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茶

搜索文档
传承红色基因 续写英雄故事(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人民日报· 2025-09-03 07:56
1949年5月20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刊登了这样一则寻人启事:阎焕春、阎焕景、阎焕曜,山西汾阳县人, 咱家现住太原南园子西巷九号,希速来信。4天后,就在阎家人还满怀希冀的时候,收到三兄弟战友的 来信,得知他们已全部牺牲。 如今,三兄弟的名字被镌刻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大青山革命烈士陵园的一座石碑上,石碑记录 着"太原成成中学在大青山牺牲的革命烈士英名录"。 1938年,八路军奔赴内蒙古大青山,建立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太原成成中学一支400多人的"师生抗 日游击队",与八路军大青山支队一起北上抗日,阎氏三兄弟正在其中。 草原苍茫,青山巍峨,流传着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见证着抗战精神的代代相传。 无名的墓碑,留下了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的史诗 从武川县城驱车前往位于井尔沟的大青山革命烈士陵园,山路蜿蜒,青山相对。 陵园记录了1202位在这片区域牺牲的烈士,还有16位烈士安葬于此,他们的墓碑是这样写的:战士烈 士、排长烈士、李科员烈士……很多烈士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曾在武川县公安局工作的王晓明回忆,父亲王荣华在成成中学一位叫"二丑子"的山西大哥影响下投身抗 日队伍,成为一名交通员。1940年,在一次送情报时,收情报的人告诉 ...
(乡村行·看振兴)“正北芪之乡”:千年草本焕活力 药材生“金”富农家
中国新闻网· 2025-06-16 16:36
行业概况 - 武川县黄芪种植面积达10万多亩 成为当地农业重要支柱产业[2] - 除黄芪外 县域内还有知母 甘草 黄芩 柴胡等各类野生药材200多种[3] - 当地积极打造以黄芪为主的中药材全产业链 预计项目带动就业1000人次[3] 种植优势 - 地处北纬40°黄芪黄金种植带 海拔高 光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 土壤透气性好且富含多种矿物质[1] - 种植的黄芪根条粗壮 粉质充足 药用成分含量极高 清末民初已获"正北芪之乡"美称[1] - 建立多个种植基地和专业合作社 实现规模化 标准化种植[2] 经营模式 - 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运作模式 企业以订单方式收购中药材 降低农户投入和经营风险[1] - 通过"自主种植+合作种植+订单种植"相结合方式带动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2] - 黑沙兔村种植黄芪1500余亩 村民创收80万元左右 将继续扩大土地流转规模[2] 产业链发展 - 开发黄芪切片 黄芪茶 黄芪提取物等多种产品 延长产业链并提高产品附加值[2] - 内蒙古通用中药有限公司作为首家规范化中药饮片生产企业 开展黄芪切片趁鲜加工[2] - 黄芪种植加工全产业链为当地提供良好就业机会 工人收入稳定[2] 科技合作 - 与内蒙古医科大学联合对黄芪红心病进行防治研究 依靠科技解决病虫害问题[2] - 与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国农科院联合开展黄芪种子资源利用保护与开发课题研究[2] - 加大国际化品牌基地认证体系建设 提升药材国际影响力[2]
甘肃宕昌:“干部大讲堂”铸魂增智转作风,赋能发展新征程
中国发展网· 2025-06-12 17:06
干部能力提升与作风建设 - 宕昌县通过"干部大讲堂"开展120余场次基层走访座谈,查摆1000余条问题并建立闭环整改机制 [3] - 推行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解决625件群众问题,化解651起矛盾纠纷,提前完成97项"为民办实事"任务 [3] - 352支党员先锋队、725个党员示范岗和1125处党员责任区推动基层治理效能提升 [5] - 创新"网格+"管理模式,11个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年均开展30余次民情收集活动解决40余件实际问题 [5] 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 - 阿坞镇建成50万只肉鸡养殖基地和食用菌产业园,新寨乡发展肉兔、梅花鹿养殖产业并延长花椒产业链 [4] - 两河口镇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带动120户农户年均增收8000元 [4] - 建成15个省级示范村、33个市县级示范村和43个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村,投入1810万元改造184家农家乐 [8] - 研发328款农特产品,44道"羌源味到"康养菜品入选农业百强品牌,8道药膳获全国金奖 [8] 文旅融合发展 - 官鹅沟景区"夜游羌寨"项目带动游客量同比增长87%,推进20个康养驿站建设 [7] - 全县接待游客400.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6亿元,带动3.2万名群众增收 [8] - "宕昌药材云平台"减少中间环节,帮助农户降低交易成本超1200万元 [7] 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治理 - 新建改建4.38万座户用卫生厕所,实施6处污水处理工程,建成5个垃圾处理站和22座便民桥 [13] - 完成73.4公里村道硬化和220公里农村公路安防工程,建设602.8公里生态长廊 [13] - 自然资源局"智慧矿山监管系统"使违规开采行为下降90% [12] 民生保障与社会服务 - 实施"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发放5000多万元救助资金惠及3.7万名困难群众 [3] - 完成19个老旧小区改造和17个城市更新项目,惠及2.1万人次 [3] - 教育局"留守儿童心理关爱手册"在23所学校推广,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降低35%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