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购物节
搜索文档
今年双11,感觉电商行业一夜梦回五年前了?
格隆汇· 2025-10-29 20:12
核心观点 - 国内零售电商市场的大型购物节(如双11、618)经历了从被淡化到近期出现显著复兴的转变,各大平台在今年的双11活动中表现出更强的竞争意愿和资源投入,但实际效果尚待观察 [1][2][6] 购物节趋势演变 - 过去五年,以“购物节”为名的大型折扣促销活动逐渐不再占据市场推广主流,消费者购买欲望和媒体报道热度明显下降 [1] - 从2022年起,各大平台发布的618、双11战报不断简化,不再强调甚至不再披露具体的GMV增速,618购物节在2022-2023年被明显边缘化 [4] - 2023年双11期间,中国新闻网调研显示43%的消费者倾向于“不买”,主要原因为价格不便宜或规则太复杂 [4] - 今年双11呈现出明显的“返祖现象”,平台投入力度加大,活动周期显著延长,竞争态势回归 [2][6] 平台策略与活动特征 - 今年双11平台玩法出现分化,一方面流行“官方立减券”以简化流程,由平台直接出资提供折扣;另一方面仍存在复杂的凑单领券等规则,平台将补贴分为多种可叠加或不可叠加的种类 [2] - 各大电商平台双11总时间比去年延长2天至10天不等,主流平台周期均超过30天,例如京东为36天,淘宝/天猫为31天,小红书为32天 [5] - 双11预售启动时间普遍早于去年,快手于10月7日启动最早,拼多多于10月16日启动最晚,抖音从10月9日启动并与中秋大促无缝连接形成超长促销周期 [5] - 双11晚会作为风向标,在2024年险些划上句号,但今年恢复盛况,淘宝/天猫、抖音、京东(阔别两年后)、快手均官宣举办,拼多多、小红书、微信视频号尚未宣布但存在可能性 [6] 行业竞争态势 - 今年双11平台披露“阶段性战报”的频率高于上半年618及去年双11,部分平台在双11当天前半个月已公布五次乃至更多战报,显示平台态度十分重视 [3] - 传统互联网行业今年已出现两次“返祖现象”,第一次是外卖大战,第二次是双11复兴,反映出互联网大厂重新互相竞争的意愿 [6] - 电商平台对购物节的真实效果进行选择性披露,“总战报”可能有一定分析价值,但“阶段性战报”缺乏分析价值 [3] - 抖音商家反馈显示,今年618期间平台及同行参与量级远不如以前,所有平台增速均不佳,即便一贯增速最快的抖音也缺乏余量 [1]
“618”电商战提早打响,战线再度拉长
国际金融报· 2025-05-09 18:21
电商行业竞争态势 - 电商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平台间角逐白热化 竞争态势持续升级 [1] - 2024年618购物节成为上半年焦点战役 激烈程度远超以往 [1] 平台大促策略 - 抖音电商618大促自5月13日持续至6月18日 分为抢跑期/蓄力期/爆发期三个阶段 投入亿级现金补贴与千亿级流量资源 [1] - 天猫618仅设"官方立减"玩法 基础优惠85折起 最高立减50% 第一波抢先购5月13日开启预售 较去年提前6天 [1] - 快手电商618大促营销周期超长 5月1日启动预售 5月24日进入正式期 [2] - 京东618战线前移 5月13日启动"心动购物季"预热 5月31日正式开启 较2023年预售期缩短20小时 [2] 大促周期变化 - 2024年主要电商平台618活动时长:淘天33天/京东21天/拼多多33天/抖音26天/快手42天/小红书43天 [2] - 相比2023年 淘天延长7天/京东缩短8天/拼多多持平/抖音延长1天/快手延长10天/小红书延长17天 [2] 行业趋势转变 - 2024年618全网销售额同比下跌7% 反映大促IP吸引力衰退 [3] - 电商平台转向"质价平衡"策略 京东主打"实惠又好" 淘宝天猫简化规则 [6] - 平台加强生态建设:淘宝天猫与小红书合作实现内容直链转化 淘宝直播投入20亿补贴扶持内容生态 [6] - 内容与货架融合/用户体验优化/差异化竞争成为电商发展主要方向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