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切片
搜索文档
传承红色基因 续写英雄故事(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人民日报· 2025-09-03 07:56
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 - 武川县系统性修缮红色资源并新建900平方米革命烈士陵园展馆 [2] - 当地打造“青山烽火”红色研学路线年均吸引参观者超9万人次 [2] - 土默特右旗将抗日游击队队长王经雨故居作为红色景点王老太太故居进行展示 [3] 特色中药材产业发展 - 武川县黄芪种植实现规模化面积达3万亩并推广滴灌技术使亩产达700公斤 [4] - 黄芪产品多元化开发包括黄芪切片和黄芪茶等并首次实现出口拓展海外市场 [4] - 当地建立多个黄芪种植基地和专业合作社政府提供农业保险和技术指导支持农户 [4] 革命精神传承与民间努力 - 土默特左旗王兰柱40余年搜集整理抗日文物并捐给相关部门以防止历史湮没 [3] - 土默特右旗张威虎20多年坚持走访搜集抗战故事从老人口中抢救历史细节 [3] - 武川县农户李挨红加入宣讲队亲手撰写讲稿讲述祖辈救助伤员和传递情报的事迹 [3]
(乡村行·看振兴)“正北芪之乡”:千年草本焕活力 药材生“金”富农家
中国新闻网· 2025-06-16 16:36
行业概况 - 武川县黄芪种植面积达10万多亩 成为当地农业重要支柱产业[2] - 除黄芪外 县域内还有知母 甘草 黄芩 柴胡等各类野生药材200多种[3] - 当地积极打造以黄芪为主的中药材全产业链 预计项目带动就业1000人次[3] 种植优势 - 地处北纬40°黄芪黄金种植带 海拔高 光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 土壤透气性好且富含多种矿物质[1] - 种植的黄芪根条粗壮 粉质充足 药用成分含量极高 清末民初已获"正北芪之乡"美称[1] - 建立多个种植基地和专业合作社 实现规模化 标准化种植[2] 经营模式 - 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运作模式 企业以订单方式收购中药材 降低农户投入和经营风险[1] - 通过"自主种植+合作种植+订单种植"相结合方式带动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2] - 黑沙兔村种植黄芪1500余亩 村民创收80万元左右 将继续扩大土地流转规模[2] 产业链发展 - 开发黄芪切片 黄芪茶 黄芪提取物等多种产品 延长产业链并提高产品附加值[2] - 内蒙古通用中药有限公司作为首家规范化中药饮片生产企业 开展黄芪切片趁鲜加工[2] - 黄芪种植加工全产业链为当地提供良好就业机会 工人收入稳定[2] 科技合作 - 与内蒙古医科大学联合对黄芪红心病进行防治研究 依靠科技解决病虫害问题[2] - 与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国农科院联合开展黄芪种子资源利用保护与开发课题研究[2] - 加大国际化品牌基地认证体系建设 提升药材国际影响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