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vuttra (vutrisiran)
搜索文档
Alnylam yanks Amvuttra TV ad following FDA letter
Seeking Alpha· 2025-10-03 02:58
公司监管事件 - 公司为其药物Amvuttra制作的电视广告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为具有误导性 [2] - 公司已撤回该电视广告 [2] 公司产品信息 - 药物Amvuttra已获批用于治疗两种心脏疾病:遗传性转甲状腺素蛋白介导的淀粉样变性心肌病和遗传性转甲状腺素蛋白介导的淀粉样变性多发性神经病 [3]
Can Alnylam's Broader Portfolio Ease Its Dependence on Amvuttra?
ZACKS· 2025-10-02 00:05
公司核心产品管线 - 公司最主要的收入驱动力是药物Amvuttra (vutrisiran),该药在美国和欧盟获批用于治疗hATTR淀粉样变性多发性神经病和ATTR淀粉样变性心肌病,其强劲增长由新治疗患者和从Onpattro (patisiran)转换过来的患者共同驱动 [1] - 药物Givlaari (givosiran)在美国和欧盟获批用于治疗成人急性肝性卟啉病,欧盟还批准其用于青少年,强劲的市场接受度使其成为重要的收入来源,公司正积极在2025年及以后向更多地区提交监管申请以扩大全球影响力 [3] - 药物Oxlumo (lumasiran)最初在美国和欧盟获批用于治疗1型原发性高草酸尿症以降低尿草酸水平,其后适应症扩展至包括降低尿和血浆草酸水平,待审的额外地区监管申请加强了其国际增长潜力 [4] - 公司与诺华合作在欧洲销售药物Leqvio (inclisiran)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在美国获批用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其适应症已扩展至高危心血管患者,公司从Leqvio的销售中获得特许权使用费以增加收入 [5] 公司财务表现与收入多元化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罕见病药物组合(Givlaari和Oxlumo)产生了2.368亿美元的产品净收入,反映了16%的同比增长 [6] - 这些疗法在全球的持续推广有望维持公司的收入增长,同时实现收入来源多元化并减少对Amvuttra的依赖 [6] - 公司通过销售其他罕见病和心血管市场产品获得增量收入,补充了总收入 [2] 市场竞争格局 - 公司在ATTR-CM市场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竞争对手包括辉瑞的Vyndaqel/Vyndamax (tafamidis)和BridgeBio的Attruby (acoramidis),这些疗法均已获批并争夺市场份额 [7] - 辉瑞的Vyndaqel系列产品是其在2025年上半年收入改善的关键产品之一,全球收入达31亿美元,同比增长27%,增长主要由美国和发达欧洲地区诊断和治疗率提高带来的需求增长所驱动 [8] - BridgeBio的药物Attruby于2024年底获批,是其唯一上市产品,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了1.082亿美元的销售额,截至2025年8月1日,已有1074名医疗保健提供商开具了3751份独特患者处方 [9]
Alnylam Pharmaceuticals, Inc. (ALNY) Reports $492M Amvuttra Sales, Raises 2025 Revenue Guidance
Yahoo Finance· 2025-10-01 00:33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是一家领先的生物技术公司 专注于RNA干扰疗法领域[1] - 旗舰产品Amvuttra用于治疗遗传性和心肌病型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1] - 产品管线包括用于心血管疾病的RNAi疗法 例如用于高血压的zilebesiran[4] 财务业绩与指引 - 2025年第二季度Amvuttra销售额达到4.92亿美元 远超3.5亿美元的市场共识[2] - 基于强劲表现 公司将2025年Amvuttra和Onpattro的收入指引上调至21.8亿至22.8亿美元[2] - 预计2025年总净收入在26.5亿至28亿美元之间[2] 市场表现与增长动力 - 公司市场估值已超过500亿美元 股价近期上涨超过15%[2] - 截至季度末约有1400名患者正在接受Amvuttra治疗[2] - 2025年3月获批用于ATTR心肌病适应症推动了使用范围的扩大[2] 产品竞争优势 - Amvuttra每季度皮下给药一次 相较于口服竞争对手可能提高患者依从性[3] - 该药针对心肌病的年定价为47.6万美元 并越来越多地被用作一线疗法[3] - 商业和医疗保险支付方批准治疗时无需事先使用竞争对手药物 支持了在美国市场的可持续增长[3] 研发进展与合作 - 公司公布了HELIOS-B三期试验的12个月数据 显示Amvuttra在ATTR心肌病中具有持续益处[4] - 公司于2025年9月加入基因组发现联盟 利用大规模基因组数据集加速基因沉默疗法的靶点发现和创新[4]
