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显示面板

搜索文档
手机显示技术分水岭已至 柔性 AMOLED 成主流
中国经营报· 2025-07-18 21:45
柔性AMOLED显示面板市场增长 - 2025年第一季度采用柔性AMOLED显示面板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达1.51亿台,同比增长15%,年增长率稳定在20%左右 [1] - 柔性AMOLED显示面板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占比跃升至51%,标志着其正逐步取代传统显示技术成为主流 [1] - 预计2025年年底柔性AMOLED显示面板总出货量将超过7.5亿台,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突破60% [4][6] 技术优势与市场需求 - 柔性AMOLED采用自发光像素结构,无需背光模组,实现近乎无限的对比度,峰值亮度达1800尼特以上,色域覆盖超100% DCI-P3标准 [2] - 可折叠特性成为亮点,三星Galaxy Z Fold系列和华为Mate X系列折叠屏手机采用柔性AMOLED面板,推动市场普及 [3] - 消费者对轻薄、可弯曲屏幕需求增加,技术成熟和成本下降促使更多中高端机型采用AMOLED屏幕 [1][3] 市场竞争格局 - 三星显示为AMOLED领域领军企业,但中国面板企业如京东方、深天马、维信诺加速技术突破与产能建设,形成竞争格局 [5][6] - 京东方成都第8.6代AMOLED生产线提前4个月进入设备搬入阶段,深天马柔性AMOLED业务快速增长,盈利能力修复 [6] - 2024年中国厂商AMOLED显示面板出货量达3.64亿片,较2023年增长超1.2亿片 [6] 行业未来趋势 - 柔性AMOLED在智能手机渗透率持续提升是必然趋势,折叠、LTPO等高端技术产能释放将推动高端产品占比增长 [4] - LCD显示面板短期内不会被完全取代,在中低端手机和特定应用场景仍具竞争力,与AMOLED将长期共存 [4] - 未来竞争聚焦技术创新、良率提升和成本控制,市场可能形成多强并立格局 [7]
友达光电、莱宝高科等4企公布Q1营收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5-01 08:56
友达光电 - 2025年第一季合并营业额为新台币721亿元(约人民币163.96亿元),季增5.0%,年增21.2% [2] - 第一季归属母公司净利为新台币32.9亿元(约人民币7.43亿元),毛利率达12.2% [2] - Display显示科技因库存回补、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刺激而回升,Mobility Solution与Vertical Solution营收因加值产品占比提升及需求回温持续增长 [3] - 存货天数48天,净负债比34.5%,财务结构稳健 [4] - 持续推动转型与产品组合改善,聚焦Mobility Solution及Vertical Solution两大支柱成长 [4] 莱宝高科 - 2024年营收58.96亿元,同比增长5.54%,归母净利润3.74亿元,同比微降0.43% [5][6]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4.73亿元,同比增0.31%,归母净利润7,502.27万元,同比下降36.10% [7][8] - 业绩增长主要来自中大尺寸电容式触摸屏全贴合产品及车载盖板玻璃产品销售增加 [7] - MED项目获环评批复,计划总投资90亿元,达产后预计年平均销售收入91.67亿元 [7] - 加快推进新加坡海外业务机构及泰国生产基地建设,优化海内外布局 [7] 冠捷科技 - 2024年营收552.30亿元,同比微涨1.16%,归母净利润0.94亿元,同比下降66.31% [9][10]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22.62亿元,同比下降4.24%,归母净利润-1.70亿元 [9] - 显示器出货同比增5.86%至3,928万台,营收同比增5.69%至325.09亿元,毛利率下降至11.51% [10] - 电视业务销量同比下降4.28%,营收降4.32%至186.24亿元,毛利率降至11.73% [11] - 持续推进降本增效,提升OLED与Mini LED电视占比,研发投入13.15亿元 [11] 微导纳米 - 2024年营收27.00亿元,同比增长60.74%,归母净利润2.27亿元,同比下降16.16% [12][1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5.10亿元,同比增长198.95%,归母净利润8,410.29万元,同比增长2253.57% [14][15] - 半导体ALD和CVD设备在逻辑芯片、存储芯片、新型显示等领域有所布局和进展 [13] - 新型显示领域设备应用于硅基OLED、Micro LED的TFE技术,已获京东方等厂商验收并取得重复订单 [1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5.52%,同比下降2.82个百分点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