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行业发展

搜索文档
预制菜行业:新餐桌经济的崛起
搜狐财经· 2025-09-27 11:13
行业概述与定义 - 预制菜是以食用农产品为原料,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不包括主食类食品 [5] - 行业定义明确排除了中央厨房菜肴、仅经清洗分切的净菜、速冻主食及即食食品等 [6] - 预制菜相较于现场烹饪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提高餐饮企业运行效率,在几分钟内复现口味 [7] 产品分类与技术 - 预制菜按加工程度及食用便捷性分为即食食品、即热食品、即烹食品与即配食品四大类 [8] - 四类产品覆盖从“免洗免切”到“开袋即食”的完整矩阵,满足不同便捷性和口味需求层次 [9] - 关键生产保鲜技术包括速冻锁鲜、非热杀菌、调味与复配以及先进包装技术,核心在于保证“口味复原度” [10][12] 市场规模与结构 - 2024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4,850亿元,同比增长33.8%,预计2026年有望达到7,490亿元 [2][24] - 当前市场以B端销售为主,B端市场份额约占60%-70%,C端市场份额约30%-40%但增速更快 [2][28] - 自2020年起C端市场潜力被激活,行业呈现现象级增长,从B端驱动转向B、C两端双轮驱动 [2][14][18] 产业链与参与者 - 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供应,中游为生产加工,下游为B端和C端消费市场 [20] - 行业参与者类型多样,包括专业预制菜企业、速冻食品企业、餐饮企业、农林牧渔企业及生鲜电商平台等 [23][43] - 预制菜相关企业地域分布高度集中,华东地区占比达40.15%,其次为华中地区占比26.28% [46] 竞争格局与代表企业 - 行业竞争格局高度分散,国内现存预制菜相关企业2.8万家,2024年新注册1.17万家,同比增长120.43% [43] - 安井食品2024年营业收入151.27亿元,同比增长7.70%,其通过“冻品先生”和“安井小厨”品牌发力B、C端市场 [48][49] - 味知香拥有2000家以上门店,2024年营业收入6.72亿元,建立“味知香”和“馔玉”两大品牌分别针对C端和B端渠道 [50] 发展趋势 - 产品将朝“大单品”与“场景化、细分化”并行发展,满足不同消费场景和人群的个性化需求 [57] - 渠道一体化融合成为趋势,全渠道运营构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立体化销售网络 [58] - 供应链向智慧化升级,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提升全链路效率,品牌化竞争将成为核心 [59][60] 政策与资本环境 - 国家层面出台多项利好政策,如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及培育预制菜产业,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32][34] - 行业融资金额在2020年爆发式增长至13.77亿元,2024年回暖至11.16亿元,资本更强调产业协同和中后期价值兑现 [35][38] - 资本重点关注具有C端品牌潜力、拥有核心技术或供应链优势、以及垂直细分领域的领先企业 [3][41]
近十年预制菜企业数量高速增长,千味央厨谈预制菜的增长逻辑与信任重建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10:33