Why Alnylam Pharmaceuticals (ALNY) is a Top Momentum Stock for the Long-Term
ZACKS· 2025-09-24 22:51
Zacks Premium服务 - 提供Zacks Rank和Zacks Industry Rank每日更新服务 [1] - 包含Zacks 1 Rank List、股票研究报告和高级选股筛选器 [1] - 提供Zacks Style Scores评分系统作为投资辅助工具 [1] Style Scores评分体系 - 采用字母评级系统(A/B/C/D/F)评估股票价值、成长和动量特性 [3] - 价值评分基于P/E、PEG、Price/Sales等比率识别折价股票 [3] - 成长评分综合预测和历史收益、销售额及现金流指标 [4] - 动量评分利用周价格变动和盈利预测月变化等因子 [5] - VGM评分整合所有风格评分形成综合指标 [6] 评分与排名协同应用 - Zacks Rank 1(强力买入)股票自1988年来年均回报达+23.64% [7] - 每日有超过200家Strong Buy和600家Buy评级公司 [8] - 建议优先选择Zacks Rank 1/2且Style Scores A/B的组合 [9] - 即使评分优异,4(Sell)或5(Strong Sell)评级股票仍存在下行风险 [10] Alnylam Pharmaceuticals案例 - 公司专注于RNA干扰技术治疗药物开发 [11] - 2018年Onpattro获美欧批准治疗hATTR淀粉样变性 - 2019年Givlaari获FDA批准治疗急性肝卟啉症 - 2020年Oxlumo获批治疗原发性高草酸尿症1型 - 2022年Amvuttra获FDA和EC批准并扩展适应症 - 当前Zacks Rank 3(Hold)评级且VGM评分B级 [12] - 动量评分A级,过去四周股价上涨0.7% [12] - 10位分析师60天内上调2025财年盈利预测2.06美元 [12] - 共识预期升至每股3.66美元,平均盈利惊喜达+348.4% [12]
Alnylam Q1 Earnings Beat Estimates, Product Revenues Rise Y/Y
ZACKS· 2025-05-02 23:55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调整后每股亏损1美分 优于Zacks共识预期的56美分亏损 去年同期亏损16美分 [1] - 总营收5.942亿美元 超出Zacks共识预期5.882亿美元 同比增长20%(报告基础)或22%(恒定汇率) 主要受产品销售增长驱动 [2] - 净产品收入4.685亿美元 同比增长28%(报告基础)或30%(恒定汇率) 主要来自新药Amvuttra及Givlaari、Oxlumo的需求增长 [2] - 合作收入9920万美元 同比下降16% 主要因去年同期收到罗氏6500万美元里程碑付款 [3] 产品表现 - 核心产品Amvuttra销售额3.1亿美元 同比增长59% 超出Zacks共识预期3亿美元 患者转换治疗及新适应症获批推动增长 [6] - Onpattro销售额4950万美元 同比下降29% 低于Zacks共识预期5120万美元 [4] - Givlaari销售额6700万美元 同比增长15% 略低于Zacks共识预期6750万美元 [7] - Oxlumo销售额4210万美元 同比基本持平 低于Zacks共识预期4470万美元 [7] 研发与费用 - 调整后研发费用2.413亿美元 同比基本持平 包含高血压药物zilebesiran的临床研究成本 [10] - 调整后SG&A费用2.07亿美元 同比增长12% 主要因Amvuttra新适应症上市推广费用增加 [11] - 现金及等价物26.3亿美元 较2024年底26.9亿美元略有下降 [11] 战略合作 - 与再生元合作开发补体介导疾病药物cemdisiran 修改协议后再生元获得独家开发权 [13] - 重新获得mivelsiran全球开发权 再生元保留低双位数销售分成权利 [14] - 与罗氏合作开发高血压药物zilebesiran 处于中期临床阶段 [14] - 诺华拥有PCSK9靶点RNAi药物(包括Leqvio)全球独家商业化权利 该药已在100多国获批 [15] 未来展望 - 维持2025年产品收入指引20.5-22.5亿美元 合作收入预期6.5-7.5亿美元 [12] - Amvuttra在美国获批ATTR-CM新适应症 欧盟审批进行中 预计将扩大患者群体 [5][16] - 年内股价上涨8.4% 跑赢行业1.8%的跌幅 [8] - 多款在研药物通过合作开发 成功上市将丰富产品管线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