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aS电池租赁方案

搜索文档
观车 · 论势 || 中国车企“出海”:破浪前行更需警惕“内卷”陷阱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3 09:11
中国汽车出口表现 - 2024年中国整车出口量突破641万辆 同比增长23% 持续刷新历史纪录 [1] - 比亚迪 长城汽车 零跑汽车等品牌在全球市场积极布局 [1] - 长安汽车泰国罗勇工厂正式投产 上汽集团发布海外3.0战略 [1] - 奇瑞集团连续22年稳坐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冠军宝座 [1] 海外市场挑战 - 欧洲消费者对汽车品质 安全 环保等方面要求严格 品牌忠诚度高 [1] - 低价策略可能导致中国品牌被贴上"廉价低质"标签 [1] -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摩托车在东南亚市场因低价策略 忽视质量导致失败 [1] -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临时反补贴税 显示贸易保护主义风险 [2] 日本车企成功经验 - 丰田进入美国市场通过精益生产方式优化成本结构 采用"质量过剩"策略 [2] - 日产在欧洲通过GT-R车型树立技术图腾 用性能溢价替代价格竞争 [2] - 日系品牌在供应链整合 技术标准统一 售后服务网络共建等方面达成合作 [2] - 日系车在海外市场保持15%以上利润率 实现全球市场弹性布局 [2] 中国车企破局策略 - 需提升产品可靠性 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 满足海外消费者需求 [3] - 应从"性价比"竞争转向"心价比"经营 如领克在欧洲的"订阅制"商业模式 [3] - 蔚来在挪威推出BaaS电池租赁方案 通过车电分离降低购车门槛 [3] - 需与国际车企 零部件供应商 科研机构开展全方位合作 [4] 产业生态建设 - 吉利与沃尔沃战略合作提升技术水平 为沃尔沃打开中国市场创造条件 [4] - 上汽在印尼设立CKD工厂 协同30余家零部件企业集群"出海" [4] - 本地化生产可降低物流成本 提高市场响应速度 创造当地就业机会 [4] - 长安汽车泰国罗勇工厂采用"中国标准+本地化创新"模式 [4] 未来展望 - 中国车企正探索突破"内卷"的全球化路径 如长城汽车出海建厂 比亚迪技术输出 [5] - 吉利与雷诺的"反向合资"模式展现创新思维 [5] - 需坚持长期主义 专注于价值创造 实现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的跨越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