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型蛋白乳品

搜索文档
瞄准中国奶粉市场份额 a2牛奶公司收购蒙牛雅士利新西兰工厂
新京报· 2025-08-18 23:00
收购交易概述 - a2牛奶公司以2.82亿新西兰元收购蒙牛子公司雅士利国际旗下的新西兰Pokeno工厂100%股权,旨在获得2个新国标中文标签配方奶粉注册机会[2] - 收购基于"无债务、无现金"基础,完成后计划投资约1亿新西兰元提升产能,新增超过100名员工[3] - 公司同时计划将持有的马陶拉乳业股权有条件出售给第三方,作为供应链优化的重要举措[3] a2牛奶公司战略布局 - 收购Pokeno工厂是公司供应链转型的战略重点,旨在发展自有生产并推进中文标签婴配粉注册[5] - 公司计划在完成交易后派发3亿新西兰元的全额免税特别股息,并考虑额外股东回报[3] - 通过垂直制造利润率的获取,预计2028-2029财年投资资本回报率将超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8] - 2025财年公司营收增长13.5%至19.02亿新西兰元,税后净利润增长21.1%至2.029亿新西兰元[9] 中国市场战略 - 中国是a2公司婴配奶粉最大的海外市场,2021财年中文标签婴幼儿营养品营收增长15.4%至3.899亿新西兰元[6] - 公司在中国婴配粉市场份额从2024财年的7.1%提升至8%,计划通过中文标签产品组合扩展支持长期增长[10] - 预计2026财年收入实现高个位数百分比增长,税后净利润与2025财年持平[10] 供应链调整 - 2023年9月取消新莱特在中国、澳新市场的独家生产和供应权,部分英文标签产品转移到马陶拉乳业生产[7] - 收购Pokeno工厂后,现有中文标签奶粉"a2至初"将继续由新莱特工厂生产[9] - 公司历史上曾持有新莱特19.8%股权,为其第二大股东[7] 蒙牛战略调整 - 出售新西兰资产是蒙牛主动管控资本性支出、评估低效资产、调整优化资产组合的一部分[2][4] - 蒙牛国际化业务主要依靠冰淇淋品牌"艾雪"和婴幼儿奶粉品牌"贝拉米",拓展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2] - 2024年对贝拉米相关商誉及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拨备,影响接近40亿元[11] 行业背景 - 中国婴幼儿奶粉配方注册制规定一个工厂最多只能生产3个系列、9个配方,且5年有效期届满后需重新申请注册[5] - 跨境购奶粉优势不再,业内将无法通过配方注册的英文标签奶粉称作"二等产品"[6] - 新莱特工厂曾两次拿到中国婴配粉注册资质,为a2奶粉扩大中国市场份额起到关键作用[6]
瞄准中国奶粉市场份额,a2牛奶公司收购蒙牛雅士利新西兰工厂
贝壳财经· 2025-08-18 23:00
收购交易核心 - a2牛奶公司以2.82亿新西兰元收购蒙牛子公司雅士利国际旗下的新西兰Pokeno工厂100%股权,旨在获取2个新国标中文标签配方奶粉注册机会,扩大中国市场准入 [1] - 交易基于"无债务、无现金"基础完成,收购后a2计划追加1亿新西兰元投资提升产能,新增超100名员工 [2] - 公司同时计划剥离持有的马陶拉乳业股权,完成交易后将派发3亿新西兰元特别股息并考虑额外股东回报 [3] a2公司战略布局 - 此次收购是公司供应链优化的重要里程碑,旨在强化对中文标签婴配粉生产的控制权,突破对新莱特乳业的单一依赖 [8] - Pokeno工厂已取得2个中文标签注册名额,预计2028-2029财年投资回报率将超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9] - 公司2025财年营收增长13.5%至19.02亿新西兰元,中国市场份额从7.1%提升至8%,中文标签奶粉营收达6.325亿新西兰元 [10] 蒙牛资产优化 - 出售新西兰工厂是蒙牛近两年主动管控资本支出、评估低效资产系列动作的一部分,国际化业务现聚焦冰淇淋品牌"艾雪"和奶粉品牌"贝拉米" [1] - 蒙牛奶粉业务2024年收入33.205亿元占总收入3.7%,贝拉米重点拓展东南亚市场,艾雪在东南亚年营收突破20亿元 [11][13] - 公司对贝拉米相关资产计提近40亿元减值拨备,以应对行业下行周期影响 [12] 行业背景与竞争 - 中国2016年实施婴配粉配方注册制,规定单个工厂最多生产3个系列9个配方,5年需重新注册 [5] - a2公司中文标签奶粉营收从2017财年占比8%提升至2021财年3.899亿新西兰元,同期英文标签奶粉下滑51.8%至3.57亿新西兰元 [5] - 新莱特乳业作为a2长期合作伙伴,持有其19.8%股权,曾两次帮助a2获得中国婴配粉注册资质 [6][7] 市场前景 - a2公司计划2026财年实现高个位数收入增长,重点挖掘中国市场潜力并拓展新兴市场 [10] - 行业专家认为收购帮助a2突破注册限制完善供应链,同时使蒙牛实现产能去化和结构调整 [13] - 跨境购奶粉优势减弱,中文标签产品成为市场主流,a2计划通过产品组合扩展支持长期增长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