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黄芪炖鸡汤
icon
搜索文档
天气转寒,老年人该如何养生防病?(健康驿站)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31 07:22
老年健康核心问题 - 老年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多种慢性病共存、功能减退以及衰弱综合征三方面[3] - 中医认为老年健康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脏腑气血虚损,特别是肾精不足和脾胃功能减弱[3] - 中医对老年健康管理秉持积极态度,目标是通过整体治疗让老年人少得病、不得病、晚得病[3] 秋冬季节养生防病 - 老年人预防秋冬感冒的关键在于益气固表,可采用黄芪炖鸡汤、山药粥等平补方式进行食疗调理[4] - 除药食调理外,适度运动可激发阳气促进气血运行,同时需注意适时增减衣物和稳定情绪[4] - 中医强调内外兼修增强身体抵抗外邪的能力,帮助体弱老年人安稳度过流感高发季节[4] 腰腿疼痛缓解方法 - 缓解腰腿疼痛可采用穴位按摩方法,如按摩肾俞穴、足三里穴等,每穴按摩1-2分钟[5] - 艾灸通过温热效应能深入经络驱散寒湿,适合遇寒加重的疼痛,每穴施灸10-20分钟[5] - 老年人应特别重视腰腿肌肉锻炼,如进行脚尖伸勾、抬腿等温和锻炼方式防治腰腿痛[5] 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 - 调节老年人情志的方法在于疏通肝气和补益心脾,核心要素是爱与陪伴[6] - 老年人可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参加社区活动等方式舒缓情绪低落问题[6] - 家庭和社会应给予老年人足够的支持和陪伴来维护其心理健康[6] 阴虚干燥问题改善 - 老年干燥症状归结为阴虚津亏,主要原因是肝肾阴虚、脾胃虚弱及不良生活习惯[7][8] - 改善阴虚干燥的正确思路是滋阴润燥,可选用沙参麦冬玉竹茶、银耳百合羹等食疗方[9] - 起居方面应避免熬夜,尽量在晚11点前入睡,居住环境可使用加湿器保持湿度[9] 失眠问题解决方案 - 老年人失眠发生率约30%-50%,且随年龄增长逐渐增高,反映了多虚多瘀的生理特点[11] - 中医治疗失眠从补虚和安神两方面入手,推荐桂圆莲子羹、百合枣仁茶等食疗方[11] - 按压内关穴和神门穴3-5分钟有宁心安神之效,家人呵护支持对老年人睡眠很重要[11] 运动养生原则 - 老年人运动养生须遵循不伤为本适度为要的原则,选择早晨或下午三点到四点运动[14] - 运动以微汗舒畅不觉疲劳为度,切忌大汗气喘,可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动作[14] - 老年人运动应注重精神调养,集中意念于动作与呼吸,达到形神合一的境界[14] 饭后行走注意事项 - 饭后百步走并不适合所有老年人,应因人而异,身体素质较好者适宜饭后缓步慢行[12] - 脾胃功能较弱易积食的老人,饭后休息30分钟再慢走10-15分钟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12] -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胃下垂及体质虚弱气血不足的老年人不宜饭后立即行走[12][13]
九九重阳至,中医支招老年人养生防病
新华网· 2025-10-29 15:48
新华社北京10月29日电 题:九九重阳至,中医支招老年人养生防病 新华社记者田晓航 同时,老年人应按时作息,不宜睡前躺在床上看手机;下午3点以后不宜饮用浓茶。此外,子女的问候 和陪伴聊天等心理上的安抚,对于解决老年人失眠问题比药物更有效。 在应对季节性健康问题方面,老年人也可充分运用中医药方法。 徐凤芹说,老年人多属气虚体质,抵御外邪能力不足,秋冬季节容易感冒,应以益气固表的方法来预 防。调理可采用平补的方式,比如服用黄芪炖鸡汤补中益气,食用山药粥健脾养肺,通过大枣茶调和营 卫。 秋季老年人容易情绪低落、郁郁寡欢。中医认为,异常过度的情绪会损伤脏腑功能,调节老年人情志的 方法在于疏通肝气和补益心脾。专家提示,老年人可选择听古典民乐、参加社区活动等方式舒缓情绪, 另一方面,家庭和社会也应给予老年人足够的支持和陪伴。 今年10月29日是我国传统的敬老节日"重阳节"。老年人身体机能减退,往往身体衰弱甚至多种慢性病共 存,如何才能拥有健康晚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8日举行发布会,邀请中医专家为老年人养生防病支 招。 中医将老年健康问题看作是人体自然生活规律"生、长、壮、老、已"中"老"这一阶段的整体状态失衡, 认为其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