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传承

搜索文档
铭史承浩气 砺志为振兴(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人民日报· 2025-09-23 06:21
吉林长春,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西侧,熙熙攘攘的观众,为一场展览而来。 长白巍峨,松江浩荡。"闯关东"的勇毅,东北抗联的顽强,建设新中国的豪情……观众为铭记历史而 来,更为凝聚共识、坚定信心而来。 9大展区、28个单元,展出1200余张历史图片、70余个数据图表、"杨靖宇支队"战旗等1000余件(套) 珍贵实物……开展一个月有余,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热度不减。"讲解都排满了,嗓子反复嘶哑。能讲述 这片土地的历史,值得!"讲解员崔玉卓中午休息时,还在捧着史料细读。 新时代以来,吉林省大力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红色基因,从中汲取奋斗精神。"铭记历史、开 创未来",这是展览的主题,也是观众的心声。 讲述白山松水的厚重历史 步入展厅,一件件展品、一张张地图,无声诉说着历史。 虽是近现代史展,这里却从1644年讲起,这背后有着策展团队的深入思考。 一张硕大的地图,清晰标注出清朝设立的柳条边墙范围。这道边墙,曾一度将吉林大部区域与外界隔 绝。 本次展览大纲编写团队的首席专家、吉林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刘信君认为,清朝将吉林大部分 地区封禁百余年,造成人口空虚、建设落后,埋下了隐患。"从地图上看,吉林曾是拥有数千公里海 ...
集纳最新研究成果、过半数展品为首次展出,吉林省近现代史展—— 铭史承浩气 砺志为振兴(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人民日报· 2025-09-23 05:59
吉林长春,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西侧,熙熙攘攘的观众,为一场展览而来。 长白巍峨,松江浩荡。"闯关东"的勇毅,东北抗联的顽强,建设新中国的豪情……观众为铭记历史而 来,更为凝聚共识、坚定信心而来。 9大展区、28个单元,展出1200余张历史图片、70余个数据图表、"杨靖宇支队"战旗等1000余件(套) 珍贵实物……开展一个月有余,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热度不减。"讲解都排满了,嗓子反复嘶哑。能讲述 这片土地的历史,值得!"讲解员崔玉卓中午休息时,还在捧着史料细读。 新时代以来,吉林省大力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红色基因,从中汲取奋斗精神。"铭记历史、开 创未来",这是展览的主题,也是观众的心声。 讲述白山松水的厚重历史 步入展厅,一件件展品、一张张地图,无声诉说着历史。 虽是近现代史展,这里却从1644年讲起,这背后有着策展团队的深入思考。 展馆二楼一隅,5把日式军刀杂乱摆放,刀身泛着寒光。 这是今年吉林省在修缮丰乐剧场旧址时,在墙壁夹层中发现的一批军刀。吉林省博物院副院长张贺介 绍,这些发现,为日本侵略吉林的罪行再添新证。 一张硕大的地图,清晰标注出清朝设立的柳条边墙范围。这道边墙,曾一度将吉林大部区域与外界隔 ...
《抗战歌曲·长征组歌大家唱》全省青少年主题展演活动启动
陕西日报· 2025-09-22 06:48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90周年。活 动现场,《老红军的故事》精品主题视频集主讲人带领少先队员表演情景朗诵《红军不怕远征难》,老 中少三代群众合唱团唱响《地道战》《游击队之歌》《保卫黄河》等经典歌曲。现场还连线了吴起县, 当地群众在胜利广场唱响红歌,重温长征伟业中的"陕西故事"。 省关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抗战歌曲·长征组歌大家唱》全省青少年主题展演活动为期一年,是 省关工委为全省广大青少年打造的"沉浸式"品牌思政课,旨在引导青少年通过再唱经典,在颂唱中明 理、增信、崇德、力行,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和抗战精神。活动启动后,各地市、各系统 单位关工委将组织主题文艺节目创作、排练、演唱和选拔工作,推荐优秀文艺节目参加总决赛。青少年 参赛者也将化身"全民主播",拍摄生动、丰富的音视频作品,通过互联网平台宣发。(记者:刘枫) 9月21日,由省关工委、省教育厅、省文化和旅游厅、团省委、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主办, 省文化馆协办的《抗战歌曲·长征组歌大家唱》全省青少年主题展演活动在西安启动。 ...
