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数据中心服务器电源
搜索文档
AI,点燃第三代半导体黄金时代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0-07 10:21
AI数据中心电力需求与挑战 - AI芯片算力爆发式增长导致电力需求激增,单个GPU功耗预计从目前的1000W激增至2030年的约2000W [3] - AI服务器机架峰值功耗将达到300kW以上,相当于传统服务器总功耗数十倍 [3] - 到2030年数据中心电力消耗可能占全球7%,约等于印度目前全国能源消耗量 [3] - 物理尺寸固定的AI服务器电源面临功率密度提升挑战,传统硅基设备已接近性能极限 [3] 第三代半导体技术优势 - 碳化硅(SiC)拥有更低导通电阻和更稳定温度特性,适合高电压、高温工作,尤其在AC-DC转换的功率因数校正应用中表现优异 [5] - 氮化镓(GaN)具备零反向恢复电荷和极低开关损耗,高开关频率特性适配高密度应用,在DC-DC转换的LLC转换器中表现卓越 [5] - 宽禁带半导体成为突破AI服务器电源性能瓶颈的关键技术 [3] 英飞凌技术布局 - 2024年6月推出专为AI服务器AC/DC级开发的CoolSiC™ MOSFET 400V系列,将功率密度提升至100W/in³以上,效率高达99.5% [7][8] - 开发3.3kW电源专用演示板,整合CoolGaN™、CoolSiC™与CoolMOS™技术,实现97.5%综合效率和96W/in³功率密度 [8] - 即将推出8kW和12kW全新电源,其中12kW参考板将成为全球首款达到该性能水平的AI数据中心电源 [8] 纳微半导体技术融合 - 2024年7月发布CRPS185 4.5kW AI服务器电源解决方案,实现137W/in³超高功率密度和97%以上效率 [9] - 通过GaNSafe™高功率氮化镓芯片和GeneSiC™碳化硅器件技术融合,打造高功率密度解决方案 [9] - 计划将功率水平从3kW提升至10kW,相关产品预计2024年第四季度推出 [9] 安森美半导体产品创新 - 最新一代T10 PowerTrench®系列与EliteSiC 650V MOSFET组合实现"小封装、高性能"平衡 [10] - EliteSiC 650V SiC M3S MOSFET满足Open Rack V3 PSU高达97.5%峰值效率要求 [10] - 通过先进封装技术提升散热性能,解决高功率转换过程热量问题 [10] EPC技术定位 - 聚焦低压GaN器件,满足48V转12V服务器电源转换器组件需求 [12] - 在2024年PCIM展会展示GaN技术在人形机器人和自动驾驶车辆LiDAR组件中的应用潜力 [11][12] 德州仪器合作布局 - 2021年与台达合作,基于TI的GaN技术和C2000™ MCU为数据中心开发高效大功率企业级电源 [13] - 在GaN技术和实时控制解决方案上积累十年以上研发经验,通过创新半导体制造工艺稳定生产高性能硅基GaN器件 [13] 英伟达行业引领作用 - 英伟达被比作"指挥大师",引导全球设计构建和运营数据中心新方法,推动向800V高压直流电力基础设施过渡 [14] - 联合英飞凌、纳微、德州仪器等半导体企业及台达、施耐德电气等系统公司形成全产业链技术联盟 [14] - 计划2027年推出Rubin Ultra GPU与Vera CPU,推动AI数据中心电力基础设施整体重新设计 [15] 技术应用场景分析 - 高功率高电压数据中心电源基础设施中SiC凭借耐高压特性占据领先地位 [16] - 800伏到50伏转换因空间限制需高开关频率,更适合GaN技术发挥优势 [16] - 54伏到6伏低压中间总线转换场景中,GaN与硅器件均可适用 [16] 市场竞争格局 - 英飞凌在SiC、GaN、硅半导体三大领域均具备强大技术实力,能覆盖AI数据中心电力链每个阶段 [17] - 纳微通过收购GeneSiC Semiconductor完善宽带隙IC产品组合,业务覆盖传统交直流转换器到近处理器供电技术 [18] - 英伟达技术推动可能使开放计算项目逐渐过时,导致数据中心重新陷入"技术丛林"状态 [19] 市场前景预测 - GaN在AI数据中心市场增长速度将超过SiC,SiC主要聚焦交直流转换场景,而GaN还可拓展至交直流转换领域 [20] - 未来三到五年SiC有约1亿美元市场增长空间,但GaN市场机会更大 [20] - 800V HVDC架构对GaN高开关频率、低损耗特性需求释放,为GaN技术打开更大市场增量空间 [20] 第三代半导体协同效应 - 碳化硅从新能源汽车外获得第二个重要增长引擎,在高电压高功率PFC应用中成为AI服务器电源核心器件 [30] - 氮化镓从消费电子快充领域扩展至AI数据中心,在高频高密度需求下重新定义电源转换效率标准 [30] - 随着800V HVDC架构变革推进,第三代半导体在AI数据中心领域应用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