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开源社区
icon
搜索文档
2 万程序员签名!Node.js 之父炮轰 Oracle,这事对行业有重大影响。网友直呼:它就是寄生虫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06-29 19:31
最新进展 - 商标审判和上诉委员会(TTAB)驳回了对甲骨文公司的欺诈指控,但相关方对此裁决持不同意见 [3] - 指控称甲骨文在2019年商标续展时故意提交Nodejs网站截图作为JavaScript商标使用证据,而Nodejs与甲骨文无任何关联 [4] - 案件核心主张转向商标的通用性和放弃使用,而非欺诈指控 [5] - JavaScript已成为全球通用的编程语言名称,而非特定品牌或甲骨文产品 [6] - 案件加速推进,甲骨文需在8月7日前回应撤销申请,9月6日启动证据开示程序 [7][8] - 已有20455人在javascripttm网站联署支持撤销商标 [8] JS商标恩怨由来 - 2024年11月Deno Land公司向USPTO提交请愿书要求撤销甲骨文对JavaScript商标的所有权 [12] - 商标最初由Sun Microsystems于1995年注册,2009年随Sun被甲骨文收购而转移 [14][15] - 甲骨文被指控长期闲置商标且未用于实际产品开发,唯一关联产品JET工具包市场影响力微弱 [15] - 2019年甲骨文商标续展时使用Nodejs官网截图作为证据,而Nodejs是独立开源项目与甲骨文无关 [17][18] - 2024年9月行业领袖发起联名公开信,联署人数从2024年11月的14万增至2025年6月的20万 [20][21] 法律程序与行业影响 - Deno Land指控甲骨文三项违规:商标通用化、欺诈行为和放弃使用 [22] - 技术命名混乱导致业界被迫使用ECMAScript替代JavaScript,部分企业收到甲骨文律师函 [25] - 甲骨文坚持商标被解读为法律威慑策略,类似其对Java商标的长期诉讼历史 [26] - 开源社区认为JavaScript应作为公共产品而非企业资产,Nodejs和Deno项目的成功佐证这一观点 [27] - 案件结果将决定JavaScript是否成为首个回归公共领域的主流编程语言名称 [28] 网友观点 - 网友质疑甲骨文在JavaScript商标上无实际利益却坚持诉讼的合理性 [32][33]
GitHub 第 10 亿个仓库封神了!官方祝贺认证,全球程序员笑翻:就爱这野路子!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06-16 10:30
GitHub发展里程碑 - GitHub成立于2008年2月29日,运营至今已17年,长期被戏称为全球最大同性交友平台[1] - 平台近期迎来第10亿个代码仓库,标志性项目名为"shit",由用户AasishPokhrel创建[4][6] - 官方员工Jonathan Hoyt(任职12年)在Issues中发帖确认该仓库里程碑地位[7][8] 第10亿仓库事件分析 - "shit"仓库内容为空,但凭借直白命名和特殊意义迅速引爆网络,32小时内获得1800个Star(后续增至2800个)[6][11] - 社区反应热烈:X平台用户调侃其"完美开场",留言区出现大量 表情刷屏[11] - 现象级传播体现开源社区特性:无README文件、无代码、无技术问题,完全依赖社区互动形成热度[11] 平台生态观察 - 事件反映GitHub作为开发者社区的活跃度,单个空仓库能引发全球程序员集体互动[11] - 官方主动参与庆祝,显示对社区文化的包容态度[7] - 里程碑数据印证平台规模:代码仓库总量突破10亿个[4]
Coze/Dify/FastGPT/N8N :该如何选择Agent平台?
虎嗅· 2025-06-09 09:29
4. 幻觉问题,核心就是垂直领域的问题。 前两天我们探讨过Agent平台的技术门槛并不高,所以要做好是有几个方面的前提: 1. 流量,包括开源社区的流量; 2. 数据隐私与安全; 3. 工具生态,这里包括通用领域插件如日历查询,也包括垂直领域的差距,比如医疗体系的合理用药、语言体系的小语种翻译; FastGPT 与Dify、Coze等Agent平台已知,其主打的都是几个核心功能: 1. 可视化编排,也就是拖拽实现工作流; 2. 零代码平台,主打一个完全线上化,不需要任何开发动作; 第四点是深度使用后才会涉及的问题,一个团队选择Agent平台的时候最初考虑的还是流量、数据安全与工具生态是否健全的问题。 而Dify在开源社区这里是走得比较早的,但有红利就有竞争对手。这不FastGPT与N8N等开源Agent平台相继就出现了,我们这里也依次做下简单介绍。 3. 工具链,也就是常规的随意基座模型选择外加个必须存在的知识库。 其界面与一般的Agent平台很类似的,这其实很容易理解从人力物力角度出发,一般的Agent是做不过Coze的,好的工具Coze一定会有: 举个例子,一家公司现在有搭建一个HR应用的需求,它在Coz ...
