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Humanoid Robots
icon
搜索文档
人形机器人 -研讨会电话会议要点_量产首年-Humanoids-MIR Conference Call Takeaways First Year of Mass Production
2025-08-21 12:44
行业与公司 - 行业:工业自动化和人形机器人,重点关注减速器作为核心组件[2] - 公司: - 双环传动(002472.SZ,超配评级)和Leaderdrive(688017.SS,均配评级)为减速器需求的主要受益者[3] - 其他关键供应商包括Laifual、中大Leader、艾技科技(Aici Technology)、奇点机器人(Chietom)等[3]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量产与市场规模** - 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量产首年,中国预计生产10.7千台,销售6.7千台;2030年销量预计达173千台[7] - 商业化应用分阶段:工业领域(2027年)、家庭领域(2030年)[7] 2. **技术进展** - 当前智能水平为L3(基于规则/训练,需监督),L4(具备自主学习能力)预计3-5年内出现[7] - 减速器技术创新: - 双环传动子公司Fine Motion与中大Leader开发新型摆线减速器[3] - 艾技科技推出自抗反冲谐波减速器,奇点机器人开发并交付准双曲面关节模块[3] 3. **供应链与竞争格局** - 中国上游供应商优先受益,通过成本降低推动规模化,形成正向循环;美国更侧重技术突破[2] - 减速器市场格局未定,头部企业份额显著但仍有流动性机会[7] 4. **其他投资机会** - 除减速器外,传感器、电机和行星滚柱丝杠等领域存在潜力[7] 其他重要内容 - **估值方法**: - 双环传动采用25倍2025年预期市盈率,并基于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达1百万台时5倍市销率估算业务价值[8] - Leaderdrive采用分部估值法(DCF+60倍市盈率),核心业务价值25元/股,人形减速器业务价值113元/股[9] - **风险提示**: - 上行风险:人形机器人需求超预期、供应链渗透加速[12] - 下行风险:海外需求疲软、中国齿轮/执行器竞争加剧[11] 数据引用 - 2025年中国销量:6.7千台(占产量62.6%)[7] - 2030年销量目标:173千台(复合年增长率约90%)[7]
山东印发《行动计划》,到2027年机器人制造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齐鲁晚报· 2025-07-10 13:01
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 到2027年全省机器人制造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1][4] - 培育产值超20亿元的机器人制造领军企业3家以上 [4] - 布局建设覆盖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四大领域的创新中心和平台 [4] 主要任务 - 推动关键技术创新 包括前瞻技术布局、平台建设升级、成果转化和标准体系建设 [4] - 加快产业主体培育 包括培育优质企业群体、产业链精准招商和企业提质升级 [4] - 促进产业集聚扩容 包括建设产业发展高地、特色产业基地和机器人训练场 [4] - 大力拓展应用场景 包括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场景应用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 [4] - 提升要素支撑效能 包括扩大高端人才引进、产业人才培养和财政金融支持 [4] 政策特点 - 包含18条措施 涵盖技术创新、产业培育、财金支持、标准建设、人才支撑和应用推广 [5] - 前瞻性布局 如在济南打造国内领先的机器人测试验证平台 加快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布局 [5] - 梯度化培育 从创新型中小企业到专精特新企业再到瞪羚和独角兽企业 形成梯次成长生态 [5] 实施保障 - 持续加强组织领导、督促指导和宣传推广 [5] - 强化工作落实 加大政策供给、产业协同和应用牵引力度 [6]
外资投行展望下半年中国经济和股票市场
淡水泉投资· 2025-06-16 21:01
外资投行对中国市场的观点变化 - 2025年下半年外资投行关注中国经济回升态势、中美关系及股票市场配置价值,相较于年初更多提及海外投资人情绪回暖 [1] - 全球多头投资人对中国股票配置较MSCI新兴市场基准低配2.4个百分点,显示增配空间 [4] 中国股票市场结构性改善 - 2024年下半年以来ROE触底回升与科技新势力崛起驱动市场复苏,头部企业通过回购股票、加杠杆等措施实现ROE修复与估值上移 [4] - AI、科技、智能制造等领域突破带来新机会,得益于工程师储备、电商生态及政策支持 [4] - 海外投资人关注AI、科技及新消费主题,部分因研究不足存在"错失中国技术发展机遇"担忧 [6] 外资关注的三大热点话题 国内经济回升态势 - 经济全面回升仍存挑战,需观察财政政策发力时点、出口韧性、房地产企稳及中美关税演进 [9][10] - 政策观察窗口包括7月底政治局会议、秋季"十五五"规划建议及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10] 中美关系影响 - 4月关税摩擦引发外资外流,近期联合声明与伦敦贸易谈判缓解紧张局势 [12] A股与港股分化 - 港股表现优于A股因行业构成差异(港股集中互联网/科技等高ROE行业)及南向资金涌入 [12] - 港股吸引力的另一原因是优质A股公司双重上市及AI/新消费公司集中 [12] 投资策略共识 - 结构性改善背景下,机构倾向均衡配置与精选个股机会 [15]
