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本地化生产
icon
搜索文档
泰国EV产业升级,比亚迪带动本地供应链
商务部网站· 2025-11-01 00:40
比亚迪集团总裁办公室行政总监肖海平介绍,比亚迪在泰的电动车产量增长迅速。自2024年7月投产以 来,累计产量已超过5.5万辆,预计全年产量将超过4万辆,几乎达到满负荷水平。目前平均每月生产5000至 6000辆。 工厂现有员工约5800人,其中泰籍员工占92%,高于去年的80%,预计年底将增至95%。员工中有约40名 管理人员、300多名工程师,大多数为泰国人。比亚迪还与20多所院校合作,持续接收实习学生,为泰电动车 产业培养新一代技术人才。 目前比亚迪在泰的本地化生产比例已达54%,较去年45%明显提升,合作的本地零部件企业超过35家,共 计本地采购529种零部件。 (原标题:泰国EV产业升级,比亚迪带动本地供应链) 据泰媒报道,近日,泰国工业联合会(FTI)副主席纳瓦考察了位于罗勇府WHA工业园区的比亚迪工厂。 在参观完总装厂、电池厂与焊接车间后他表示,目前泰零部件行业希来自中国的大型汽车制造商能进一步开放 供应链体系,让泰企更多地参与其中。尽管泰的生产成本略高,但支持本地零部件制造不仅能增强社会信任, 还能促进就业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目前,泰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的从业人数已从60余万人降至约40万人,主 ...
归母净利润降18%:迈瑞生物发布Q3财报
仪器信息网· 2025-10-31 17:39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近日,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 (证券代码:300760 ) 发布《 2025年三季度报告 》。报告详细内容如下: 一、主要财务数据 (一)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 | 本报告期 |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 | 年初至报告期末 | 年初至报告期末比 | | --- | --- | --- | --- | --- | | | | 期增减 | | 上年同期增减 | | 营业收入(元) | 9.090.902.689.00 | 1.53% | 25.833.906.543.00 | -12.38%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2,501,277,420.00 | -18.69% | 7,570,044,518.00 | -28.83% | | (元) | | | |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 | 2,513,358,438.00 | -17.78% | 7.462.681,541 ...
斯堪尼亚如皋工业生产基地开业:年产能5万辆,卡车市场迎来“洋”面孔的本地玩家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17 09:23
2025年10月15日,斯堪尼亚如皋工业生产基地开业,规划年产能5万辆。位于江苏南通如皋市的这一基地是斯堪尼亚迄今为止最大的全球性投资之 一,项目总投资额达20亿欧元(约合166亿人民币),占地面积达80万平方米,创造超过3000个就业岗位,将同时服务于中国和海外市场。斯堪尼亚这一 基地的开业,也标志着其成为2022年我国取消对商用车的外资股比限制后,首家在中国获得全资卡车工厂生产许可的欧洲商用车制造商。 传拓集团首席执行官、斯堪尼亚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安·莱文(Christian Levin),瑞典欧盟事务大臣耶西卡·罗森克朗茨,南通市委书记吴 新明出席开业仪式暨市场战略发布会并致辞。瑞典驻华大使欧思诚、瑞典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韩安妮、商务部外资司二级巡视员赵阳等出席活动。 Christian Levin在仪式上表示:"我们在如皋设立的不仅仅是一个工厂——它将成为中国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并推动斯堪尼亚自身的 发展。通过本地化生产和创新,我们可以充分受益于中国速度和创造力,增强全球竞争力,加速向可持续运输转型。" "本地玩家",不仅是一种态度和宣誓,更是斯堪尼亚用行动做出的一种事实判断。 ...
