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old Plates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冷却行业:引入 2027 年预期;因人工智能服务器销量增长上调全球服务器冷却总可寻址市场(TAM)-Global Cooling_ 2027E introduced; Global Server cooling TAM raised on higher AI server volumes
2025-10-31 09:53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全球服务器散热市场 特别是AI服务器散热领域[1] * 公司涉及高盛全球投资研究部覆盖的多家散热解决方案供应商 包括液冷服务器制造商(如Hon Hai Wiwynn) 液冷系统提供商(如Vertiv Schneider Electric)和散热组件供应商(如AVC Auras)[28]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全球服务器散热总市场规模(TAM)预测被上调 2025年预期和2026年预期分别上调+9%和+16%至79亿美元和140亿美元 并首次引入2027年预期176亿美元 对应2025年至2027年的年增长率分别为111% 77%和26%[2][16] * 液冷渗透率将快速提升 驱动因素包括GPU/ASIC算力增长 AI服务器机架设计更密集(从每机架144个GPU芯片增至576个)以及数据中心能效要求提高[1] * AI训练服务器的液冷渗透率预计从2024年的15%增至2025年 2026年 2027年的45% 74%和80% AI推理服务器和通用/HPC服务器的渗透率预计从2024年的1%和0%分别增至2027年的20%和8%[1][18] * AI训练服务器散热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15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的124亿美元 复合年增长率(CAGR)达+101%[1] * 液冷散热TAM的增长(2025年/2026年预期分别上调13%/19%)是整体散热TAM上调的主要驱动力 而气冷散热TAM预计将小幅下降或持平[23] * 散热技术持续创新 例如Wiwynn的双面冷板和微通道设计 Jentech的微通道盖板 微软的微流体解决方案 旨在提升热交换效率[22] 其他重要内容 * 不同液冷组件的市场规模和出货量均有详细预测 其中冷板(Cold plates)和CDU/RPU的价值增长显著[8] * 液冷在AI训练服务器中的采用主要由全机架服务器(如GB200/GB300)推动 这类服务器因其高计算功率和紧凑设计需要直接芯片液冷[17] * 报告比较了新旧预测的差异 突出了对高功率AI服务器数量预期的上调 这类服务器更多采用液冷 其散热价值含量高于气冷[2]
Jabil (JBL)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5-14 03: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硬件和网络、医疗保健、汽车、半导体、网络通信、数字商务等 [1] - 公司:Jabil(JBL)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宏观经济与衰退担忧 - 核心观点:对宏观经济衰退担忧减轻,公司多元化业务组合可应对衰退 [3][4][5] - 论据:客户和同行担忧缓解,政府努力避免衰退;公司业务组合多元化,不同细分市场受衰退影响不同,如智能基础设施业务在美国,衰退不会停止该领域支出 关税环境应对 - 核心观点:公司供应链区域化布局良好,客户对业务转移谨慎,墨西哥业务有机会 [7][8][10] - 论据:公司进行了供应链和制造区域化,多数业务为本地生产本地消费;客户考虑到业务转移成本高且有风险,目前未出现业务转移;墨西哥有USMCA优势,产能利用率约75%,有过剩产能可利用 与COVID时期对比 - 核心观点:当前供应链未出现需求提前拉动情况,公司为客户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有价值 [13][14] - 论据:区域化布局使客户未像COVID时期那样提前拉动需求;公司评估客户供应链,提供替代组件解决方案,并提供设计支持,增强了供应链韧性 产能与地理布局 - 核心观点:美洲地区(美国和墨西哥)有充足产能和扩张能力,不同业务在不同地区转移可能性不同 [16][19][20] - 论据:美洲地区占公司总产能的35% - 40%,当前产能利用率在75% - 80%;公司在美墨有长期运营基础和大量员工,可轻松扩展产能;医疗业务对价格不敏感,工厂转移成本高;消费业务价格弹性大,可能先转移;智能基础设施业务主要在美国,可相对容易转移 业务增长与利润率提升 - 核心观点:公司有提升利润率的路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业务组合多元化、垂直整合和运营效率提升 [22][23][26] - 论据:当前利润率约5.4%,有望在不久后提升至6% - 6.5%;不同业务有不同利润率结构,业务组合多元化影响利润率;通过垂直整合提供更全面解决方案,增加客户价值;利用AI、机器学习等技术提高运营效率,预计每年提升10 - 20个基点 云业务与2026年展望 - 核心观点:对云业务客户支出有信心,2026年有增长潜力 [28][30][31] - 论据:公司因从竞争对手处获得份额和资本设备业务增长,上调下半年业务预期10亿美元;所有超大规模客户都重申了年度资本支出计划,市场竞争激烈,预计短期内不会放缓;公司正在改造工厂以适应液冷基础设施制造,为2026年业务增长做准备 业务收入构成与增长驱动 - 核心观点:2025财年75亿美元收入主要来自资本设备、云与DCI以及网络通信,云与DCI增长最强 [33][35] - 论据:半导体资本设备和云与DCI业务各贡献80%,剩余约5亿美元来自网络通信;云与DCI业务有超大规模客户,将在2026年扩大业务规模;半导体资本设备业务也在增长 超大规模客户业务机会 - 核心观点:公司与超大规模客户合作有机会,通过差异化能力和收购拓展业务 [37][38][39] - 论据:与首个超大规模客户合作六年,通过收购英特尔收发器业务和Micros公司,获得近中期业务和新客户机会;目前是400Gig部件的第四或第五大供应商,有800Gig部件的资质认证和1.6T收发器的生产计划 光学业务战略 - 核心观点:公司在光学业务上有多种策略,利用英特尔IP有优势 [41][42][43] - 论据:为超大规模客户提供供应链解聚和重新聚合服务,也生产Jabil品牌收发器,与美国公司合作;1.6T部件将采用英特尔PIC,因行业外部激光器短缺,英特尔PIC有嵌入式激光器,预计2026年初产能达100万 + 单位 汽车业务展望 - 核心观点:汽车业务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团队采取措施应对,未来有机会改善 [45][46][47] - 论据:业务受关税、政府激励和利率等因素影响;通过增加中国品牌OEM客户、调整设备使用和业务方向,抵消部分业务下滑;预计未来电池续航提升和市场环境变化将带来业务改善 市场细分与客户拓展 - 核心观点:公司细分市场,专注超大规模和云客户,通过能力差异化拓展业务 [52][53][55] - 论据:考虑超大规模客户和前200名CSPs,专注于第二个超大规模客户业务增长;通过投资网络、工程和架构能力,与ODM竞争,获得市场机会 医疗保健业务增长 - 核心观点:医疗保健业务规模大、多元化,有增长机会,通过有机和无机方式扩大份额 [56][57][58] - 论据:业务规模约为最接近竞争对手的2倍,涵盖诊断、制药交付系统等多个领域;通过有机增长提升领域专业知识,通过收购PII公司扩大业务范围,预计业务整体增长5% - 7% 半导体资本设备业务 - 核心观点:ATE业务增长超预期,WFE业务有望在未来12个月复苏 [62][63] - 论据:ATE业务因与NVIDIA、Blackwell的高关联度实现显著增长,预计未来不会出现低谷;WFE业务尚未出现明显周期性复苏迹象,但预计将在未来12个月内出现 网络通信业务 - 核心观点:以太网业务有发展前景,公司通过收购获得战略优势 [65][66] - 论据:以太网业务有良好发展态势,5G业务仍在底部徘徊;通过收购Micros公司,为以太网客户提供液冷解决方案,获得战略优势 数字商务业务 - 核心观点:数字商务业务有积极趋势,未来将随着零售商采用而增长 [67][68] - 论据:公司在大型实体零售商和在线零售商的自动化业务方面取得进展,业务规模约22.5亿美元,未来将继续增长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在佛罗里达州圣彼得堡开设新工厂,用时约六个月 [16] - 公司在汽车业务中,将部分业务从EV方面转向车辆的通用部分,如区域控制器、域控制器等 [47] - 公司在医疗保健业务中,每年生产50亿个自动注射器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