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1.5µm激光雷达光束传输模组
icon
搜索文档
IPO周报:海创光电终止IPO,首轮问询后停滞超两年
第一财经· 2025-11-09 11:54
IPO审核状态 - 海创光电科创板IPO申请于2023年5月5日提交,于2024年11月3日至11月9日期间终止审核[1] - 北交所申报企业佳能科技同期亦终止审核[1] - 海创光电IPO在完成首轮问询后进展停滞直至终止[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产品主要包括激光光学元器件及激光模组,实现激光的发射、传输及接收功能[1] - 业务形成四大板块:激光雷达业务、工业激光业务、光通讯业务、生物医疗及其他业务[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06亿元、8.33亿元、6.61亿元[1] - 2022年至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0.74亿元、1.22亿元、0.65亿元[1] - 2024年营业收入较上年下滑20.75%[1] - 2024年净利润较上年下滑46.56%[1] 业绩下滑原因 - 2024年业绩下滑主要系激光雷达业务发展不及预期[2] - 激光雷达业务收入下滑因客户图达通与A公司引入第二供应商以及主要产品价格下调[2] - 工业激光业务受行业需求疲软、竞争激烈、产品价格下降影响出现下滑[2] 客户集中度与风险 - 激光雷达业务收入主要来自图达通和Luminar两大客户[2] - 最近一期两大客户对激光雷达业务收入的贡献比例合计达78.40%[2] - 图达通存在引入其他供应商降低采购份额的情况,且2025年下半年产品迭代后无须采购公司1.5µm激光雷达光束传输模组[2] - Luminar存在下游定点车企量产交付不及预期及自身持续亏损经营不稳定的情况[2] 行业与业务风险 - 激光雷达技术路线特别是1.5µm激光雷达技术在自动驾驶领域应用若出现萎缩将带来重大不利影响[3] - 激光雷达行业经营模式若改变,导致下游厂商外购模组比例大幅下降将影响业务[3] - 客户集中度若未有效改善,主要客户引入新供应商、量产交付不及预期或经营恶化将影响合作与业绩[3] 监管问询关注点 - 交易所问询要求说明公司在细分领域的市场地位、份额及排名、在下游客户供应链中的地位[3] - 交易所要求结合股权结构分散、实控人控制表决权比例较低且上市后会被进一步稀释的情形,说明如何保持控制权稳定性及公司治理有效性[3] 股权结构与控制权 - 公司控股股东为福州融普,实际控制人为凌吉武[3] - 凌吉武直接持有2.65%股权,同时持有福州融普66.67%股权,通过福州融普控制公司25.79%表决权[3] - 凌吉武与一致行动人张哨峰、林斌合计控制公司30.21%的表决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