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bel

搜索文档
1 人滥发 190 多条!某生态开发者在 GitHub 狂发 spam 引吐槽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05-18 17:03
开源社区生态冲突 - 某国产操作系统生态开发者向Babel等主流开源仓库批量提交190+条格式雷同的issue,内容涉及OpenHarmony适配提案但缺乏具体PR和实质代码贡献[2][3][9] - 典型issue模板包含三部分:背景介绍(强调OpenHarmony应用场景)、适配提案(声称已完成修改)、测试结果(列举DevEco Studio 5.0.3等开发环境)[18][19][20][21] - 上游维护者质疑其必要性,指出Babel作为跨平台工具本无需特定OS适配,且批量提交行为属于spam[24][25][26] 技术适配争议 - 适配方案存在逻辑矛盾:开发者声称需修改代码使库支持OpenHarmony,但后续承认该OS已原生支持Node.js环境,相关库可直接运行无需修改[6][9] - 实际需求聚焦在OHPM包管理器的构建脚本差异,提议由己方定期构建并发布至OHPM仓库,同时要求上游README添加OHPM链接[7][8] - 技术沟通暴露问题:误将dayjs测试结果提交至path-to-regexp仓库,显示对技术细节掌握不足[4][5] 社区协作矛盾 - 大厂员工参与但行为分化:高级员工提出自主维护方案,而其他关联账号持续提交标准化issue模板,被质疑为官方组织的批量操作[9][11][13] - 社区反感集中爆发:多个仓库维护者关闭issue并明确反对,指出应通过fork自主维护而非干扰上游项目[13][25][30] - 历史行为被存档:相似操作在Tencent/MMKV等仓库亦有记录,时光机存档显示行为模式高度一致[15][17] 生态建设方法论 - 行业共识认为国产生态建设应遵循开源规则:实质性代码贡献优先,批量模板化issue易被视为低价值噪音[13][30] - 有效路径建议:通过GitHub Actions实现构建脚本自动化,或独立维护OHPM镜像并明确标注上游归属[7][8][28] - 开发者文化冲突凸显:技术沟通中机翻文本、缺乏具体技术细节等行为降低协作效率[13][30]
晚点独家丨月之暗面收缩出海,相关产品负责人离职创业
晚点LatePost· 2024-11-11 23:59
月之暗面战略调整 - 公司决定停止更新两款出海产品Ohai和Noisee,收缩to C应用业务,聚焦主产品Kimi的开发[4] - 两款产品仅为尝试性项目,未正式立项,因此快速做出调整[4] - Noisee功能已迁移至Kimi,为未来多模态产品上线做准备[6] 人员流动与创业动态 - 多位出海产品负责人近期离职创业,至少2位已接触投资人[4][5] - 原Noisee产品负责人明超平以5000万美元估值融资,获月之暗面股东投资意向,对标美国AI编程公司Cursor[6] - 原Ohai产品负责人离职创业,曾参与Musical.ly产品搭建[7] - 公司年内陆续有产品、工程、研发人员离开,部分创业项目已在海外上线[7] AI行业创业趋势 - AI coding赛道受Cursor和OpenAI o1模型推动升温,国内出现多家创业公司[6] - 北京大学aiXcoder以10亿元估值融资,AIGCode获2轮融资,Babel完成天使轮[6][7] - 大模型公司中高级技术骨干流动频繁,部分回流字节跳动等大厂,更多人选择创业[7] 竞争格局与对标案例 - Noisee原为视频生成产品,用户可通过文本+音乐生成AI MV[6] - Ohai对标Character.ai,定位情感陪伴类产品[7] - 明超平创业项目对标Cursor(估值25亿美元,ARR超5000万美元)[6] - 字节跳动整合AI资源,Seed和Stone团队支持Flow产品线[7] 行业估值参考 - 2023年初大模型公司首轮融资门槛约5000万美元,与2016年地平线首轮估值持平[6] - 当前AI coding领域估值跨度大(Cursor 25亿美元 vs 国内公司10亿元)[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