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manVLA
搜索文档
没有导师指导,最快多久可以产出一篇具身领域相关论文?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9-28 15:00
那么VLA是什么? 最近有同学后台留言,刚开学导师跨行做具身,让自己先去摸索下,最好能产出论文和项目。没有基础最 快能多久出论文? 针对跨行或者新入门的同学,我们一直建议先把基础打好。然后找一些研究价值比较大的领域突破。特别 是有一定的工作基础、数据基础的领域,如果完全不成熟,没有人同行后期科研的难度很大。 从今年各个机器人与AI顶会来看,VLA及其相关衍生方向,占据了近一半的具身产出。特别是长程操作、 泛化、少样本、VLA+RL、人形相关。如果有同学不知道怎么选择方向,可以多关注这个领域!具身智能 之心最近也出品了一套1v6的科研辅导论文课程,也欢迎关注报名。 从产业角度看,国内外具身智能领域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Unitree、智元、星海图、银河通用、逐际动力 等团队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华为、京东、腾讯等科技巨头也积极布局,与国外Tesla、Figure AI等公司正 在一起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 很多同学后台留言,咨询VLA相关的论文辅导,希望能够快速入门或转型。VLA作为目前的研究热点,还 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确实是发论文的好方向。但相关体系过于庞大,路线、仿真框架较多,如何写稿、 投稿也都是技巧。具身智 ...
卷VLA,提供一些参考方向......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9-15 18:00
VLA模型技术价值 - VLA模型整合视觉信息、语言指令和行动决策,显著提升机器人对复杂环境的理解和适应能力 [1] - 该范式打破单任务训练局限,推动机器人向通用化、场景泛化方向发展 [1] - 能够实现从视觉输入和语言指令到机器人动作的端到端映射,应用于复杂任务规划和执行 [8] 产业应用与商业化进展 - 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物流和家庭服务等领域,支持机械臂、四足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等多种平台 [3] - 国内外具身智能领域处于蓬勃发展阶段,Unitree、智元、星海图、银河通用、逐际动力等团队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 [5] - 华为、京东、腾讯等科技巨头与Tesla、Figure AI等国际公司共同推动领域发展 [5] 前沿研究项目 - 推动多个前沿项目发展包括pi0、RT-2、OpenVLA、QUAR-VLA和HumanVLA [3] - RT-2、OpenVLA和PI0等模型实现从视觉输入和语言指令到动作的端到端映射 [8] - PaLM-E、RT-X等模型通过多模态预训练和微调策略增强机器人环境适应性和鲁棒性 [9] 技术演进路径 - 技术演进涵盖从早期抓取位姿检测到行为克隆,再到近期Diffusion Policy和多模态基础模型 [8] - 关注多模态感知融合、触觉反馈整合、基于物理的推理以及社会互动能力等前沿发展方向 [9] - 研究如何将大型语言模型推理能力与机器人控制系统结合,实现高级任务描述到低级运动规划的转换 [9] 核心研究挑战 - 面临跨域泛化、长期规划与世界模型构建等核心挑战 [9] - 未解决难点包括长期记忆、VLA+RL原子技能库构建、动作解码问题、多模态思维链等多个前沿方向 [15] - 突破"看得见但摸不着"、"只关注当下不能预测未来"等局限性,向通用机器人智能迈进 [9]
当老师给我指了VLA作为研究方向后......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9-10 19:00
VLA技术范式与行业地位 - VLA是具身智能领域新范式 直接从语言指令和视觉信号生成机器人可执行动作 打破传统单任务训练局限 推动机器人向更通用和场景泛化方向发展[1] - VLA将视觉信息 语言指令和行动决策有效整合 显著提升机器人对复杂环境的理解和适应能力 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具有重要性[1] - VLA模型已成为研究热点 推动多个前沿项目发展 包括pi0 RT-2 OpenVLA QUAR-VLA和HumanVLA 促进学术界与工业界合作[3] VLA应用场景与平台适应性 - VLA广泛应用于制造业 物流和家庭服务等领域 使机器人能在多样化场景中自主决策 灵活应对未见过的环境[3] - VLA模型适应性体现在可应用于机械臂 四足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等多种平台 为各类智能机器人发展提供广泛潜力和实际应用价值[3] - VLA成为智能机器人领域关键驱动力[3] 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格局 - 国内外具身智能领域处于蓬勃发展阶段 Unitree 智元 星海图 银河通用 逐际动力等团队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5] - 华为 京东 腾讯等科技巨头积极布局 与国外Tesla Figure AI等公司共同推动领域发展[5] VLA技术演进与核心挑战 - VLA范式技术演进包括从早期抓取位姿检测到行为克隆 再到近期Diffusion Policy和多模态基础模型[8] - 前沿模型如RT-2 OpenVLA和PI0实现从视觉输入和语言指令到机器人动作的端到端映射 应用于复杂任务规划和执行[8] - 具身智能面临核心挑战包括跨域泛化 长期规划与世界模型构建 需将大型语言模型推理能力与机器人控制系统结合[9] - PaLM-E RT-X等模型通过多模态预训练和微调策略 增强机器人在开放环境中的适应性和鲁棒性[9] 前沿研究方向与突破重点 - 具身智能前沿发展方向包括多模态感知融合 触觉反馈整合 基于物理的推理以及社会互动能力[9] - 研究目标包括突破"看得见但摸不着" "只关注当下不能预测未来"等局限性 向真正通用机器人智能迈进[9] - 未解决难点包括长期记忆 VLA+RL原子技能库构建 动作解码问题 多模态思维链等多个前沿方向[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