辽宁丹东:红色薪火传 共绘同心圆
新华网· 2025-09-16 09:25
新华网沈阳9月15日电(吴京泽)秋意渐浓的鸭绿江畔,英雄城市丹东正以红色为笔,书写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篇章。 近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活动·辽宁篇" 采访团走进这座边境之城,探访红房街小学、辽东学院,参 观鸭绿江断桥,在青春朝气与历史回响的交织中,深切感受红色基因的时代传承与民族团结的磅礴力量。 红房街小学:种下民族团结种子 在丹东市红房街小学举行的第四届"红石榴"校园文化节—民族文化体验日上,学生们将写有祝福的卡片贴到"祝福 墙"上。"每一张卡片都代表着我们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 学生于戎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红石榴'不仅是一个符号,它早已成为我们的共同信念。"学生宫宁分享了自己连续四年参与"红石榴"文化节的经历, 语气中满是自豪。学生杨涵茗激动地说:"今天,我们一起种下了名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种子,这颗种子将生根 发芽,结出民族团结的累累硕果。" 在鸭绿江断桥上,经山小学的学生们身着整齐的校服,用歌声诉说着那段可歌可泣的烽火岁月,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聆 听。激昂的歌声在江畔回荡,既表达了对志愿军战士最崇高的敬意,也唱响了新时代少年继承先烈遗志的坚定决心。 图为辽东学院学生在观看大思 ...
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国关工委成立35周年回眸
新华社· 2025-09-15 23:32
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国关工委成立35周年回眸 新华社记者董博婷 为还原历史,张日升跨省走访军烈属后代,收集3000余件文物,整理20余万字史料,修复了22位 烈士肖像。如今拒门堡纪念馆每年接待学生超万人。 今年是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35周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关心下一 代事业,在中国关工委成立25周年和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作出重要指示。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使广大'五老'在关心下一代的广阔舞台上老有所为、发光发热,为培养社 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重要指示,中国关工委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工作方法 与时俱进,推动关心下一代事业高质量发展。 以红色思想育新人 站在用废弃校舍改建的拒门堡纪念馆前,面对一双双充满青春活力的眼睛,73岁的退休副教授张 日升为前来参观的青年学子细数拒门堡的红色记忆。 作为八路军120师在晋北的抗日根据地之一,烽火中,无数革命先辈以热血浇灌这片热土。 一座纪念馆,一位老党员,映照广大"五老"关心下一代的初心。 思想铸魂育新人始终是关工委工作的中心环节与根本任务。 ——"五老"领衔,壮大红色故事宣讲矩阵。全国 ...
忠魂不泯 浩气长存
人民日报· 2025-09-14 07:35
捍卫英雄,是对光辉胜利的坚定守护。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公布施行,《烈士 褒扬条例》修订,新版《烈士光荣证》启用……这些举措庄严宣示:"国家和人民永远尊崇、铭记英雄 烈士为国家、人民和民族作出的牺牲和贡献。" 以国之名礼赞英雄,是凝聚民族认同感和向心力的重要仪式。不仅是对烈属的慰藉,也是对大家的精神 洗礼。在迎接英雄回家的过程中,红色基因得以传承;在英雄事迹的感染下,人民的理想信念愈发坚 定。 学习英雄,是对伟大精神力量的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 能英雄辈出。"对英雄最好的纪念,就是传承并弘扬他们的伟大精神,接续奋斗,砥砺前行。 在今天,全社会尊崇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的氛围愈发浓厚。英雄烈士褒扬纪念工作持续落实、红 色教育基地不断完善、相关影视作品精品频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伴随着婉转低回的《思念曲》,又一批志愿军英烈回到了这片他们用生命守护的故土。 去时少年身,归来英雄魂。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2014年以来,我国已成功 迎回1011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以国家之名,迎接英雄回家。 过水门 ...
抗战史诗的多维叙事
人民日报· 2025-09-07 05:54
展览概况 - 北京艺术展览空间在2025年金秋时节相继开幕多个抗战主题美术作品展 包括中国美术馆的人民必胜主题展 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的中流砥柱主题展 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美术馆的丹青铸魂主题展 形成互补与对话并掀起观展热潮 [3] - 观众在作品前驻足沉思 通过画面感受烽火岁月中民族精神的磅礴力量 [3] 主题叙事特点 - 人民必胜主题展以时间顺序为线索 分为序篇 国难当头 浴血奋战 伟大胜利 走向复兴五大篇章 强调历史逻辑连贯性 [3] - 中流砥柱主题展以视觉思辨构建历史认知 分为民族脊梁 众志成城 得道多助 维护和平四大板块 从领导核心 民心所向 国际同盟 未来之思角度揭示抗战胜利深层逻辑 [3] - 丹青铸魂主题展强调英雄个体与抗战史深度交融 以具象人物故事呈现宏大抗战叙事 凸显历史洪流中的精神坚守 [3] 展品选择特色 - 人民必胜主题展兼顾经典与新创 包含徐悲鸿 齐白石等大师传世之作及新时代主题创作工程佳作 形成历史与现代对话 [4] - 中流砥柱主题展汇聚吴作人素描《重庆大轰炸》 李斛中国画《战火中的难民》等名家之作 强调艺术本体历史价值与精神高度 [4] - 丹青铸魂主题展以特别邀约定向创作的新作为主体 通过当代名家对同一主题的个性化解读回应历史 [4] 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 - 抗战美术作品具有历史真实性 从硝烟弥漫的战场到英勇无畏的战士 每幅画面都诉说着可歌可泣的历史 构成抗战叙事 [5] - 作品彰显美术工作者当年义无反顾投身抗战 描绘抗战 宣传抗战的坚定信念和艺术精神 