1 人滥发 190 多条!某生态开发者在 GitHub 狂发 spam 引吐槽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05-18 17:03
开源社区生态冲突 - 某国产操作系统生态开发者向Babel等主流开源仓库批量提交190+条格式雷同的issue,内容涉及OpenHarmony适配提案但缺乏具体PR和实质代码贡献[2][3][9] - 典型issue模板包含三部分:背景介绍(强调OpenHarmony应用场景)、适配提案(声称已完成修改)、测试结果(列举DevEco Studio 5.0.3等开发环境)[18][19][20][21] - 上游维护者质疑其必要性,指出Babel作为跨平台工具本无需特定OS适配,且批量提交行为属于spam[24][25][26] 技术适配争议 - 适配方案存在逻辑矛盾:开发者声称需修改代码使库支持OpenHarmony,但后续承认该OS已原生支持Node.js环境,相关库可直接运行无需修改[6][9] - 实际需求聚焦在OHPM包管理器的构建脚本差异,提议由己方定期构建并发布至OHPM仓库,同时要求上游README添加OHPM链接[7][8] - 技术沟通暴露问题:误将dayjs测试结果提交至path-to-regexp仓库,显示对技术细节掌握不足[4][5] 社区协作矛盾 - 大厂员工参与但行为分化:高级员工提出自主维护方案,而其他关联账号持续提交标准化issue模板,被质疑为官方组织的批量操作[9][11][13] - 社区反感集中爆发:多个仓库维护者关闭issue并明确反对,指出应通过fork自主维护而非干扰上游项目[13][25][30] - 历史行为被存档:相似操作在Tencent/MMKV等仓库亦有记录,时光机存档显示行为模式高度一致[15][17] 生态建设方法论 - 行业共识认为国产生态建设应遵循开源规则:实质性代码贡献优先,批量模板化issue易被视为低价值噪音[13][30] - 有效路径建议:通过GitHub Actions实现构建脚本自动化,或独立维护OHPM镜像并明确标注上游归属[7][8][28] - 开发者文化冲突凸显:技术沟通中机翻文本、缺乏具体技术细节等行为降低协作效率[13][30]
北京队再上大分:新AI一句话就能搞开发,代码实时可见 | 免费可用
量子位· 2025-04-15 11:54
核心观点 - 海新智能推出的AI零代码开发平台"响指"实现非技术人员通过自然语言指令快速生成完整应用,包括电商网站、小游戏、教学工具等[1][11][16] - 平台采用主流开源大模型,开发过程透明且支持二次编辑,平均10分钟内完成应用构建[5][13][17] - 通过创意社区实现模板共享和协作开发,降低创新门槛并加速行业应用落地[47][48][62] 产品功能 - **自然语言开发**:用户仅需描述需求(如"fashion风格电商网站")即可自动生成包含响应式设计、购物车等功能的完整代码[2][3][10] - **实时可视化编程**:开发过程公开透明,支持实时查看生成代码并修改,区别于传统黑盒模式[5][41] - **多场景覆盖**:实测案例包括运势生成器(3分钟完成)、太空射击游戏(7分钟)、神经网络教学工具等[19][22][33] 技术架构 - **模型集成**:整合DeepSeek等顶级开源大模型,技术团队占比超60%[13][53][55] - **二次开发能力**:支持代码编辑和对话式修改,如优化手写数字识别准确率[17][37] - **跨平台适配**:生成应用可发布至社区或通过链接分享,支持多人协作优化[29][51] 商业模式 - **免费策略**:现阶段完全开放使用以吸引开发者生态建设[14][70] - **社区驱动**:采用瀑布流展示模板,用户可基于他人成果进行二创[47][49] - **教育融合**:响应教育部AI教育政策,青少年已开发经济预测等实用工具[64] 行业定位 - **差异化优势**:较Replit等产品更强调可视化界面和行业场景适配[41][44][58] - **开源生态**:通过降低门槛激活金融、医疗等垂直领域从业者的创造力[60][62] - **创新理念**:借鉴"图片孵化器"实验,倡导无预设目标的开放式探索[67][69]
Github屏蔽中国用户?最新回应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4-14 09:28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来自半导体行业观察综合,谢谢。 周末,有消息指出,微软旗下的代码托管平台 GitHub 目前因未知原因已屏蔽所有中国 IP 地址, 对于当前已经处于登录状态的用户来说仍然可以访问,如果尚未登录则在访问时提示 IP 对该站点 的访问已被限制。 据"蓝点网"介绍,从状态码可以看到返回的是 HTTP 403 也就是禁止访问,测试显示只要归属地 为中国大陆的 IP 地址都是被禁止访问的,数据库来源可能是 GeoIP 地址库,因此部分非中国 IP 地址例如新加坡 IP 可能因为数据库显示问题也遭到屏蔽。 "蓝点网"引述部分网友的猜测表示,从登录状态看来,GitHub 可能是为了阻止爬虫才会封禁中国 IP 地址,但这种猜测可能不太符合实际情况,因为 GitHub 登录页面也同样返回 HTTP 403,如 果只是为了反爬则应该允许登录界面访问才对,否则岂不是正常用户和爬虫都会被禁止访问。 昨夜晚间, Github官方对此进行了回应,github 表示中国用户无法登陆是因为一项配置修改错 误所导致,现已恢复。 Github 在 生 命 中 表 示 : " 由 于 一 项 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