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课
搜索文档
大学专业三年优化启动,急需学科专业实施超常布局
第一财经· 2025-08-28 21:58
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行动方案 - 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行动方案(2025—2027年)》,系统部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工作 [1] - 方案提出四大行动:急需学科专业超常布局行动、基础学科跃升行动、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孵化行动、存量学科专业优化行动 [1] - 方案要求加快教学内容迭代,强化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 [8] 交叉学科布局与发展 - 2021年交叉学科被新增为第14个学科门类,初期下设两个一级学科,455所高校共设立616个交叉学科 [3] - 2022年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中,交叉学科门类下设一级学科增至7个 [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20年成立交叉科学部,下设4个科学处聚焦不同领域 [3] 高校交叉学科实践案例 - 上海交通大学建设溥渊未来技术学院,聚焦能源与健康行业,塑造"极交叉"学科形态,学生可自由组合不同学科形成培养计划 [4] - 复旦大学在集成电路、国家安全等领域建设若干学科专业,实施学科交叉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六大新工科创新学院全部采用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 [5][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超常布局新兴学科专业,论证增设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牵头起草低空技术与工程学科建设指南 [6] 人工智能专业建设与人才需求 - 自2023年2月以来,高校新设本科专业3229个,撤销专业2534个,工学专业调整力度最大,新增1395个,撤销823个 [7] - 人工智能专业增设火热,621所高校已备案和审批通过人工智能专业,国内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过500万,供求比例为1:10 [7]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强化人工智能跨学科牵引带动作用,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 [8]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 - 复旦大学推出覆盖全体本研学生的"AI大课",AI-BEST课程体系从四个维度设计,培养顶尖交叉型人才 [9] - 工信部支持拓展"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调动产业资源支撑人才培养,支持高校参与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8] - 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和建设机制亟待改变,人工智能赋能学科转型发展、内涵升级正在成为共识 [9]
高考专业热度榜:AI依旧火热,老牌工科“钱”景好
第一财经· 2025-06-17 20:14
高考专业热度趋势 - 2025年百度热搜高考大数据平台显示,专业热度排名前三为人工智能、商务英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 - 麦可思2025年版就业蓝皮书指出,2025年绿牌专业包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机器人工程,均为工科专业 [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近五年本科绿牌专业榜单中上榜4次 [6] 人工智能专业发展 - 自2018年人工智能专业首次获批至2024年,7年间已有621所高校备案和审批通过该专业 [3] - 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53所高校的人工智能专业上榜A档,其中10所高校位列A+,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 [3] - 15所高校入选人工智能领域"101计划"建设委员会,均在软科A+和A类榜单之中 [3] - 人社部报告显示,国内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过500万,供求比例为1:10 [4] 高校人工智能学科建设 -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于2024年4月成立,重点布局"人工智能核心基础理论与架构"与"人工智能+X"两个方向,并计划建设100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试点课程 [4]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2024年6月成立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学院,直接面向高考招收人工智能专业,并设有人工智能科技英才班 [4] - 复旦大学在2024~2025学年推出至少100门人工智能领域课程,覆盖全体本研学生,课程体系包括AI通识基础课、AI专业核心课程等四个维度 [5] EE领域专业就业前景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海外属EE学科,就业范围广泛,包括电力电气企业、通信厂商、互联网企业及芯片设计等 [7] - 随着全球碳中和趋势下新能源发展,强电方向就业前景特别好 [7] - 麦可思2025年版就业蓝皮书显示,月收入较高的10个本科专业中,信息安全(7599元)、微电子科学与工程(7282元)等七个可归为EE领域,其月收入均远超本科平均水平(6199元) [7] 高校学科布局调整 - 上海交通大学于2025年2月宣布成立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与感知学院、计算机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四个新学院,原均隶属于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8] - 学科调整后,招生可能发生变化,考生报考计算机学院或人工智能学院的竞争可能更激烈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