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明阳海上风电机组
icon
搜索文档
正听 | 科技赋能,中国风电“风头正劲”
科技日报· 2025-10-13 01:52
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从国内持续发力到拓展海外市场,中国风电企业正以科技为帆,全力驶向这片清洁能源的广阔"海洋"。 从"跟跑"到"领跑" 在浙江温州洞头状元岙码头,华东深远海风电母港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这个集聚了风电全产业链的深远海产业集群,将成为中国海上风 电迈向远洋的关键支撑。 作为深远海风电产业链的"链主"企业,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见证并引领了中国风电从无到 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作为国内最早投身新能源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的企业,运达能源科技集团50余年的发展史,正是中国风电产业从 被技术封锁到自主跟随,再到创新引领的缩影。 科技日报记者 梁乐 金凤 叶青 江耘 编者按 针对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抛出的"中国制造了很多风力发电设备,运到世界各地,但自己却几乎不用"言论,本报于9月26日发表综述与评 论文章予以驳斥。为进一步澄清真相,我社派出三路记者,深入国内相关企业采访。记者了解到的事实是,中国风电设备不仅用得多、用 得好,而且带动了全球能源绿色转型。 进入10月的首个交易日,A股风电板块在9日迎来开门红,头部风电整机厂商股价集体领涨,展现出中国风电行业的强劲发展势头。 ...
直面超强台风“桦加沙”!明阳超1300台海上
中国能源网· 2025-09-26 16:42
台风事件概述 - 2025年9月24日17时前后 第18号超强台风"桦加沙"在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沿海登陆 该台风维持超强级别时间超过3天 巅峰期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7级以上 被称为2025年西北太平洋最强台风 [1] - 明阳智能旗下超1300台海上风机直面本次台风挑战 包括广东 海南 广西等中国南海海域在运的1345台机组 [1][2] 风机抗台风表现 - 1345台明阳海上风电机组直接或间接受台风波及 包括全球最大漂浮式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 全球首台抗台风漂浮式机组"三峡引领号"及风渔融合装备"明渔一号" 所有机组均未出现设备受损情况 [2] - 广东揭阳 汕尾及惠州区域最大风速达50m/s 该区域超400台明阳机组成功抵御冲击 [3] - 台风登陆地阳江最大风速超70m/s(相当于17级风力) "明阳天成号"采用单点系泊系统实现360°自适应偏航 使支撑结构极限载荷降低40% [3] - "明渔一号"采用50年一遇设计环境条件 最高可抵御17级超强台风 保障了装备及养殖鱼安全 [6] 抗台风技术积累 - 公司自2007年研制全球首台抗台风型1.5兆瓦机组 2016年MySE3.0兆瓦海上风机经历68.5m/s极限风速考验 2021年推出全球首台抗台风漂浮式风机 2024年"明阳天成号"应对超强台风"摩羯" [7] - 基于30款机型 40次台风 100个风场测试数据 形成全耦合高精度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平台 优化结构性能与安全性 [11] - 突破被动防御模式 通过暴风算法与机器学习预测风速变化 动态优化功率与转速 实现台风能量高效捕获 [11] 应急响应机制 - 2025年3月启动年度抗台风专项准备 台风形成后迅速召开专项会议 针对16种海上机型制定"一机一策"方案 [12] - 分区域成立沿海抗台风工作小组 技术团队在登陆前48小时抵达现场核查 采用远程启停备用电源应对失电风险 [12] - 使用自主研发"先知"智能调度管理系统 实时监控全部海上项目工况 精准执行抗台风模式切换 机舱校准等操作 [13]
直面超强台风“桦加沙”!明阳超1300台海上风机通过考验
中国能源报· 2025-09-26 12:28
核心观点 - 明阳智能海上风电机组成功抵御超强台风"桦加沙"考验 超1300台机组无一受损 包括全球最大漂浮式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和风渔融合装备"明渔一号" [1][3][5] - 公司抗台风技术领先 通过创新设计使漂浮式平台极限载荷降低40% 最高可抵御17级超强台风 [3][5][11] - 公司拥有18年抗台风技术积累 形成全耦合仿真分析平台 突破被动防御模式 实现台风能量高效捕获 [8][9][11] 台风应对表现 - 1345台海上风电机组直面台风挑战 覆盖广东揭阳/汕尾/惠州等区域 其中400台机组经历50m/s最大风速 [1][3] - 阳江海域最大风速超70m/s(17级) "明阳天成号"采用单点系泊系统实现360°自适应偏航 [3] - "明渔一号"采用50年一遇设计标准 可抵御17级超强台风 保障装备与养殖鱼安全 [5] 技术优势 - 抗台风历史追溯至2007年 全球首台抗台风型1.5MW机组投运 2016年MySE3.0MW机组经受68.5m/s极限风速考验 [8] - 基于30款机型/40次台风/100个风场数据 形成全耦合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平台 [11] - 突破被动防御模式 通过暴风算法与机器学习预测风速 动态优化功率与转速设定 提升发电效益 [11] 应急预案 - 针对16种海上机型制定"一机一策"专项方案 分区域成立抗台风工作小组 [13] - 采用远程启停备用电源应对线路掉电风险 智慧算法精准调转机舱转向 [14] - 通过"先知"智能调度管理系统实时监控全部海上项目 执行抗台风模式切换/机舱校准等操作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