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ollo开源计划

搜索文档
与百度自动驾驶并肩的日子
雷峰网· 2025-04-08 18:07
百度自动驾驶发展历程 余凯时代(2011-2015) - 2011年底百度招揽国际AI专家余凯,其于2012年正式加入并组建多媒体部,后主导成立深度学习研究院(IDL)[4][7] - IDL成立后快速吸引顶尖人才,包括张潼、徐伟等科学家,并启动异构计算、无人机、无人车等前沿项目[7][8] - 无人车项目2013年底启动,核心团队包括倪凯、杨文利等,初期条件简陋,办公环境恶劣[10][11] - 2015年完成首次全自动驾驶路测,G7高速-五环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路线实现100公里/小时时速[17] - 2015年底乌镇互联网大会展示无人车,获国家层面认可[18] 王劲时代(2015-2017) - 2015年底成立自动驾驶事业部(ADU),团队扩至300人,提出3年商用、5年量产目标[24][25] - 中美团队分裂:美国团队侧重代码规范,中国团队强调场景落地,代码库最终分裂[31][33] - 与宝马合作破裂后转向奇瑞,但奇瑞EQ1车型适配困难,稳定性差[39][41] - 2016年乌镇项目成功运营18辆无人车接待300+嘉宾,奠定行业影响力[44][45] - 2016年底爆发离职潮,多位核心成员创业成立Momenta、小马智行等公司[46] 陆奇时代(2017-2019) - 2017年整合L3/L4/车联网成立智能驾驶事业群(IDG),推出Apollo开源平台[48] - 构建产业联盟:上游联合博世/大陆等Tier1,下游合作一汽/广汽等车企[50] - 2018年春晚珠海分会场完成无人车"8字"队列表演,技术展示达到新高度[55][56] - 与一汽合作前装量产红旗EV Robotaxi,成本降至50-60万元[62] 商业化探索(2019-2023) - 2019年长沙落地全球首个Robotaxi与车路协同综合项目,30个路口完成智能化改造[66][70] - 车路协同业务2020年收入4亿元,2021年飙升至18亿元,后因财政收缩下滑[73] - 2021年明确三条商业化路径:技术方案输出、自主造车、Robotaxi运营[80] - 第六代无人车成本降至25万元,实现全无人运营,海外布局迪拜/新加坡市场[83][84] 技术突破与行业影响 - 早期利用深度学习突破图像搜索技术,中文版ImageNet使百度图搜超越Google[9] - 2015年实现混合路况全自动驾驶,完成高速变道/上下匝道等复杂动作[17] - 培养大量行业人才:百度系创业者遍布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头部企业[45][46] - 车路协同先发优势显著,但商业化模式尚未完全跑通[68][73] 关键数据 - 研发投入:2015-2023年累计超1500亿元,2021-2023年单年超200亿元[78] - 测试里程:2019年长沙项目实现20公里开放道路测试[58] - 硬件成本:激光雷达从60万元/台降至第六代整车25万元[62][83] - 运营规模:2024年计划在迪拜部署1000+无人车[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