜 连锁品牌通过中央厨房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24] - 消费场景持续拓展 从外卖 快餐向正餐 宴席领域延伸 形成全渠道覆盖格局 [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