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价平衡

搜索文档
振东制药韧性生长:主力产品稳固、创新管线扩容与治理改善并行
全景网· 2025-09-08 11:02
近日,振东制药(300158)(300158)披露的半年报表明,尽管短期面临外部环境挑战,公司经营仍然 展现出多维度的发展韧性。 资料显示,振东制药1995年成立,2011年创业板上市。作为山西省首家登陆创业板的上市企业,公司主 营业务为肿瘤、皮科、消化、泌尿、心脑等仿制药、创新药的研发、生产、销售。目前,公司拥有独家 产品或剂型11 个,共有589 个批文,441 个品种,13 个剂型,其中250 个品种被2024 版《国家医保目 录》收录,医保产品占比56.69%。 业务结构均衡发展,主力产品持续发力 近几年公司中药与西药收入基本各占一半,呈现出中西药协同发展的格局稳定,避免单一板块波动对整 体业绩的冲击。过去两年,公司优化了产品结构,重点布局创新药、高附加值药品及符合政策导向的中 药产品,公司中药收入占比小幅提升。2025年上半年,公司中药收入7.99亿元,占比54.82%;西药收入 6.28亿元,占比43.10%。 图表:振东制药营收结构 | | 2025 年上半年 | | 2024 年 | | 2023 年 | | 2022 年 | | | --- | --- | --- | --- | --- | ...
医疗设备集采如何避免低价内卷?业界呼吁完善规则体系
第一财经· 2025-08-19 08:11
2025年,"反内卷"政策疾风劲吹。对医药产业而言,集采将是"反内卷"的重要阵地。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到"优化药品和耗材集采政策,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让人民群众用药更 放心"。 3月和5月,两版《进一步优化药品集采政策的方案(征求意见稿)》在业内流传,强调坚持高质量标 准,防范非理性报价,不唯低价中选。 7月中旬启动的第十一批药品集采,果然迎来重大变化,也是自2019年集采实施以来最重大的政策转 变:进一步强化质量监管,并优化价差控制规则,不再锚定最低价,防止低于成本报价的恶性竞争。 药品集采规则优化的同时,医疗设备集采"注重质价平衡"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正在全国多省开展的设备集采,不乏"超低价中标"现象。比如200万的1.5T磁共振、一百多万的64排 CT、20万的悬吊DR、十多万的立柱DR、不到十万的全身超声……在过去都是不敢想象的价格,在行 业人士看来,有的明显已经属于"赔本赚吆喝"。 本轮设备集采背后,主要是两大政策的落实,一是大规模设备更新,拉动内需;二是推进医疗卫生强基 工程,提升县域医共体服务能力。如果任由"唯低价中标"势头蔓延,行业既没有合理利润空间,产品品 质也难以保障,无疑将会使政 ...
医疗设备集采如何实现三方共赢
搜狐财经· 2025-08-12 22:44
医疗设备集采政策调整 - 国家医保局明确集采不再以最低价作为唯一标准,要求报价最低企业公开说明合理性 [1] - 财政部赋予评审委员会对异常低价进行"合理性判断"的权力,中央财经委员会强调"治理低价无序竞争" [7] - 政策转向推动集采向更科学、规范的方向发展,确立"优质优价"导向 [1][7] 超低价中标现象及影响 - 某地集采设备总预算过亿但最终使用资金仅1000多万,表面"节省"引发行业关注 [1] - 超低价迫使企业缩减核心配置、采用低等级元器件、牺牲品控,导致设备"采购即报废" [3] - 部分基层医院医疗器械使用率不足40%,因设备性能不佳或操作复杂被弃用 [3] - 某地公立医院购买医疗设备长期闲置造成连年亏损 [3] 行业生态与高端化发展 - 极端低价策略破坏行业价格体系,削弱高质量企业创新能力 [5] - 低价竞争消耗产业爬坡能量,削弱行业创新投入能力 [5] - 可能导致"技术断路",使产业丧失高端跃升能力和未来竞争力 [5] - 行业正处于向高端化发展的关键爬坡期,需要利润支撑和市场培育 [5] 设备质量与患者影响 - 低价设备图像质量不佳、诊断精度不足、功能缺失,可能导致误诊或漏诊 [7] - 设备频繁故障迫使患者重复检查,增加经济成本 [7] - 医疗资源匮乏地区因设备问题延误诊疗或被迫转院情况常见 [7] 集采"好设备"标准 - 品质性能:技术先进性、成像质量、稳定耐用性及升级潜力 [9] - 临床适配性:匹配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实际需求 [9] - 售后服务体系:5年以上质保、快速响应维修、充足备件及专业培训 [9] - 浙江省提高技术参数权重拦截"低价低质"产品 [9] - 河北、山西将关键临床实用功能列为实质性响应条款 [9] 行业领先企业动向 - 某医疗品牌影像设备制造基地利用AI优化智能制造流程 [10] - 通过国产创新和供应链建设提升设备质量和响应速度 [10] - 为长期服务能力提供坚实保障 [10]
空置房物业费打折,物业服务能否蹚出“质价平衡”新路?
