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MW‘海鹰’平台
搜索文档
科技赋能,中国风电“风头正劲”
科技日报· 2025-10-13 13:46
行业整体表现 - 中国风电行业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A股风电板块在10月首个交易日迎来开门红,头部风电整机厂商股价集体领涨 [1] - 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5.73亿千瓦,同比增长22.7%,其中陆上风电5.28亿千瓦,海上风电4420万千瓦 [1] - 2025年上半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5139万千瓦,全国风电累计发电量58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6%,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93.2% [1] - 2024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79.8吉瓦,占全球新增装机总量的68.2%,意味着全球每新增3台风机就有近2台落地中国 [3] 技术发展与创新 - 风电产业实现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从被技术封锁到自主跟随再到创新引领的历史性跨越 [2][3] - 运达能源科技集团推出全球陆上最大单机容量10兆瓦风电机组、全球最大深远海漂浮式18兆瓦"海鹰"平台等标志性产品 [3] - 通过专项攻关突破1800V电压等级风电机组电气系统一体化设计,实现耐高压绝缘材料等核心部件全国产化,首次在高压技术领域掌握"定义权" [3] - 明阳集团针对平原高切变、超低风速、沙戈荒大基地、台风区域、深远海漂浮式、超高海拔等多种复杂极端场景研发不同风电解决方案 [6] - 远景科技集团在齿轮箱、主轴承、滑动轴承、叶片、塔筒等核心大部件的研发中均实现技术突破,通过"自研自制"带动产业链发展 [7][8] 海上风电进展 - 华东深远海风电母港项目如火如荼建设,将成为中国海上风电迈向远洋的关键支撑 [2] - 全球近80%的海上风能资源分布于水深超过60米的深远海域,中国深远海风能可开发量是近海的3-4倍 [5] - 明阳集团构建从近海到深远海的全产业链布局,打造涵盖浮体平台、海上升压站及海上风电场建设的全产业链体系 [5] - 漂浮式风机摆脱固定式基础的水深限制,可在50米以上深海域灵活部署,国内已投运的5个海上漂浮式风电项目中3个使用明阳风机设备 [5] - 超强台风"桦加沙"登陆广东沿海时,南海海域在运的1345台明阳海上风电机组均平稳通过台风考验,保持稳定运行 [4] 企业表现与全球拓展 - 运达能源科技集团2024年以12.5吉瓦新增装机容量跃居全球前三,手握45.87吉瓦订单 [3] - 远景科技集团与福德士河集团达成战略合作,为西澳大利亚皮尔巴拉地区大型风电项目提供132兆瓦风电机组及全链条创新解决方案 [7] - 远景科技集团业务遍及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在全球设立超20个运营总部和研发中心,拥有超60个制造基地 [7] - 远景科技集团在全球管理着3万多台风机,风机装机容量已突破80吉瓦,订单量全球第一,预计平均每年发电超过1800亿度 [7] - 自2010年开始,中国风电每年新增装机容量连续保持全球第一,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完整的供应链体系,风机已出口到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8]
正听 | 科技赋能,中国风电“风头正劲”
科技日报· 2025-10-13 01:52
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从国内持续发力到拓展海外市场,中国风电企业正以科技为帆,全力驶向这片清洁能源的广阔"海洋"。 从"跟跑"到"领跑" 在浙江温州洞头状元岙码头,华东深远海风电母港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这个集聚了风电全产业链的深远海产业集群,将成为中国海上风 电迈向远洋的关键支撑。 作为深远海风电产业链的"链主"企业,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见证并引领了中国风电从无到 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作为国内最早投身新能源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的企业,运达能源科技集团50余年的发展史,正是中国风电产业从 被技术封锁到自主跟随,再到创新引领的缩影。 科技日报记者 梁乐 金凤 叶青 江耘 编者按 针对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抛出的"中国制造了很多风力发电设备,运到世界各地,但自己却几乎不用"言论,本报于9月26日发表综述与评 论文章予以驳斥。为进一步澄清真相,我社派出三路记者,深入国内相关企业采访。记者了解到的事实是,中国风电设备不仅用得多、用 得好,而且带动了全球能源绿色转型。 进入10月的首个交易日,A股风电板块在9日迎来开门红,头部风电整机厂商股价集体领涨,展现出中国风电行业的强劲发展势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