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Mate机器人
搜索文档
2025人形机器人报告:国产人形机器人多维共振应用场景落地加速
搜狐财经· 2025-10-12 20:13
核心观点 - 2025年成为国产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产业在政策、技术和资本多重驱动下从实验室加速走向商业化落地,工业制造、医疗康复、家庭服务等多场景应用破冰,未来5-10年有望重塑产业生态并成为重要增长极 [1] 政策支持 - 中央层面2023年出台《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三步走”目标:2025年建立创新体系并实现批量生产,2027年形成安全可靠产业链供应链,长期深度融入实体经济 [2] - 地方政策差异化布局,东部地区如北京设立百亿级机器人产业基金、深圳给予15%企业所得税优惠、上海提供最高30%研发补贴;中西部重庆设立5亿元联合创新基金推动国产替代,成都通过产业园区降低成本 [2] - 全国及区域性产业联盟加速资源整合,如粤港澳大湾区机器人产业联盟推动智慧社区清洁方案落地,长三角产业创新联盟发布核心部件国产替代白皮书 [2] 资本投入 - 2025年1-7月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投融资达108次,金额超153.5亿元,早期项目(天使轮、Pre-A轮等)占比超70%,聚焦本体研发、具身大模型及核心零部件 [3] - 科技巨头如美团战略投资宇树科技,联想入股星动纪元;北京、重庆等10余个地方政府设立2亿至100亿元专项基金,推动产业链补链强链 [3] - 资本加持下头部企业加速产能爬坡,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等完成小批量交付,2025年多家企业预计销量超千台 [3] 产业供给格局 - 车企凭借自动驾驶技术复用与供应链协同快速落地:小鹏Iron机器人进入广州工厂参与车型组装实训,计划2026年实现L3级量产;广汽GoMate机器人核心部件自研率100%,成本较海外竞品低20%;小米CyberOne进入产线测试 [4] - 科技企业聚焦“大脑”能力构建:百度文心大模型提升优必选Walker S1复杂任务规划效率,华为盘古大模型与乐聚机器人推进鸿蒙系统适配,腾讯投资智元机器人并开放微信生态接口 [4] - 初创企业技术聚焦快速迭代:优必选Walker S1在比亚迪等车企工厂完成多机协同作业,2025年二季度启动500台交付;智元机器人2024年下线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宇树科技Unitree G1售价仅9.9万元,首批订单售罄 [5] 应用场景拓展 - 工业领域已在汽车总装线、3C电子柔性制造中承担质检、装配等任务,优必选Walker S1效率较人工提升30%;医疗领域傅利叶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商业服务领域银河通用与美团合作智慧药房,2025年计划全国建设100余家 [6] - 家庭服务处于试点阶段,腾讯、小米通过生态整合布局家务协助、老人陪护等功能;技术迭代与成本下降推动产品从“能用”向“好用”跨越,如宇树科技G1采用碳纤维-铝合金复合关节实现轻量化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