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车企出海
icon
搜索文档
占地120万平方米,长城汽车巴西工厂正式投产,卢拉总统亲自在新车上签名,公司股价一度大涨超8%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8 14:44
工厂投产与战略布局 - 长城汽车巴西工厂于8月16日正式竣工投产 首台哈弗H6 GT下线 巴西总统卢拉及中国驻巴西大使出席仪式 [1][4] - 工厂位于圣保罗州伊拉塞马波利斯市 由奔驰旧厂改造升级 总占地120万平方米 集焊接、涂装、总装完整工艺链于一体 [10] - 初期年产能5万辆 首批本土组装车型包括哈弗H6 GT、哈弗H9及2.4T长城炮 [10] - 工厂作为长城汽车全球第三大全工艺整车制造中心 支持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与柴油动力车型共线生产 [12] - 以巴西为战略支点 辐射墨西哥、阿根廷、智利等拉美市场 缩短交付周期并提升本地化服务能力 [8][12] 市场表现与竞争优势 - 公司在巴西市场三年内实现年销量2.9万辆 2025年上半年销量达1.57万辆 同比增长19.8% 超出行业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 [14] - 巴西新能源市场中 中国车企份额占70%至80% 混合动力及电动车型在当地广受欢迎 [14][17] - 巴西消费者通过社交媒体认可哈弗H6混动版续航优势及长城炮耐用性 认为中国车配置高于同价位德日系车型 [14] - 公司拥有海外销售渠道超1400家 全球用户超1500万 产品销售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海外累计销量超200万辆 [14] 产业合作与区域影响 - 巴西总统卢拉表示工厂落成体现巴西获得尖端技术能力 将为巴西创造2000多个就业岗位 [6][10] - 中国驻巴西大使指出汽车产业合作成为中巴关系新亮点 在巴西"绿色出行和创新计划"政策激励下 长城、比亚迪、奇瑞、广汽等中国企业推出本地投资计划 [8] - 比亚迪、广汽、奇瑞等中国品牌均参与巴西本地投资 比亚迪工厂于7月首车下线 广汽计划设厂 奇瑞工厂已深耕多年 [17] - 2025年上半年巴西销量最高10款纯电动汽车中 比亚迪、长城、江淮等中国品牌占据6款 [17] 资本市场反应 - 消息推动公司股价一度大涨8.49% 收盘涨幅6.44% 报24.96元 市值达2139亿元 [15]
出走中东,又一中国车企深化伊拉克市场建设
观察者网· 2025-08-13 11:23
公司动态 - 奇瑞汽车与中东经销商安利捷汽车签署协议 将在伊拉克市场投放欧萌达和Jaecoo品牌 [1] - 安利捷将在伊拉克分销Omoda C5 C7以及Jaecoo J5 J7 J8多款车型 除J7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外其余均为汽油车 [3] - 安利捷伊拉克公司由卡迈尔·苏丹领导 其拥有十余年伊拉克市场从业经历 曾主导建立丰田 日产 吉利和红旗的销售网络 [5] 市场拓展 - 伊拉克新车销量增长超过28% 达到约16.1万辆 [3] - 汽车产业占据伊拉克进口总额的8%-10% [3] - 今年上半年中国直接出口伊拉克汽车数量增至1.8万辆 较去年同期1.05万辆增长71.4% [3] - 包括长安 名爵 吉利 长城等多个中国品牌已在伊拉克开始销售 [5] 行业观察 - 中国车企需注重售后服务体系 在沙特和中东市场存在因忽略售后导致客户不满的情况 [5] - 海外合作伙伴选择需谨慎 应采用长远投资方式而非短视行为 [5]
研报预计:中国新能源市场5年内将迎洗牌
财经网· 2025-07-21 09:37
行业整合与品牌生存 - 到2030年中国市场129个新能源汽车品牌中仅15家能保持财务健康,存活率11.6% [1] - 2023年新能源品牌数量已从137家缩减至129家,其中许多品牌年销量低于1000辆,实质退出竞争 [2] - 销量超10万辆的品牌数量持续增加,市场集中度提升,行业进入整合阶段 [2] - 目前仅比亚迪、理想汽车与赛力斯三家上市新能源车企实现全年盈利 [2] 车企盈利困境 - 广汽集团一季度净亏损7.32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3] - 北汽蓝谷一季度净亏损9.53亿元,江淮汽车一季度净亏损2.23亿元 [3] - 蔚来一季度净亏损68.91亿元(同比扩大31.1%),小鹏净亏损6.6亿元,零跑净亏损1.3亿元 [3] - 行业普遍依赖外部融资,但资本风口收紧,自我造血能力成为存活关键 [3] 海外市场扩张 - 中国车企2030年在欧洲年产量预计增加80万辆,市场份额翻倍至10% [4] - 中国电动车售价显著低于欧洲竞品,如大众ID3中国售价1.6万欧元(德国4万欧元) [6] - 比亚迪在匈牙利/土耳其建厂,奇瑞接手西班牙日产工厂,零跑通过Stellantis欧洲工厂本土化生产 [8] - 2024年2月中国车企在欧洲销量同比增64%至38902辆,市场份额从2.5%升至4.1% [8] - 2024年5月欧洲销量同比激增85%至60215辆,市场份额达5.4%创历史新高 [8] 供应链与竞争力 - 中国新能源车产业链完整,三电与智能化技术领先欧洲传统车企 [7] - 本土化生产与成熟供应链使中国车企具备成本优势,如大众ID3供应商全来自中国 [6] - 欧洲消费者对本土品牌忠诚度高,但中国车企通过产品科技感与口碑逐步渗透 [7][8]
中汽中心吴松泉:中国车企出海可通过本地化生产提高增量
快讯· 2025-07-12 09:21
中国车企出海战略 - 中国车企需要聚焦大型海外市场以提升增量 [1] - 通过本地化生产是实现海外市场增长的关键路径 [1] - 新能源汽车领域存在显著的出海机遇 [1] - 行业需正视出海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1]
关于产能,中国车企的机遇与使命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1 09:16
全球汽车产能过剩现状 -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警告全球汽车工业存在严重产能过剩 吉利决定不再新建工厂 将通过资源重组盘活全球过剩产能 [2] - 国际市场调研机构预测2028年全球汽车产能利用率为65% 需求疲软情况下可能降至60% [2] - 全球汽车产量从2023年9400万辆降至2024年9300万辆 部分地区新能源汽车普及不及预期导致工厂关闭和裁员 [3] - 美国汽车及零部件产能利用率除今年3月达70%外 其他时间均低于国际健康线 [3] - GlobalData预测北美汽车产能利用率将从2025年开始下降 2030年降至65% 2035年降至63% [3] - 欧洲汽车工厂平均产能利用率不足65% 较疫情前下降20个百分点 [3] 中国市场产能利用特点 - 国内燃油车产能约3000万辆 新建新能源产能约2000万辆 油电转换仅消化200-300万辆燃油车产能 [4] - 中国本土品牌产能利用率从65%上升到84% 外资品牌从73%跌至56% [4] - 2021-2024年中国汽车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4.7%、72.7%、74.6%和72.2% [5][6] - 部分头部车企产能利用率超90% 特斯拉上海工厂接近100% 小米汽车接近200% [7][12] - 上汽大众产能利用率从2018年高峰降至2024年约55% 计划将年产能从250万辆调整至150-200万辆 [13] 中国车企全球化战略 - 吉利提出利用全球过剩产能展开务实合作 通过海外并购而非新建工厂实现扩张 [8][16] - 吉利收购沃尔沃后 今年2月投资雷诺巴西子公司 利用其工厂生产电动车 [9][16] - 上汽集团收购名爵品牌后充分利用海外产能 在部分区域销量位居前列 [9] - 奇瑞汽车收购西班牙巴塞罗那日产工厂 并考虑收购大众德国停产工厂 [10] - 海外并购闲置产能可降低运输成本(相比海运节省7000-10000元/辆) 利用当地供应链和人才 [10][11] 新旧动能转换实践 - 广汽集团将广汽三菱厂房租给广汽埃安 广汽菲克广州工厂转让给广汽埃安 [13] - 北京现代顺义工厂出售给理想汽车 用于生产理想MEGA [13] - 东风日产武汉云峰工厂用于生产东风岚图车型 [13] - 理想汽车改造现代工厂沿用率达60% 满产后可增加1000亿元产值和100亿元税收 [14] - 吉利推进"一个吉利"品牌整合 广汽集团实施"番禺行动"重组研发体系 [15] 行业转型建议 - 专家建议优先考虑并购闲置产能而非新建工厂 以轻资产模式实现全球化扩张 [17] - 车企应根据自身产品需求和市场前景决定扩产方式 避免盲目建设导致过剩 [18] - 产业变革需要车企走向韧性、协同、高质量发展 而非零和博弈和扩产竞争 [17]
比亚迪、特斯拉上演海外追击战,中国汽车产业链体系走出国门
第一财经· 2025-06-30 18:14
