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 V3和R1模型

搜索文档
具有“开源精神”的投研团队是什么样的?
点拾投资· 2025-08-01 15:03
人工智能行业趋势 - 2025年被视为人工智能真正的元年,DeepSeek推出的V3和R1模型在7天内突破1亿用户并采用开源模式[1] - 开源模型推动科技民主化,使技术从"厨师做菜"变为"人人可做菜",并支持二次销售[1] - 开源是科技革命的第一推动力,中国在开源模型领域发展迅速,引发全球科技领袖对"开源与闭源"的讨论[1] 诺安基金科技组的投资策略 - 科技投资需专业团队,因科技股具有非线性特点,需抓住产业拐点实现高收益[2][3] - 团队通过前瞻性研究预判国产大模型奇点,认为开源加速智能供给,跟踪国内外开源团队形成超越市场的认知[2] - 科技投资覆盖全产业链,包括半导体国产化、AI应用、创新药等方向,形成多元化布局[15][16][26] 人工智能的经济影响 - AI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自动化优化决策并缩短创新周期[6] - 创造新市场如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并催生个性化推荐等商业模式[7] -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基础设施智能化及市场平台匹配效率[8] 诺安科技组的团队构建 - 团队文化强调扁平化、包容性,避免阿尔法损耗,注重独立思考与开放共享[20][21] - 前瞻性产业判断通过多产业链交叉验证,把握半导体国产替代、AI变革等趋势[22][23] - 全产业链产品布局覆盖芯片、AI应用、创新药等,形成360度视角[25][26] 中国科技产业链发展 - 2020年华为制裁事件后,中国加速硬科技自主可控,完善创新产业链[12][14] - 半导体国产化突围与AI硬件突破推动中国科技竞争力提升[16][17] - 科技投资需"耐心资本",支持长期创新,优化社会资源配置[28] 基金经理观点与案例 - 邓心怡认为技术溢价能力反映不可替代性,需解决"真痛点"[9] - 刘慧影看好AI独角兽基于硬件突破与用户理解提升竞争力[10] - 唐晨关注AI医疗,如手术机器人实时数据分析与远程手术潜力[10]
诺安基金邓心怡:中国科技发展正处“战略赶超”与“自主创新”并行阶段
央视网· 2025-03-25 14:50
中国科技发展现状 - 中国科技正处于战略赶超与自主创新并行的关键阶段 [4] - 全产业链在半导体设备 GPU芯片 工业软件与操作系统等核心领域加速自主可控突破 [4] - 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 政策引导和场景开放加快技术落地 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前沿赛道布局 [4] AI开源生态的影响 - 开源在AI发展中扮演加速器角色 通过开放协作促进技术创新与知识共享 [2] - DeepSeek V3开放完整模型权重 部署工具链及本土化适配方案 提供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全套工具箱 [3] - 开源生态激发企业家精神 企业通过构建战略生态加速技术迭代 [3] 2025年AI产业链投资方向 - 国内市场预计2025年实现技术突破 人工智能产业链存在较大机会 [5] - 算力部署重点关注端侧与云端 随着应用场景丰富2025年端侧可能更为受益 [5] - 应用生态TO B产品部署和业绩兑现更早 TO C市场上限更大 [5] 机器人产业发展前景 - 机器人是端侧应用中最有想象力的部分 量产仍是核心痛点 [5] - 技术突破需兼顾硬件迭代与软件升级 软件迭代决定机器人泛化能力突破 [5] - 工业领域已实现人形机器人生产线应用 医疗养老等服务场景和深海消防等特种场景存在强烈需求 [5] 其他前沿技术领域 - 商业航天领域低轨卫星组网进入关键阶段 可回收火箭技术推动成本下降 手机直连卫星打开下游应用市场 [6] - 量子计算具有指数级并行计算优势 能突破经典计算机物理极限 [6] - 合成生物学与基因编辑技术及与AI融合 在生物制造医疗健康等领域展现巨大前景 [6] - 脑机接口 可控核聚变等颠覆性技术持续受到关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