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Helix端到端控制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估值2900亿,让王兴兴紧张
创业邦· 2025-05-25 17:40
公司概况 - Figure AI成立于2022年,总部位于硅谷,专注于人形机器人研发,三年内估值飙升至接近400亿美元[2] - 创始人Brett Adcock曾成功创立并出售招聘平台Vettery(1亿美元收购)和电动飞行器公司Archer Aviation(2020年上市)[4] - 公司采用快速迭代策略,2023年10月发布第一代产品Figure01,2024年8月推出全面升级的Figure02[5][6] 技术发展 - Figure01初期搭载OpenAI语言模型,具备对话和物品识别能力,但硬件故障率较高[5] - Figure02采用自研"Helix"端到端控制模型,实现视觉、语言和动作深度融合,性能大幅提升[6] - 技术目标为实现机器人在无监督情况下可靠完成端到端工作,解决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问题[5][15] 融资历程 - 2023年5月A轮融资7000万美元(估值4亿美元)[6] - 2024年2月B轮融资6.75亿美元(估值26亿美元)[6] - 正在洽谈新一轮15亿美元融资,估值达395亿美元[6] 商业化进展 - 2024年1月宣布与宝马合作,但被质疑实际应用规模有限(截至2024年3月仅一台机器人进行非生产时段测试)[8] - 2025年初与全球物流龙头UPS重启合作谈判[6] - 商业化争议包括被质疑"噱头营销"和"视频demo公司",公司回应态度强硬[10] 行业争议 - 人形机器人商用标准尚未明确,存在对技术成熟度的质疑(运动控制、环境感知等核心指标未达标)[12] - 关于"人形是否必须"的讨论,部分场景可能更适合非人形设计[12] - 资本与技术发展节奏不匹配,投资人担忧商业化路径不清晰[17][19] 发展前景 - 公司定位为解决全球劳动力短缺问题,认为人形设计是融入人类环境的必要选择[15] - 关键挑战包括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和持续技术突破[17] - 行业将关注机器人能否在真实生产环境中创造切实经济价值[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