比亚迪与特斯拉全球竞争态势 - 比亚迪在巴西、澳大利亚及欧洲多国月销量或季度销量已超过特斯拉[1] - 比亚迪5月出口汽车8.9万辆创单月新高 1-5月累计出口37.42万辆同比增长112%[1] - 特斯拉CEO马斯克称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竞争为"最强" 但未直接回应比亚迪竞争[1] 比亚迪海外市场表现 - 欧洲市场:4月纯电销量7231辆超越特斯拉(7165辆) 同比增长169% 西班牙销量达特斯拉3倍[3] - 巴西市场:一季度销量超2万辆居新能源榜首 5月单月销量5596辆占当地纯电市场80%[3] - 澳大利亚市场:一季度销量8800辆领先特斯拉近3000辆[4] - 东南亚市场:泰国销量达特斯拉5倍 新加坡销量为2倍 但在韩国销量仅为特斯拉1/10[4] 中国车企全球化战略升级 - 从整车出口1.0时代转向产业链体系出口2.0时代 实现"全球造全球卖"[1] - 比亚迪匈牙利工厂为欧洲首个生产基地 配套建设研发中心及钢材本土供应链[7] - 小鹏汽车印尼KD工厂6月投产 计划在10-12个国家推进产品本地化[7] - 长安泰国工厂、广汽印尼工厂上半年投产 长城泰国工厂Q2扩产[8] 行业数据与趋势 - 2025年1-5月中国新能源车出口前三:比利时11.97万辆、巴西10.55万辆、墨西哥8.49万辆[4] - 中国车企在欧洲电动车市占率达20% 小鹏/奇瑞/广汽等持续增长[5] - 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640万辆 预计2024年达700万辆 2030年或突破1000万辆[8] - 宁德时代/比亚迪动力电池全球装机量Q1分别增长40.2%/62% 保持前二[8]
出行观 | 中国车企出海,还得当作长期的事来对待
观察者网· 2025-06-30 10:06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 - 2024年1-4月中国对俄罗斯汽车出口量同比减少49%至15.5万辆,4月单月大幅下降69% [2] - 2024年中国汽车在俄罗斯新车销量占比从2022年的18%提升至58%,全年出口量达128万辆(2022年的7倍) [2] - 俄罗斯政府2024年10月起大幅提高进口汽车回收利用费,导致进口车实际价格上涨10%以上,并计划到2030年分阶段继续提高 [2] 贸易壁垒情况 - 巴西计划将电动汽车进口关税从10%一次性提高至35%(原计划分阶段实施) [3] - 比亚迪等中国车企在巴西遭遇行业抵制,被指"大量汽车涌入阻碍巴西国内汽车产业和就业" [2] - 新兴经济体国家开始采用反倾销、反补贴等手段限制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口,与发达国家形成联动效应 [6] 中国企业应对措施 - 比亚迪在巴西投资55亿雷亚尔(约75亿人民币)建设占地468万平方米的生产基地综合体,包含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和电池模组工厂 [4] - 行业专家建议中国车企需熟悉目的国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避免将"内卷"发展为"外卷" [7] - 需重新评估出口价格体系,防止因价格过低触发反倾销调查,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补贴 [7] - 建议构建包括专利防火墙、数据安全合规在内的多维防御体系,应对目的地市场不合理要求 [7]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新能源汽车凭借提早布局形成的技术优势和价格竞争力加速国际化 [6] - 新兴经济体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赛道的重视度提升,导致贸易摩擦加剧 [6] - 汽车产业国际化是长期过程,需平衡品牌认知、质量认同、本地化生产与法规适应等多方面因素 [6][7]
36氪出海·关注|出口只是上半场,车企们的巴西战事刚开始
36氪· 2025-06-27 18:16
