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Luminar Iris激光雷达
icon
搜索文档
AI算力新材料,“磷化铟”市场崛起
36氪· 2025-06-03 19:35
磷化铟材料特性与优势 - 磷化铟(InP)属于第二代半导体材料,具有闪锌矿型结构,熔点为1070°C,制备方法包括垂直布里奇曼法(VB)、垂直温度梯度凝固法(VGF)和液封直拉法(LEC)[2] - 材料具备卓越电子迁移率、高击穿电场、优异热导率及耐辐射性能,支持器件在100GHz以上超高频率稳定工作[2] - 作为直接带隙材料,特别适用于1310nm和1550nm光纤通信波长,与III-V族合金(如InGaAs、InGaAsP)晶格匹配,是光通信核心器件的理想选择[3] 磷化铟在光通信与探测器领域的应用 - 光通信系统中用于制造激光二极管(LD)、发光二极管(LED)和光电探测器,支撑光纤通信的信息发射、传播与接收功能[3] - 思科400G光模块采用磷化铟EML激光器,实现单模块每秒400Gbps数据传输速率,应用于阿里云数据中心[3] - 探测器领域应用广泛:Luminar Iris激光雷达搭载磷化铟探测器,250米距离可探测10%反射率目标;恩智浦UWB芯片实现厘米级定位精度;吉林一号卫星红外相机实现10米分辨率夜间成像[4] AI产业驱动磷化铟市场需求增长 - 英伟达发布Quantum-X交换机采用硅光技术,磷化铟作为高速光芯片核心材料需求提升[5] - Coherent公司2024年四季度磷化铟业务实现同比2倍增长,并建立全球首条6英寸晶圆生产线,计划2026年产能提升至当前5倍[5] - Yole预测全球InP衬底市场规模从2022年30亿美元增至2028年6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3.5%,受AI算力、数据中心及6G通信驱动[6] - 相干收发器实现单波长800Gbps传输速率,满足AI海量数据高速传输需求[6] 6英寸晶圆技术带来的行业变革 - 6英寸晶圆提升器件生产数量,满足AI互连、数据通信、电信等领域需求,增强生产竞争力与盈利能力[8] - Coherent通过自动化工具实现产能大幅提升,劳动力成本降低,芯片成本降幅超60%[8] - 更大晶圆尺寸提高一致性与良率,降低间接成本分摊[8] 全球市场竞争格局与国产化进展 - 全球InP衬底市场高度集中,前三大厂商(日本住友电工、美国AXT、法国II-VI)占据91%份额[10] - 国内企业加速技术攻关:华芯晶电4英寸衬底良率达70%,价格仅为进口产品50%,进入苹果供应链;云南锗业年产15万片4英寸衬底,良率70%,计划扩产至10吨/年;有研新材布局外延片技术[10][11] - 广东平睿晶芯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1亿元,预计年产30万片磷化铟衬底,年销售收入超6亿元[11] - 北京通美拥有51项发明专利,珠海鼎泰与中国科学院合作推动技术产业化[12] 技术发展与产业链生态趋势 - 爱思强G10-AsP系统交付荷兰SMART Photonics,提升GaAs/InP材料大规模生产能力[7] - 短期国产化目标:2-4英寸衬底全面国产化且价格下降30%-50%,6英寸衬底进入小批量试产,半绝缘衬底良率提升至60%[9] - 长期趋势:6英寸衬底量产,半绝缘衬底市占率提升至30%,切入100G以上光模块市场,形成"材料-器件-应用"全产业链[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