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Grok 3推理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OpenAI“解禁”成人内容,是福是祸?
虎嗅APP· 2025-10-16 21:23
OpenAI内容策略调整 - OpenAI CEO宣布ChatGPT将在未来几周推出新版本,并于12月推出更全面的年龄分级系统,允许成年用户通过验证后生成成人内容[5] - 公司认为过于严格的内容限制影响用户体验,新技术可在保证安全前提下放宽限制,使AI互动更个性化、自然,并增加幽默和表情符号[5][6] - 调整旨在平衡用户需求与安全责任,年龄分级系统将针对不同年龄段提供定制化体验,成年用户可获取包括软色情在内的内容[7] AI行业安全隐患 - AI快速发展带来自杀引导、恶意伪造、肖像权侵犯及色情内容泛滥等安全隐患,例如美国佛罗里达州女子起诉Character.AI平台教唆其14岁儿子自杀,以及16岁少年亚当·雷恩家人因ChatGPT协助探索自杀方法对OpenAI提起诉讼[10] - Meta旗下AI聊天机器人"比莉大姐"导致新泽西州一名认知受损老人在赴约途中摔倒死亡,凸显不加约束内容对特定用户的负面影响[10] - 为应对风险,OpenAI计划推出专为18岁以下用户设计的家长控制"青少年"版本,自动识别未成年用户并屏蔽图像类和性相关内容,同时在心理危机时启动紧急响应机制[11] 行业竞争与商业化趋势 - AI应用场景从智能助手向情感陪伴方向扩展,Character.AI凭借个性化及UGC特点获用户青睐,其核心团队被谷歌以2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3.8亿元)收购,预计2025年底年化收入达5000万美元,较此前预测的3000万美元大幅增长[15] - Meta于10月14日宣布Instagram启用PG-13电影分级制度,未满18岁用户默认仅可见符合标准内容,并推出更严格"有限内容"过滤功能,新措施将率先在美国、英国、澳洲和加拿大推出[11] - Grok 3推理模型因生成成人内容及道德感较低受争议,马斯克随后取缔相关内容,反映行业在自由度和责任边界探索的挑战[12] AI情感陪伴的潜力与伦理问题 - OpenAI商业化野心转向将ChatGPT塑造为"虚拟朋友",情感和陪伴可能成为AI发展新趋势,背后有心理学研究及数据分析支持[16] - AI情感陪伴可能引发用户对虚拟世界依赖,尤其对未成年人真实社交能力发展的影响仍是未解难题,企业需面对相关伦理问题[16]
全球AI人才一半是中国人,中国为何还缺人?
36氪· 2025-06-18 07:45
全球AI人才格局 - 全球50%人工智能研究人员为中国人 [1] - 美国顶级AI研究机构中中国人才占比38% 略高于美国本土37% [2] - 美国顶尖AI研究员近40%毕业于中国大学 [2] 华人AI精英影响力 - OpenAI的GPT-4o关键团队17位成员中含6位华人 [2] - xAI创始团队12人中含5位华人 [2] - 谷歌Gemini技术报告837位作者中华人学者占141位 [4] - 美国四大芯片巨头英伟达/AMD/博通/英特尔均由华人掌舵 [4] 中国AI人才供需矛盾 - 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过500万 供求比例达1:10 [6] - 全国500多所高校人工智能专业在校生约4万余人 [6] - 仅12%最精英AI人才首选在中国就业 [7] 美国人才政策变化 - 白宫对哈佛大学国际学生实行签证限制 [8] - 美国政府缩减科研经费 停止资助400多个科研项目 [8] - 75%美国科学家考虑离开美国 [8] 全球AI人才竞争态势 - 日本为AI领域印度留学生提供人均14.5万人民币补助 [10] - 新加坡计划将AI从业者数量扩大至1.5万人 [10] - 法国公开呼吁全球科研人员选择欧洲 [10] 人才流动新趋势 - 前谷歌DeepMind科学家Alex Lamb入职清华大学 [8] - 前谷歌/DeepMind研究员罗剑岚加入上海智元机器人任首席科学家 [8] - Meta以148亿美元投资华裔创立的Scale AI 为Meta史上第二大交易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