行业监管动态 - 国务院食安办组织多部门研究预制菜国家标准制定并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以维护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 [1] 行业规模与增长 - 国内现存预制菜相关企业2.8万家 近十年注册量整体增长 2024年注册量达1.17万家 同比增长120.43% 达近十年峰值 [3] - 截至2024年前8月注册预制菜相关企业9291家 同比增长23.32% [3] 公司业务表现 - 千味央厨2025年上半年冷冻调理菜肴及其他品类销售收入6522万元 较2024年同期同比上涨67.31% [4] - 公司预制菜销量增长主要源于为核心大客户提供定制产品及向经销商渠道提供团餐、宴席场景产品 [4] 公司竞争优势 - 千味央厨为百胜中国、华莱士、海底捞等头部连锁餐饮企业提供定制化产品 形成互补合作关系 [7] - 公司通过速冻技术实现不添加防腐剂的情况下保留食物原始形态、色泽、风味和营养 [7] - 公司开展透明化生产过程展示活动 强化消费者对食材品质和生产环境的认知 [8] 行业风险认知 - 预制菜行业最大风险集中在政策监管趋严和消费者信任度不足两方面 [8] - 行业初期标准缺失及部分商家负面行为导致消费者存在"不健康""劣质菜"等负面印象 [8] 公司风险应对措施 - 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研讨 将百余项企业标准与国标草案对接 响应"严禁防腐剂"等新规 [9] - 投入专项资金升级智能冷链系统 确保-18℃恒温运输率100% 实现全链路监控及数据实时可查 [9] - 持续完善"供应商-生产-配送"全链路品控 实施供应商突击审核 [9] - 开放生产基地供投资者、媒体等实地参观考察 通过透明化沟通消除误解 [9] 行业增长驱动因素 - 预计2028年中国餐饮连锁化率突破35% 连锁餐饮对标准化预制菜需求持续增长 [10] - 主流消费群体年龄变化催生快捷烹饪需求 推动C端预制菜消费增长 [10] - 冷链物流技术升级与覆盖率提升降低运输成本与损耗 拓展市场半径 [10]
罗永浩宣布“将测评预制菜”,网友:气氛都烘托到这了,要不转型做预制菜吧
齐鲁晚报· 2025-09-23 11:46
同日,罗永浩发文表示,决定放弃进一步追究西贝。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编辑 石卉 综合罗永浩微博、荆楚网、网友评论等) 9月15日,西贝发布致歉信称,将尽可能把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整到门店现场加工。2025年10月1日前,西 贝全国门店会陆续完成相关调整。 对此,有网友评论称"气氛都烘托到这了,要不转型做预制菜吧。"罗永浩回复"不会"。 据荆楚网报道,9月10日至15日,罗永浩与西贝餐饮因"预制菜"问题爆发公开争论,双方多次隔空交锋,引发了 社会对餐饮行业透明度的广泛讨论。 9月23日凌晨,罗永浩在微博发文称,将和团队一起,对市面在售的预制菜进行测评。他表示自己"陷入了深深 的思考:为什么电商网站上能买到的预制菜,绝大多数都不是国民信任的食品品牌巨头做的呢?大概扫了一 眼,好像只看到一个双汇是全国知名品牌。有人知道原因吗?既然这几年预制菜市场一直增长迅猛,食品巨头 们为什么普遍不做呢?" ...
预制菜板块迎来大涨,企业上半年净利润却普遍下滑
犀牛财经· 2025-09-22 17:16
9月15日,得利斯一字涨停,惠发食品、龙大美食一度涨停,国联水产盘中曾冲高上涨12.43%、最终收 涨5.03%,味知香收涨4.93%,千味央厨收涨3.96%。 近期,罗永浩和西贝之间的交锋,又把预制菜推向了高潮。与消费端预制菜存在颇多争议不同,资本市 场对预制菜表现出了较大的热情,预制菜板块也迎来大涨。 龙大美食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9.75亿元,同比减少1.38%;实现净利润3516.87万元,同比减少 39.52%。龙大美食的食品业务主要包括预制食品和熟食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此外,上半年龙大 美食的预制食品业务表现并不是很好,实现营业收入7.83亿元,同比减少19.5%,而且其食品业务收入 整体也处于下滑状态。 国联水产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51亿元,同比减少18.36%;实现净亏损5.40亿元,由盈转亏。国联水 产主要经营以预制菜品为主的精深加工类、初加工类、全球海产精选类。其中,水产食品行业实现营业 收入16.12亿元,同比减少16.97%,这意味着国联水产的主营水产预制菜业务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 味知香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43亿元,同比增长4.70%;实现净利润3194.68万元,同比减少 ...
日本为何爱吃预制菜?
