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S/CCUS技术
搜索文档
武汉绿色低碳转型进行时,14项绿色低碳科技成果签约落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7 18:22
绿色低碳科技成果转化 - 14项绿色低碳科技项目在武汉集中签约落地,覆盖新能源、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 [3] - 项目标志着武汉都市圈“研发在武汉、转化在都市圈”的协同模式迈出实质性一步 [3] - 具体技术包括将燃煤烟气转化为氧气和石墨烯、厨余垃圾厌氧发酵发电、利用玉米芯和秸秆生产生物燃料乙醇等 [5] 碳捕集与利用技术 - 武汉大学团队研发熔盐二氧化碳捕集与电化学转化技术,可“生吞”工业烟气,简化传统繁琐流程 [6] - 该技术适配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电力,能有效利用电网弃电,缓解新能源并网压力 [6] - 已建成全球首条万安级示范产线,具备每年生产30多吨二氧化碳衍生绿色碳材料的能力 [6] 城市绿色转型战略 - 武汉市从生产和生活两个维度推动全面绿色转型,包括工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和碳普惠平台建设 [5] -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正在组织编制《武汉市生态环境保护“十五五”规划》 [6] - 将研究出台鼓励政策,在环评支持、技术推广、企业融资等方面推动绿色低碳项目落地 [6] 碳市场建设与发展 - 湖北碳市场计划降低企业纳入门槛,原标准为年排放1.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后续将进一步降低标准以扩大覆盖范围 [10] - 推动业务转型,上线“湖北省生态资源环境权益交易平台”,整合碳排放权、排污权、绿色金融等功能 [10] - 武汉市涉及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的企业主要有武钢有限和湖北亚东,另有9家电力企业已在碳市场体系内 [11] 碳普惠机制创新 - 武汉市成立全国首家专业运营碳普惠的国有企业,已形成13种方法学,用户规模接近200万 [7] - 碳普惠平台将绿色出行、节约用电等行为转化为可交易碳资产,依托湖北省碳交所实现交易 [7] - 武汉碳普惠方法学数量全国最多,并牵头成立碳普惠联盟,未来计划向全国拓展 [11] 环境治理科技应用 - 武汉市江汉区作为噪声地图试点区,部署26台智能监测设备,实现四类噪声源全域全时段自动监测 [8] - 已建成2个宁静小区试点,并在高考、中考期间实时展示考点噪声状况,评估考场区域噪声水平 [8] - 武汉市将探索生态环境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动减污降碳、湖泊保护等重点领域科技成果转化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