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F018
icon
搜索文档
长风药业开启招股:吸入制剂赛道龙头企业
新浪财经· 2025-09-26 18:29
上市概况 - 公司于9月26日启动全球发售,拟发行4119.8万股H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412万股,国际发售3707.8万股,发售价为每股14.75港元,预计于2025年10月8日在联交所开始买卖 [1] - 上市前公司获得了先进制造基金、元禾基金、上海思宏达、双鹭药业、招银基金等众多机构投资,但此次上市未引入基石投资者 [1] 公司概况与产品管线 - 公司专注于吸入技术及吸入药物领域,已从中国国家药监局和美国FDA获得六项产品批准,核心产品CF017(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自2021年5月获批后迅速纳入中国集采计划,成为业绩增长核心引擎 [1] - 公司产品CF018(氮䓬斯汀氟替卡松鼻喷雾剂)为中国首获批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鼻喷雾剂,在纳入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后已渗透到多省份的500多家医院及医疗机构 [3] - 公司拥有20多款候选产品,覆盖中国、美国、欧洲等主要市场及新兴市场,并积极探索脂质体、siRNA等创新剂型,将治疗领域拓展至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抗感染等新领域 [4] 财务表现 - 公司总收益从2022年的人民币3.49亿元增至2024年的人民币6.0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1.9% [6] - 公司于2022年录得净亏损人民币4940万元,2023年实现净利润人民币3172.6万元,2024年净利润为人民币2108.8万元,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增至人民币1281.5万元,净利润率从2023年的5.7%提升至2025年一季度的9.4% [6] - 公司整体毛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分别为76.6%、82.2%、80.9%及79.4% [7]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经调整净利率表现亮眼,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分别为8.7%、8.5%及14.8% [7] 收入结构 - 公司业绩高度依赖核心产品CF017的销售,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CF017分别贡献总收益的96.2%、98.4%、94.5%及91.6% [5] - CF018收入占比逐步提升,2024年收入占比达3.9%,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提升至7.6% [5] - 公司通过提供技术服务补充收入,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分别承接9个、9个、12个及4个技术服务项目 [5] 竞争优势 - 公司构建了覆盖吸入制剂开发核心环节的五大关键技术能力,包括粒子工程、装置设计、产品性能评估、临床开发及工艺工程 [8] - 公司位于苏州的生产设施总建筑面积达8163平方米,截至2025年3月31日使用率达61.4%,可支持年产2400万支雾化混悬液、5000万支雾化溶液等多剂型产品 [9] - 公司依托87家经销商组成的网络覆盖中国31个以上省份,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经销商渠道贡献产品销售收益的98.8%、99.5%、99.3%及99.2% [9] 行业前景 - 2024年全球呼吸系统药物市场规模估值达999亿美元(约人民币7292亿元),预计2033年将增至1572亿美元(约人民币1147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2% [10] - 2024年中国呼吸系统药物市场规模达人民币831亿元,预计2033年将达人民币135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6% [10] - 2024年全球吸入制剂市场规模310亿美元(约人民币2263亿元),预计2033年将达616亿美元(约人民币449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7.9% [10] - 2024年中国吸入制剂市场规模人民币263亿元,预计2033年达人民币44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6.1% [10]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吸入制剂市场长期由葛兰素史克、阿斯利康等跨国药企主导,但国产替代趋势正逐步加强 [11] - 以中国布地奈德吸入药物市场为例,2024年按销量计,公司CF017已占据约15.7%的市场份额,成为国产企业中的重要参与者 [11] 估值分析 - 以每股发售价14.75港元计算,公司全部股份的市值为60.77亿港元(约合人民币55.71亿元) [12] - 结合公司最新12个月的调整后净利润人民币6265.7万元,对应市盈率(PE)约88.9倍 [12] - 可比上市公司健康元、葛兰素史克、阿斯利康的PE估值分别为16.2倍、17.1倍及27.5倍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