36氪· 2025-09-18 17:29
(原标题:日本为何爱吃预制菜?) 作者 | 谢芸子 编辑 | 张帆 罗永浩与贾国龙的这场"骂战"终于画上了休止符。 昨日下午,西贝发布《致歉信》,称将尽可能把中央厨房的前置加工调整到门店现场加工。"欢迎顾客 继续提出改善建议,将积极持续整改。" 随即,罗永浩决定"放弃进一步追究西贝",同时又强调"不反对预制菜,只是主张餐饮企业用预制菜给 到消费者知情权。不能用预制菜冒充现做的新鲜菜肴。" 出人意料的是,这场纷争,以及中国部分消费者对预制菜的反感情绪,并未对资本市场带来太多负面影 响。 自9月15日开盘,"预制菜板块"走高。其中,生产和销售冷冻肉制品的"得利斯"涨停。味知香、三全食 品、惠发食品等老牌预制菜相关企业,以及为西贝供货的千味央厨、国产水联、龙大美食、福成股等股 价全面上涨。 消息面上,预制菜板块走高,或与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过审有关。据第 一财经报道,草案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届时,关于预制菜的"身份"或有统一说法,餐饮门店是否使 用、如何使用预制菜,也会首次纳入信息披露范畴。 复盘本次纷争,双方的争议主要来自中央厨房与预制菜的不同。 贾国龙"咬死"不承认西贝使用预制菜,原 ...
预制菜应该感谢罗永浩
36氪· 2025-09-16 11:35
作者 | 谢芸子 编辑 | 张帆 封面来源 | 企业官网 罗永浩与贾国龙的这场"骂战"终于画上了休止符。 昨日下午,西贝发布《致歉信》,称将尽可能把中央厨房的前置加工调整到门店现场加工。"欢迎顾客 继续提出改善建议,将积极持续整改。" 随即,罗永浩决定"放弃进一步追究西贝",同时又强调"不反对预制菜,只是主张餐饮企业用预制菜给 到消费者知情权。不能用预制菜冒充现做的新鲜菜肴。" 出人意料的是,这场纷争,以及中国部分消费者对预制菜的反感情绪,并未对资本市场带来太多负面影 响。 自9月15日开盘,"预制菜板块"走高。其中,生产和销售冷冻肉制品的"得利斯"涨停。味知香、三全食 品、惠发食品等老牌预制菜相关企业,以及为西贝供货的千味央厨、国产水联、龙大美食、福成股等股 价全面上涨。 | 企业名称 | 9月15日收盘价 | 涨跌幅 | 总市值 | | --- | --- | --- | --- | | 得利斯 | 5.45 元/股 | +10.10% | 26.11 亿元 | | 龙大美食 | 6.13 元/胶 | +5.69% | 66.15 亿元 | | 惠发食品 | 11.4 元/股 | +5.56% | 27. ...
关于预制菜,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发声
华尔街见闻· 2025-09-15 15:03
预制菜定义与范围 - 预制菜是以食用农产品为原料 不添加防腐剂 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 需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 [5] - 净菜类简单加工食品 速冻面米食品 方便食品 主食类产品及中央厨房向自有门店配送的菜肴均不属于预制菜 [6][7] - 即食食品和凉拌菜因不需加热或熟制即可食用 被排除在预制菜范围之外 [10] 行业监管与标准 - 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要求预制菜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严把原料质量关并加强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 [11] - 修订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实施分类许可并严格现场核查 [11] -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重点检查进货查验和生产过程控制 开展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 [11] 消费者权益保障 - 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 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 [12][22] - 部分商家以预制菜冒充现做现炒却按现做价格收费 侵害消费者权益 [21] - 建议在用餐区域显眼处标注预制菜使用情况 并提供网站或App查询渠道 [24] 行业发展与挑战 - 预制菜可提高餐饮企业运行效率 在快餐等场景满足高性价比需求 [16] - 通过工艺前置实现几分钟内复现口味 提高翻台率和消费者体验 [16][18] - 行业面临标准化不足 概念界定不清及部分企业卫生条件差等问题 [19][20] 营养与安全属性 - 新鲜食材营养物质保留更完整 但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预制菜能满足人体热量和营养需求 [17] - 采用冷冻 冷藏等贮存条件和杀菌后处理工艺 无使用防腐剂的技术必要性 [13] - 需严格符合冷冻冷藏条件要求 加强全链条食品安全风险管控 [13] 产业政策支持 - 湖南通过构建冷链物流体系 培育产业品牌等手段推进预制菜高质量发展 [23] - 山东利用农产品资源丰富优势 打造预制菜产业高地和产业集群 [23] - 专家建议加快出台国家标准 鼓励企业在保鲜 干燥等技术上持续创新 [24]