AIR珠江指数发布:广东综合实力居首,长三角协同性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7 10:06
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 - 广东省以92.33分高居全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综合指数首位,包揽企业发展、市场潜力、行业应用等7项核心指标榜首 [1][2] - 2024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2200亿元,核心企业超过1500家,人工智能领域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全国第一 [2] - 工业机器人产量从2019年4.47万台(套)增长至2024年24.68万台(套),占全国总量44%,连续五年全国第一 [2][4] 产业链与生态优势 - 广东省已建立涵盖"大脑—五官—肢体"的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珠三角形成全球罕见的"研产用"闭环生态 [2][4] - 珠三角科研能力、行业应用、产业链接和社会参与指标均居全国第二,全产业链竞争力突出 [4][7] - 长三角区域协同效应显著,浙江工业机器人应用、江苏供应链整合、上海大模型研发、安徽配套能力形成互补 [7] 政策支持与发展规划 - 2022-2025年广东省密集出台5项人工智能专项政策,包括《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实施意见》等 [3] - 政策推动下,广东省在科研能力、企业发展等7个分项指标位列全国第一,但服务保障(第五)与规范治理(第八)存在短板 [3] 区域竞争格局 - 全国十省市形成四级梯队:第一梯队广东(92.33分)、北京(82.66分),第二梯队浙江(75分)、江苏(74.78分)、上海(70.72分) [1][6] - 四大经济圈呈现梯度分化:长三角协同优势领跑,珠三角全链优势居次,京津冀创新极化,成渝政策潜力初显 [6][7] - 北京市规范治理全国第一,科研能力第二;上海市服务保障榜首;浙江省基础设施和社会参与第二 [6]
Humanoid Robots Market Research Report 2025-2035, Profiles of 62 Company Profiles Including Boston Dynamics, Honda, NVIDIA, Apptronik, Rainbow Robotics, Mimic,and Galbot Among Others
Globenewswire· 2025-03-12 17:02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 - 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报告对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进行深入分析,预计到2035年市场价值可达380亿美元,技术发展集中在美国和中国,目前技术成熟度处于早期,实际部署受限,研发对其长期可行性和经济影响至关重要 [1][2][4] 各部分总结 市场概况 - 新兴人形机器人市场是重要技术前沿,有复杂经济影响,预计2035年市场价值达380亿美元,由人工智能和自主系统进步推动 [2] - 技术发展集中在美国和中国,劳动力市场预计受经济冲击,早期应用聚焦制造、物流和专业服务领域 [3] - 人形机器人技术成熟度处于早期,实际部署限于受控工业环境,研发对其长期可行性和经济影响至关重要,实现多功能、低成本自主系统面临重大挑战 [4] 报告内容 - 涵盖详细的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分析、全面技术评估、终端市场深入探索、保守和乐观市场预测、全球监管格局审查等 [8] - 技术分析包括人形机器人设计进步、智能控制系统优化、先进机器人与自动化、智能制造等多方面 [10] - 终端市场包括医疗保健与援助、教育与研究、客户服务与酒店、娱乐与休闲、制造与工业、军事与国防、个人与家庭应用等 [13] - 全球市场规模涉及2024 - 2035年的全球出货量(单位)和收入情况 [12] - 包含62家公司简介以及学术界开发的人形机器人相关内容 [12] 相关公司 - 报告提及的公司包括Addverb Technologies、Agibot、Agility Robotics等众多公司 [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