70后学霸夫妻非洲卖纸尿裤,年收入32亿元,冲刺港股IPO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6 23:25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乐舒适有限公司于2025年8月第二次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由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广发证券(香港)联合保荐 [1] - 以2024年销量计算,公司在非洲婴儿纸尿裤市场份额为20.3%,卫生巾市场份额为15.6%,均排名第一 [1] - 公司在加纳、肯尼亚、科特迪瓦、塞内加尔、喀麦隆及坦桑尼亚的婴儿纸尿裤市场均排名第一 [1] 公司股权结构与历史 - 公司由沈延昌、杨艳娟夫妇通过Century BVI控制64.42%的股权 [2] - 沈延昌于2004年在广州创立森大集团,乐舒适业务于2009年作为集团内部业务分部启动,于2022年独立运营 [2]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3.20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4.5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两位数 [4] - 净利润从2022年的0.18亿美元跃升至2024年的0.951亿美元,增幅超过五倍,净利率从5.7%提升至21.5% [4] - 2025年前四个月收入为1.61亿美元,同比增长15.5%,净利润为0.311亿美元,同比增长12.5% [4] 盈利能力与成本控制 - 毛利率从2022年的23.0%显著提升至2023年的34.9%和2024年的35.2%,2025年前四个月为33.6% [4][5] - 毛利率提升得益于规模效应、产品结构优化以及汇率风险控制的改善 [4] - 公司通过2018年在加纳启动本地化生产,建立跨国制造供应链体系,有效降低成本 [5] 市场定位与竞争策略 - 公司产品定位覆盖中高档、中端及大众市场,零售价范围为每片9.0至20.0美分 [6] - 采取“以量取胜”策略,核心品牌Softcare婴儿纸尿裤2024年单片售价为8.78美分,另一品牌Cuettie低至6.92美分 [5] - 公司在非洲市场的领先地位赋予其定价能力,使其在竞争中可以维持甚至提高价格 [4] 募资用途与风险因素 - 上市募资计划用于扩产能、升级生产线、开发新品、拓展市场及潜在并购整合 [6]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录得外汇亏损1830万美元,相当于同期净利润总和的10%,且目前未实施任何货币对冲政策 [6] 行业背景与发展机遇 - 非洲地区2020至2024年新生儿数量复合年增长率达1.8%,全球最高,20岁以下人口占比超过50% [8] - 2024年中非贸易额达到2956亿美元,同比增长4.8%,中国连续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8] - 中国对非洲出口1788亿美元,增长3.5%,自非洲进口1168亿美元,增长6.9% [8] 中国企业出海模式演变 - 中国企业投资非洲领域从制造业、基础设施等传统领域,转向医疗卫生、交通物流、电子商务、农产品加工等新兴领域 [8] - 出海模式从传统工程输出转变为“本地化生产+品牌输出”,例如国轩高科在摩洛哥建电池工厂,比亚迪扩大南非经销商网络 [9] - 加纳政府于2025年7月启动“24小时经济与出口计划”,鼓励当地生产,政府订单优先当地制造产品 [11]
70后学霸夫妻非洲卖纸尿裤,年收入32亿元,冲刺港股IPO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6 23:16