巴西新能源汽车市场概况 - 巴西是全球第六大汽车市场,新能源市场增速可观,2024年巴西电动汽车销量达177360辆,同比增长90% [2] - 2025年1-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巴西105513辆,位居中国出口目的地第二位 [2] - 比亚迪在巴西纯电市场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5月其纯电车型销量5596辆,占巴西纯电市场80%以上份额 [2] 比亚迪在巴西市场表现 - 2024年比亚迪巴西分公司全年售出汽车76713辆,同比增长超300% [2] - 比亚迪通过"深圳号"运输船向巴西批量出口7000多台新车,显示抢占关税窗口期的策略 [4] - 公司计划在巴西卡马萨里市建设大型生产基地综合体,原计划2025年12月投产但受劳工纠纷影响 [8] 巴西新能源汽车政策变化 - 巴西自2024年起恢复新能源汽车进口税,纯电动车税率从10%逐步提升至2026年7月的35% [4][5] - 2025年7月税率将再次上调:纯电动25%、混合动力30%、插电混动28% [4][5] - 政策调整促使中国车企加速出口,2024年上半年巴西从中国进口电动汽车6.2万辆,占其总进口量91.4% [5] 中国车企巴西本地化布局 - 广汽宣布"巴西行动",计划五年内投资60亿雷亚尔(约78亿人民币),目标销量10万辆,2026年Q4设厂 [8] - 长城汽车巴西首座工厂2025年投产,初期产能5万辆,规划提升至10万辆 [8] - 吉利与雷诺合资进入巴西市场,将联合生产销售双方品牌新车 [8] 巴西市场竞争格局 - 2026年将成为中国新能源车出海巴西的关键节点,需应对丰田、雷诺、大众等传统车企竞争 [9] - 车企需应对本土政府政策、工会等复杂因素,深度融入当地经济生态 [9] - 巴西政府推出绿色出行和创新计划,激励全球车企本地化生产 [8]
比亚迪汽车5月交出漂亮出海答卷
中国经济网· 2025-06-20 22:14
欧洲市场表现 - 5月在欧洲五大核心市场(英法德意西)总销量达10199辆 以6619辆优势超越特斯拉 [1] - 英国销量3025辆同比增408% 德国销量1857辆环比增18.6%同比增824% 意大利销量近2000辆环比增15.6% 西班牙销量2434辆 法国销量938辆 [3] - 欧洲新能源市占率突破6% 2025年1-4月销量达5.5万台接近2024全年水平 [9] 战略布局与执行 - 在欧洲15国同步推出专为欧洲设计的"海鸥"小型纯电车 高端品牌腾势借米兰设计周登陆欧洲 [3] - 欧洲已布局10款覆盖纯电及混动车型 建立超350家经销商网点 [3] - 2023年底在匈牙利塞格德市建设乘用车生产基地 2025年5月在布达佩斯成立欧洲总部 [7] 亚洲市场拓展 - 5月新加坡销量825辆 1-5月蝉联乘用车全品牌销量冠军 [5] - 马来西亚销量1148辆 泰国销量5787辆 日本上牌量首破400台跻身进口车品牌前十 [5] 供应链与技术优势 - 自建8艘滚装船队(含全球最大汽车运输船"深圳号")应对海运成本与运力垄断 [7] - 三年内在欧洲快速投放10款车型覆盖主流需求 [7] - DM超级混动技术 兆瓦级闪充等领先技术构筑核心竞争力 [7] 发展历程与成果 - 2021年欧洲注册量仅1000多台 2024年飙升至近6万台 [9] - 从2021年出海年销千余台到2025年实现爆发式增长 [5][9]
被伊朗导弹推进器砸中,小鹏G6挡风玻璃竟没碎!中国车企不断涌向中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0 19:47
小鹏汽车在以色列市场表现 - 小鹏G6在以色列被导弹零部件砸中但未引发起火或爆炸 [1] - 小鹏汽车2023年7月与以色列经销商Freesbe达成战略合作以拓展销售服务网络 [1] - 2024年前五个月小鹏汽车在以色列售出3650辆纯电动车在中国品牌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比亚迪的3813辆 [3] - 同期中国品牌在以色列纯电动车总销量1.92万辆小鹏占比19% [3] - 中国品牌1-5月在以色列汽车总销量3.96万辆位居各来源国之首 [3] 中国车企在中东市场布局 - 中东市场因连接亚欧非的战略位置成为中国汽车出海重点区域 [4] - 中东是全球第六大汽车消费市场且多国加速能源转型推动电动车发展 [4] - 沙特计划2030年首都利雅得电动车占比达30% [4] - 2022年海湾六国人均GDP达3.4万美元为世界平均3倍卡塔尔超8万美元 [5] - 2024年中国品牌在中东地区总销量约35万辆 [5] - 比亚迪长城吉利长安上汽小鹏广汽埃安等均已进入中东市场 [5] 中国车企面临的挑战 - 中国品牌在中东的知名度与市场份额仍落后于欧美日韩车企 [5] - 地区冲突导致经济与物流不确定性增加出海难度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