预制菜:透明信息赢信任,治理优化促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9-14 22:12
【预制菜讨论需走向理性和建设性,以赢取公众信赖促进行业发展】微博相关内容显示,关于预制菜,需 要让信息更透明,从而让消费者能够主动做出选择。预制菜面临的真正挑战并非在技术层面,而是在于怎 样构建起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纽带。餐饮业的发展,最终是要服务大众。其发展既要追求高效便捷,更要 满足公众吃得安心、吃得明白的刚性需求。这场关于预制菜的讨论,应朝着理性和建设性的方向推进,通 过优化治理来改善预制菜的发展环境,推动企业规范行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只有赢取公众的信赖, 预制菜行业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和讯财经 he Xun.col 和而不同 迅达天下 本文由 AI 算法生成,仅作参考,不涉投资建议,使用风险自担 灯 J不木。 本文由 Al 算法生成,仅作参考,不涉投资建议,使用风险白担 扫码查看原文 ...
事关预制菜,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集体发文
凤凰网· 2025-09-14 20:33
预制菜定义与分类 - 预制菜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 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 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 不添加防腐剂[4][12] - 不属于预制菜的食品包括:仅经简单加工的净菜类食品 速冻面米食品 方便食品 主食类产品 中央厨房向自有门店配送的菜肴 即食食品及凉拌菜[13][14] 行业现状与优势 - 大型连锁餐饮企业普遍使用预制菜 主要出于商场安全规定和成本效率考虑 能显著提高上菜速度和翻台率[6] - 预制菜是食品工业化的产物 通过工艺前置实现高效复现口味 满足快餐等高性价比消费需求[4] 消费者争议焦点 - 争议核心在于部分商家隐瞒使用预制菜 以现做现炒名义收取高价 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8] - 小规模餐饮企业卫生问题透支行业信任 造成"预制菜即劣质菜"的负面印象[7] - 行业长期缺乏明晰标准 导致消费者对预制菜安全性存疑[8] 监管与政策动向 - 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2024年发布通知 明确预制菜定义 要求加强全链条食品安全监管 严格生产许可和监督检查[12][15] - 政策要求大力推广餐饮环节预制菜明示制度 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16] - 多地推出产业支持措施:湖南构建冷链物流体系和品牌培育 山东利用农产品资源优势打造产业集群[9] 技术与发展方向 - 行业需通过标准化、透明化、创新化发展 包括制定国家标准 推进告知制度 完善申诉渠道[10] - 技术突破重点在保鲜、干燥等工艺 预制菜通过冷冻、冷藏等贮存条件和杀菌工艺即可满足防腐需求 无添加防腐剂的技术必要性[17]
新华社:不怕你预制,怕你不告诉我
新华社· 2025-09-13 21:10
近期,"预制菜"话题备受消费者关注。各方讨论背后,是消费者对于知情权的关切以及对提高餐饮质量 的诉求。当"锅气"成为评价菜肴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餐饮从业者们也应该思考,"预制菜"如何更好辅 助行业发展,成为令人安心的美味。 预制菜到底是什么 根据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 知》,预制菜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不添加防腐 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如搅拌、腌制、滚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调味 料包,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及销售条件,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 天津农学院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专家表示,预制菜是食品工业化的产物。"预制"这种处理方式本 身,在餐饮行业发展中也有着很长的历史,比如腌制、卤制等,都是对食材进行预加工,以备后续工艺 烹饪或食用的方法。伴随着现代包装工艺的发展,预制菜成为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较于完全现场烹饪,预制菜有着显著优势。从事餐饮行业多年的卢星(化名)告诉记者,使用预制菜 能够提高餐饮企业的运行效率,尤其是在快餐等消费场景,预制菜能够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