公司概况与上市进展 - 乐舒适有限公司二次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由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广发证券(香港)联合保荐 [1] - 以2024年销量计算,公司在非洲婴儿纸尿裤市场和卫生巾市场份额分别为20.3%和15.6%,均排名第一 [1] - 公司在加纳、肯尼亚、科特迪瓦、塞内加尔、喀麦隆及坦桑尼亚的婴儿纸尿裤市场排名第一 [1] - 公司由沈延昌、杨艳娟夫妇通过Century BVI控制64.42%的股权,其创业历史可追溯至2004年创立的森大集团 [2] - 乐舒适业务始于2009年,作为森大集团内部业务分部,于2022年独立运营 [2]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约3.20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4.5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两位数 [4] - 净利润从2022年的0.18亿美元跃升至2024年的0.951亿美元,增幅超过五倍,净利率从5.7%提升至21.5% [4] - 2025年前四个月,收入达1.61亿美元,同比增长15.5%,净利润为0.311亿美元,同比增长12.5% [4] - 毛利率显著改善,从2022年的23.0%提升至2024年的35.2%,2025年前四个月为33.6% [4]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录得外汇亏损1830万美元,相当于当期净利润总和的10%,且目前未实施任何货币对冲政策 [7] 商业模式与竞争策略 - 公司采取“以量取胜”的策略,其Softcare品牌婴儿纸尿裤单片售价为8.78美分(2024年),另一品牌Cuettie平均售价低至6.92美分 [6] - 产品覆盖中高档、中端及大众市场,零售价范围每片约9.0至20.0美分,低于多数竞争对手 [7] - 定价能力与品牌知名度密切相关,公司在非洲市场的领先定位使其能够维持甚至提高价格,从而实现更高利润率 [4] - 2018年在加纳开始本地化生产,搭建跨国制造供应链体系,本地化生产直接有利于降低成本 [5] 行业背景与发展机遇 - 非洲地区2020年至2024年新生儿数量复合年增长率为1.8%,位居全球首位,20岁以下人口占比超过50% [9] - 2024年中非贸易额达到2956亿美元,同比增长4.8%,中国连续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9] - 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趋于广泛化和深层化,从传统领域转向医疗卫生、交通物流、电子商务、农产品加工等新兴领域 [9] - 中国企业出海模式从传统工程输出转向“本地化生产+品牌输出”,直接建立制造或装配基地以降低成本、强化竞争力 [10] - 加纳政府于2025年7月启动“24小时经济与出口计划”,鼓励当地生产,政府订单仅针对当地制造的产品 [12]
2025慕尼黑车展上的“中国主场”:从产品出口到生态出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21:09
参展规模与影响力 - 中国展商达116家 占海外参展商总数近三分之一 成为参展企业数量最多的海外国家[2] - 中国参展商数量比2023年多40%[2] - 中国车企从整车品牌到核心供应链系统性地登上欧洲舞台[2] 整车品牌参展情况 - 比亚迪展出海豹06 DM-i插电混动旅行车 海豚冲浪 元UP 海狮7等多款新车及高端品牌腾势Z9GT 重点展示"兆瓦闪充"技术 号称5分钟补能400公里[2] - 小鹏汽车携五款车型亮相 包括全新小鹏P7 2025款小鹏G6 2025款小鹏G9 小鹏X9 小鹏P7+ 同步展出人形机器人 飞行汽车 陆地航母模型 SEPA扶摇架构等前沿展品[2] - 长安汽车携深蓝 阿维塔两大品牌亮相 阿维塔概念车XPECTRA全球首秀 深蓝S05公布欧洲市场价格3.899万-4.499万欧元 于9月9日开启交付[2] - 零跑汽车Lafa5全球首发 基于LEAP 3.5模块化架构打造 配备激光雷达 支持800V高压快充 零跑B10正式上市并开启欧洲交付 售价约3万欧元 在德国已有109家门店[2] - 奇瑞携Jaecoo和Omoda两大品牌亮相 带来两款纯电SUV和三款插混车型[2] - 广汽集团旗下昊铂 传祺 埃安品牌集体亮相 第二代AION V宣布登陆欧洲市场[2] 战略转型与本地化布局 - 中国车企从简单产品出口转向本地化生产和生态输出新模式[3] - 为应对欧盟关税壁垒 2025年已有5家中国车企宣布在欧洲建厂 总投资超200亿欧元[3][5] - 小鹏汽车通过与大众合作快速适应本地需求 欧洲首个研发中心已启用[3][4] - 零跑汽车董事长表示海外是长期战略 车企一定要全球化[4] 供应链技术突破 - 宁德时代展示欧洲工厂生产的新型神行Pro动力电池 寿命达12年或100万公里 能量密度提升20% 充电速度提高50% 