画面叠印出的烽火岁月是全民族抗战的无畏身影的真实写照 [5] - 在当年摄影技术未普及情形下 各类表现抗战期间战斗与生活的美术作品成为和文物一样可以证史的珍贵图像和明史的重要载体 以独特艺术语言表现中国人民共同意志与心声 [5] - 抗战美术不仅印证历史真实画面 更印证中华民族在世界反法西斯浪潮中挺立的脊梁和永不磨灭的精神 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财富 [5] 创作背景与时代影响 - 中国美术史上从未有过像抗战美术一样各地美术家围绕一个重大主题齐心协力共同开展创作 这种情况在世界美术史上也极为罕见 [6] - 新时代美术工作者以饱满热情和精湛技艺持续创作抗战主题精品力作 凝结着对历史的敬畏 对英雄的礼赞 对和平的向往 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应答 [6] - 在抗战胜利80周年历史节点 镌刻在画作上的抗战记忆通过一代代美术工作者的笔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形态 通过主题展览展开新的艺术叙事 传承中创新 纪念中超越的实践是对抗战精神最好的弘扬 [6]
传承红色基因 续写英雄故事(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人民日报· 2025-09-03 07:56
1949年5月20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刊登了这样一则寻人启事:阎焕春、阎焕景、阎焕曜,山西汾阳县人, 咱家现住太原南园子西巷九号,希速来信。4天后,就在阎家人还满怀希冀的时候,收到三兄弟战友的 来信,得知他们已全部牺牲。 如今,三兄弟的名字被镌刻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大青山革命烈士陵园的一座石碑上,石碑记录 着"太原成成中学在大青山牺牲的革命烈士英名录"。 1938年,八路军奔赴内蒙古大青山,建立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太原成成中学一支400多人的"师生抗 日游击队",与八路军大青山支队一起北上抗日,阎氏三兄弟正在其中。 草原苍茫,青山巍峨,流传着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见证着抗战精神的代代相传。 无名的墓碑,留下了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的史诗 从武川县城驱车前往位于井尔沟的大青山革命烈士陵园,山路蜿蜒,青山相对。 陵园记录了1202位在这片区域牺牲的烈士,还有16位烈士安葬于此,他们的墓碑是这样写的:战士烈 士、排长烈士、李科员烈士……很多烈士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曾在武川县公安局工作的王晓明回忆,父亲王荣华在成成中学一位叫"二丑子"的山西大哥影响下投身抗 日队伍,成为一名交通员。1940年,在一次送情报时,收情报的人告诉 ...
刘宁到省档案馆参观“伟大胜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河南档案史料展”
河南日报· 2025-09-02 18:43
在特藏档案库、档案灾害预防与应急抢救国家档案局重点实验室,刘宁察看档案收集保管、修复保护、开发利用和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建设等情况。他强 调,档案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要大力培养档案专业人才,积极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和数字资源建设,着力完善档案安全保管、查阅服务、电子 档案、展览展示功能,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 刘宁强调,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好""两个服务"重要指示精神,忠诚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职责使命,围绕存史资政育人根本任 务,发挥档案在讲述红色故事、弘扬红色文化方面的独特优势,开创全省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要结合开展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高举爱国 主义旗帜,讲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事实,讲好中原儿女为抗战胜利作出的不可磨灭贡献,凝聚精神伟力,赓续红色血脉,坚定必胜信心,动员全省人 民勇往直前、团结奋斗,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总书记为河南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9月2日,省委书记刘宁到省档案馆参观"伟大胜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河南档案史料展",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 总书记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论述、在河 ...
苏州军分区组织参观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特展
苏州日报· 2025-09-02 08:22
展览概况 - 苏州革命博物馆正在举办"江南烽烟 苏州记忆——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特展" [1] - 展览由苏州市委宣传部、苏州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江苏苏州干部学院、苏州军分区政治工作处联合主办 [1] - 苏州革命博物馆承办展览 苏州资产管理集团党委和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武装部协办 [1] 展览内容 - 展览通过200余幅历史图片和100余件珍贵实物全景呈现苏州地区抗战历程 [1] - 包含110余幅首次公开展出的图片和80余件首次展出的展品 [1] - 展品包括抗日战场上使用过的装备 如生锈的军号等实物 [1] 展览意义 - 展览以"真实还原历史、精准传递记忆"为核心宗旨 [1] - 军地联合办展旨在将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脉 [1] - 实物展品被评价为"最好的国防教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