新华网· 2025-08-12 13:58
专家表示,在价格松动背景下,物业企业应提升服务质量、拓展业务领域、创新服务模式 空置房物业费打折,物业服务能否蹚出"质价平衡"新路? 阅读提示 目前,全国已有10多个城市加入空置房物业费打折的行列。专家指出,闲置房物业费打折,影响的 不仅是价格,更是对行业传统规则的颠覆。物业企业只有通过提升服务质量、拓展业务领域、创新服务 模式、延伸服务链,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空置房的物业费,真的可以少交!"近日,家住甘肃省兰州市的李女士刚办完物业费七折手续,她 名下一套未入住的房子每年可少交费近千元。 进入3月以来,类似的"省钱故事"正在兰州多个小区上演。今年初,兰州市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 明确空置房物业费按七折收取,兰州新区的部分物业企业更将折扣压至五折。 专家表示,这场由政策驱动的物业费降价搅动了业主与物业的博弈天平,也是对行业传统规则的颠 覆。物业企业需从"粗放收费"转向"服务为王",蹚出服务"质价平衡"新路。 立法4年后,"空置"认定标准明确 在兰州,物业费"打七折"有法律依据。2021年,经甘肃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批准,新 修订的《兰州市物业管理条例》于当年3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确规定:"物业交付 ...
不再锚定最低价国家药品集采明确反内卷
证券时报· 2025-07-25 02:24
集采规则优化 - 第11批集采启动 国家医保局优化中选规则 不再简单以最低报价为参考 要求最低报价企业公开说明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 [1] - 规则调整标志着中国药品集采进入"质价平衡"新阶段 对医药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风向标作用 [1] - 优化价差计算"锚点" 后续应不会出现类似间苯三酚注射液报价争议事件 行业将从"价格战"转向"价值导向" [2][3] 行业影响分析 - 规则优化有助于防止非理性竞争 推动资源向高质量仿制药和创新药倾斜 加速产业升级 [3] - 消除唯低价中标可能性 对研发能力深厚、质量管控严格的企业形成长期利好 促进高质量发展 [3] - 华东医药表示将凭借创新实力和质量保障能力 为患者提供更优质产品和服务 [3] 资本市场反应 - 政策调整后化药板块7月15日至24日累计上涨近5% 跑赢上证指数3个百分点 [4] - 仿制药企一品红最高上涨近40% 奥赛康股价创近十年新高 [4] - 分析师认为新规则大概率会给企业留有一定利润空间 不用以负毛利博取订单 [4] 集采成效回顾 - 2018年以来国家层面已开展10批药品集采 覆盖435种药品 累计节省医保基金4400亿元 [6] - 前九批集采平均降幅55% 第10批超50个药品降幅超90% [6] - 部分细分赛道降价影响已出清 生物类似药、化学发光等领域未来将逐步纳入集采 [6] 企业应对策略 - 部分仿制药企积极转型仿创结合 如石药集团、丽珠集团在创新药领域取得成绩 [7] - 甘李药业通过集采快速扩大市场份额 2023年营收同比增52.31% 净利润达3.4亿元 [7] - 第11批集采新增举措包括医生可按品牌报量、提高投标资质门槛、强化质量监管等 [7]
史上最长618,平台们变在哪了?