欧洲产能相当于2024年欧洲电动车电池总需求的三分之一[4] - 中创新航 亿纬锂能 国轩高科等电池巨头形成"中国电池军团"效应[4] - 黑芝麻智能发布A2000芯片 算力达200TOPS 支持多传感器融合[4] - 禾赛科技带来车规级800线超远距激光雷达ETX和新一代纯固态车规级补盲雷达FTX AT128激光雷达已获得宝马订单[4] - 元戎启行展示自研VLA模型 引入"思维链"推理机制 具备高度可解释性[4] - Momenta与优步联合开发的自动驾驶出租车系统在慕尼黑完成10万公里路测 计划2026年投入商业运营[4] - 地平线展示征程6系列智能计算方案 升级版HSD城区辅助驾驶系统 宣布成立欧洲总部 已获全球生命周期约1000万辆订单[4][5] 产业生态发展 - 生态出海帮助中国车企建立长期竞争力 未来3-5年中国汽车产业链全球布局将更加完善 实现从产品输出到生态输出转变[5] - 中德车企较量从产品 技术延伸到战略 生态[5] - 全球汽车产业变革需要全球协作 最终胜出的是真正理解用户需求并能快速迭代的企业[6]
小鹏将在欧洲本土生产,和奔驰G级同工厂
观察者网· 2025-09-15 15:02
小鹏汽车欧洲本地化生产合作 - 公司与奥地利麦格纳格拉茨工厂展开深度合作 推动电动汽车在欧洲的本地化生产进程 [1] - 首批小鹏G6与小鹏G9在麦格纳工厂顺利量产下线 未来将投产更多车型 [1][3] 麦格纳工厂背景与行业地位 - 麦格纳斯泰尔是全球知名汽车代工厂 隶属全球第二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麦格纳 [3] - 工厂采用柔性化制造工艺 采用合约制为车企提供生产服务 累计下线汽车超过400万辆 [5] - 曾代工生产奔驰G级、宝马X3、奥迪等品牌车型 具备整车开发和模块供应能力 [3][5] 中国车企出海战略与本土化需求 - 中国车企为规避关税壁垒和降低成本 积极推动本土化生产 [6] - 与麦格纳等代工厂合作可在中短期内大幅减少开支 相比自建工厂更具成本效益 [6] - 多家中国车企与麦格纳斯泰尔联系探索合作机会 [6] 小鹏汽车欧洲市场表现与全球化进展 - 公司自2021年以挪威为起点进入欧洲市场 2025年1-7月海外销量达18701辆 同比增长217% [7][9] - 2025年上半年欧洲注册量超过8000辆 其中小鹏G6贡献67%的销量 [7] - 目前产品已进入全球超46个国家和地区 小鹏P7+即将登陆欧洲市场 [7][9] 行业转型与供需匹配 - 全球燃油车市场萎缩和电动车订单不足对麦格纳斯泰尔经营造成冲击 [5] - 麦格纳斯泰尔现有业务不景气与中国车企旺盛的出海需求形成互补 [5] - 工厂首席执行官曾表示未来三年经营将非常困难 [5]
小鹏汽车开启海外本地化生产:首批新车在欧洲量产下线
新浪财经· 2025-09-15 10:21
战略合作 - 公司与奥地利格拉茨麦格纳工厂展开深度合作 利用其成熟生产线推动欧洲本地化电动汽车生产 [1] - 首个欧洲本地化生产项目于2025年第三季度启动 首批量产车型为G6与G9 [1] - 未来该工厂还将投产更多车型 [1] 市场拓展 - 公司自2021年以挪威为起点进入欧洲市场 目前已覆盖全球超46个国家和地区 [1] - 2025年1-7月海外销量达18701辆 同比增长217% [1]
曹力:零跑汽车预计明年上半年跻身辅助驾驶第一梯队
新京报· 2025-09-02 09:56
产品与技术 - 成都车展期间全球车型B10揭幕全新外观配色摩根粉 [1] - B系列搭载高通8650芯片和激光雷达端到端辅助驾驶 支持多种高阶功能 [1] - 公司预计明年上半年进入辅助驾驶第一梯队 通过自研在核心零部件与智能化方面领先 [1] - 坚持自研理念不动摇 核心零部件全部自研以保持系统竞争力 [8] - 年轻用户更认可智能功能 公司将持续投入智能化研发 [8] 财务与成本 - 上半年毛利率增长源于核心零部件自研优化成本结构及整车规模扩大带来的摊销效应 [2] - 零部件外供与对外合作带来毛利补充 [2] - 现阶段14%-15%的毛利率被视为合理水平 能支持公司稳健增长 [2] - 公司不以高毛利为首要目标 坚持成本定价并追求规模扩张 [2] 市场与竞争 - 长期目标是成为全球前十车企 销量目标达300万辆至400万辆 [2] - 在反"内卷"呼吁下 行业将逐步走向良性竞争 [3] - 公司坚持通过技术实力与产品力胜出 而非低价竞争 [3] - 欧洲市场竞争环境与国内不同 售价体系存在差异 [6] 海外战略 - 计划明年实现B10及后续新产品在欧洲的本地化生产 [5] - 借助与斯特兰蒂斯集团合作优势 利用其工厂产能将产品导入欧洲 [5] - 欧洲本地化生产需满足40%本地化比例要求 [6] - 