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628安时电芯
icon
搜索文档
储能大容量电芯激烈竞逐,专家:电芯并不是越大越好
华夏时报· 2025-06-14 19:21
电芯技术迭代与量产进展 - 宁德时代宣布587安时电芯正式量产交付,能量密度达434Wh/L较上一代提升10%,系统能量密度提升25%,采用自修复阴离子电解液技术等多项先进技术 [2][6] - 亿纬锂能宣布628安时电芯在2025年一季度量产,阳光电源推出684安时叠片电芯(推测由欣旺达生产) [2][5] - 行业电芯容量快速迭代:从2020年280安时发展到2023年314安时,2025年300+安时电芯全球大储市场市占率达65% [2][3] 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电芯企业前十集中度达90.9%,宁德时代稳居第一,亿纬锂能超越比亚迪成为第二,中创新航跻身前五 [4] - 2025年一季度前五名调整为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中创新航、海辰储能和比亚迪,第二名至第五名市占率差距在3%以内 [4] - 中国厂商主导全球磷酸铁锂电池市场,2023年三星/LG分列全球储能电芯出货第六/八名,2024年LG跌出前十 [4] 大容量电芯技术特点 - 587安时电芯可使储能系统零部件数量减少40%,成本下降15%,适配20尺6.25兆瓦时单舱电量设计(8个电池舱对应50兆瓦时新国标分区) [7] - 大电芯面临发热、极化反应增多等原生问题,制造挑战会放大缺陷率和一致性风险 [7] - 宁德时代认为587安时是下一代储能最优解,但表示还会开发更大容量电芯 [7]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以314安时为代表的300+安时电芯渗透率将从2024年39.2%进一步提升 [3] - 储能产业在SNEC展会已与光伏产业平分秋色,占据半壁江山 [6] - 行业从单纯追求降本转向价值竞争,需综合考虑安全、循环寿命、全生命周期等指标 [9] 企业战略考量 - 定义大电芯体现企业产品定义能力和综合实力,涉及配方体系、制造工艺差异及配套厂商协同 [8] - 选择错误技术路线可能导致投入浪费并错过发展时机 [8] - 宁德时代展示运行14年的电池模组证明产品长期可靠性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