36氪· 2025-05-15 18:39
电商大促趋势 - 今年"618"大促时间较去年提前近一周,前后跨度超过一个月,被称为"史上最长618"[2] - 电商平台促销玩法从"满减"转向"一件立减",淘天取消"满200减20""满300减50"等传统玩法,最高优惠达50%[2][4] - 抖音强调"立减折扣"和"一件直降",京东整合国家补贴与外卖百亿补贴形成"补上加补"模式[2][6] 平台策略调整 - 淘天新增"最低价校验机制"防止商家先涨后降,"售罄加购"功能帮助商家及时补货[4] - 淘天整治服饰行业超长发货现象,将15天预售期缩短至3天[6] - 唯品会推出"一件立减"规则,商品在日常低价基础上再降15%[6] - 京东升级"只换不修"服务,唯品会提供"免运费退换货"[9] 行业竞争格局 - 去年"618"综合电商和直播平台销售额7428亿元,同比下降7%,为首次负增长[10] - 去年"双11"销售额14418亿元,同比增长26.6%,增速较2022-2023年有所提升[10] - 电商平台从"卷低价"转向"卷服务",开始对商家进行洗牌和筛选[11] - 平台间出现"竞合"趋势,淘天与小红书合作新增"广告挂链"功能,京东可能与小红书达成类似合作[14][16] 资源投入力度 - 京东提出百亿补贴,淘宝直播投入20亿元现金扶持优质商家[13] - 快手拿出千亿流量和20亿元补贴助力商家[13] - 京东与胖东来合作打造河南供应链产业基地,预计6月投入运营[16] 消费者行为变化 - 消费者不再为满减大量囤货,更倾向绕开促销节点直接购买[10] - 平台取消预售和简化规则后,更注重用户体验和购物流程优化[10][11] - 消费者对商品质量要求提高,质量不符预期会迅速转投其他平台[11]
“618”电商战提早打响,战线再度拉长
国际金融报· 2025-05-09 18:21
电商行业竞争态势 - 电商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平台间角逐白热化 竞争态势持续升级 [1] - 2024年618购物节成为上半年焦点战役 激烈程度远超以往 [1] 平台大促策略 - 抖音电商618大促自5月13日持续至6月18日 分为抢跑期/蓄力期/爆发期三个阶段 投入亿级现金补贴与千亿级流量资源 [1] - 天猫618仅设"官方立减"玩法 基础优惠85折起 最高立减50% 第一波抢先购5月13日开启预售 较去年提前6天 [1] - 快手电商618大促营销周期超长 5月1日启动预售 5月24日进入正式期 [2] - 京东618战线前移 5月13日启动"心动购物季"预热 5月31日正式开启 较2023年预售期缩短20小时 [2] 大促周期变化 - 2024年主要电商平台618活动时长:淘天33天/京东21天/拼多多33天/抖音26天/快手42天/小红书43天 [2] - 相比2023年 淘天延长7天/京东缩短8天/拼多多持平/抖音延长1天/快手延长10天/小红书延长17天 [2] 行业趋势转变 - 2024年618全网销售额同比下跌7% 反映大促IP吸引力衰退 [3] - 电商平台转向"质价平衡"策略 京东主打"实惠又好" 淘宝天猫简化规则 [6] - 平台加强生态建设:淘宝天猫与小红书合作实现内容直链转化 淘宝直播投入20亿补贴扶持内容生态 [6] - 内容与货架融合/用户体验优化/差异化竞争成为电商发展主要方向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