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Dacia Spring
icon
搜索文档
雷诺,依旧指望中国
36氪· 2025-10-27 08:34
公司核心动态 - 2024年6月,公司功勋CEO卢卡·德·梅奥官宣离职 [1] - 2024年7月,由在公司工作23年、原管理供应链的高管弗朗索瓦·普罗沃斯特接任CEO [1][3] - 2024年7月,公司发布半年报,净亏损超111亿欧元,主要由于减持日产股份的会计处理及共同持股子公司重新估值所致 [1] - 上半年公司产量、销量及利润保持增长,但净利润大幅收窄至去年同期约三分之一 [1] - 新任CEO普罗沃斯特正推动新一轮全球裁员,计划涉及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支持性部门的3000名员工,目标削减约15%的薪资成本 [3] 中国战略转型 - 公司对中国的角色定位发生转变:中国从产品与技术的销售市场,转变为孵化产品与技术、供应全球市场的研发中心 [5][11] - 2024年7月,公司旗下电动汽车及软件子公司安培(Ampere)与中金私募、杭州资本和杭州高新金投在杭州签署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合伙协议 [1] - 2024年,公司在上海成立全球研发团队「Advanced China Development Center (ACDC)」,并于2025年1月正式投入运营 [10] - 公司将电池、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软件支持等方面的研发重注压在中国 [11] - 公司全球活动「科技世界探索(Teck World Tour)」亚洲首站设在中国,旨在深化对中国创新生态的理解并链接本土生态系统 [3] 在华合作与业务布局 - 2017年,公司与东风集团合资成立易捷特新能源汽车公司,其生产的Dacia Spring在欧洲销售,2022及2023年均位列欧洲电动车销量榜前三,售价低于2万欧元 [10] - 2021年,公司与吉利签署谅解备忘录建立合作;2024年双方各持股50%的合资公司HORSE Powertrain Limited投入运营,共同开发韩国市场,首款车型为全新科雷傲 [10] - 2025年2月,公司与吉利签署扩大合作框架协议,将共同开拓拉美市场,首站定为巴西,吉利在提供技术外还能以自有品牌销售 [10] - 公司还与宁德时代、敏实、文远知行等中国供应链公司建立合作 [10] 历史经验与未来展望 - 公司曾通过东风雷诺在中国运营,2017年品牌销量达7.2万辆,但随后因市场下行等因素于2020年退出中国市场 [6] - 2017年公司以进口形式推出跨界MPV ESPACE,其针对中国大家庭出行场景和SUV偏好的产品判断,在两年后得到理想ONE成功的验证 [9] - 公司认为中国在汽车行业发展中是"手握方向盘"的人,欧洲汽车行业需要向中国学习 [11] - 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兼CEO苏伟铭指出,中国+亚太市场占全球40%,公司不可能放弃该市场 [14] - 前CEO卢卡·德·梅奥认为,一个国际化公司必须在中国运营,公司需考虑何时以何种方式重回中国 [14]
BYD's Budget Dolphin Surf Debuts: Is Europe's EV Market Under Fire?
ZACKS· 2025-05-22 22:11
比亚迪在欧洲市场的战略布局 - 比亚迪将在中国热销的Seagull车型以Dolphin Surf名称引入欧洲市场 价格区间为22,990至30,990欧元 并推出限时19,990欧元的促销价 显著低于雪铁龙e-C3等竞品[1][3] - 该车型在中国售价约1万美元 2024年注册量达442,000辆 仅次于特斯拉Model Y 全球销量今年增长45%至170,000辆[2] - 公司计划今年新增12个欧洲市场 将销售网点扩展至1,000个以上 并采取本地化人才招聘和混合动力车型策略[4] 欧洲平价电动车市场竞争态势 - 目前欧洲市场仅达契亚Spring等少数车型低于2万欧元 但雷诺、菲亚特等品牌计划年内推出多款2.5万欧元以下车型[4] - 斯特兰蒂斯推出2.5万美元级雪铁龙ë-C3 并与中国零跑合作引入18,900欧元起的T03车型 同时开发STLA Frame平台提升续航[6] - 大众计划明年推出2.5万欧元级ID 2 2027年将推出2.15万美元级ID EVERY1 并与Rivian合作强化软件架构[7] 比亚迪的财务与估值表现 - 公司股价年内上涨74% 远超行业1.3%的跌幅[9] - 远期市销率达1.21倍 高于行业水平 价值评级为B[11] - 市场共识预测2025年和2026年盈利将分别同比增长33.7%和19.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