将选择当地优势供应商负责座椅、车身等大件 核心零部件仍通过出口 [6] - 欧洲人力与制造成本较高 整体成本会有小幅增加但总体可控 [6] - 从汽车行业发展历史看 本地化是必然阶段 但需综合考虑关税、供应链与制造成本平衡 [7] 产品规划 - D系列定位30万元左右 已接近传统豪华车价位 [9] - 坚持产品思维和成本定价 以30万元价位提供相当于50万元级别大型新能源车的产品力 [9] - D系列实车将于下半年正式亮相 [9] 合作进展 - 与中创新航合资公司主要聚焦电池领域 [4] - 目前坚持C2C整车模式 未在换电方面做过多规划 [4] - 与一汽的战略合作中 车型项目稳步推进 资本合作也在探讨中 [4]
电动载人汽车出海月报|7月出口量同比激增,出海迈入“生态输出”新阶段
新浪财经· 2025-08-30 16:38
行业出口总体表现 - 2025年1-7月电动载人汽车累计进出口总额365.83亿美元,同比增长19.00% [5] - 1-7月累计出口金额345.62亿美元,同比增长25.79%;出口数量189.70万辆,同比增长48.58% [5] - 7月单月出口额58.72亿美元,同比增长48.87%,环比增长15.27%;出口量32.50万辆,同比增长69.40%,环比增长15.27% [5] - 7月出口平均单价18065.58美元,同比下降12.13%,与6月价格基本持平 [5] 产品结构分化特征 - 乘用车出口占比显著,7月数量占比99.58%,金额占比95.52% [7] - 乘用车出口金额56.08亿美元,同比增长46.28%;出口量32.36万辆,同比增长69.27%;均价17329.07美元,同比下降13.58% [7] - 纯电乘用车均价16363.91美元(同比降17.74%),插电混动20769.17美元(同比降18.28%),非插电混动15909.13美元(同比降2.95%) [7] - 客车出口量1381辆,同比增长106.12%,环比降28.22%;出口额2.63亿美元,同比增137.98%,环比降22.57%;均价190664.34美元,同比增15.46% [9] - 纯电动客车出口1366辆,同比增108.55%,均价192601.02美元(同比增17.20%);混合动力客车出口15辆,环比增650%,均价14297.33美元(同比降92.86%) [9] 区域出口格局变化 - 1-7月上海市以72.64亿美元出口额居首(同比降7.98%),江苏省45.11亿美元(同比增124.50%)第二,陕西省36.11亿美元(同比增89.95%)第三 [10] - TOP10来源地合计出口额246.97亿美元,占全国总额86.08% [10] - 7月上海市重回出口额榜首,与江苏省、广东省形成新头部梯队;四川省跌出前十,重庆市进入前十 [12] - 7月出口增速最高TOP5省份为甘肃、江西、湖南、江苏和黑龙江;最低TOP5为西藏、内蒙古、河北、辽宁和贵州;9省增速超100%,9省负增长 [14] 全球市场拓展情况 - 1-7月出口额TOP3目的地:比利时38.60亿美元(同比降11.41%)、英国32.89亿美元(同比增14.00%)、阿联酋20.97亿美元(同比增79.04%) [17] - TOP10目的地合计195.82亿美元,占总出口额56.66%;韩国新进入前十,泰国退出 [17] - 7月对110个国家/地区出口正增长,37个国家/地区负增长;增速最高TOP5目的地为斯里兰卡、阿根廷、中国台湾、佛得角和越南 [19] - 7月出口覆盖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亚洲市场出口额22.21亿美元(同比增62.03%),欧洲市场25.13亿美元(同比增42.84%) [22] - 非洲市场同比增速108.66%,南美洲市场同比增速245.23%位列各大洲首位 [22] 企业战略与产能布局 - 比亚迪巴西工厂规划产能15万辆,实现拉美本地化生产;长安汽车计划在欧洲建厂;吉利汽车进军英国、意大利市场,计划2025年Q4推出两款新能源SUV [23] - 阿联酋阿布扎比港口集团开通首条通往中东、地中海和非洲的汽车出口滚装航线,单次运载近4000辆中国产汽车 [23] - 宁德时代在印尼启动60亿美元电池工厂项目,总电池容量达15GWh,涉足汽车电池和太阳能储能系统 [23] - 深蓝汽车在挪威发布深蓝S07,计划登陆多个欧洲国家;阿维塔科技签约埃及总代协议;比亚迪泰国工厂下线第9万辆新能源汽车,首辆驱逐舰05本地化生产 [24] - 比亚迪"深圳号"滚装船装载6817辆新能源汽车驶向欧洲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