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硅光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中际旭创20251031
2025-11-03 10:36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光模块行业,特别是高速率产品如800G和1.6T,服务于AI数据中心建设[2][4] * 公司为中际旭创,是光模块领域的核心供应商[1]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达102亿元人民币,环比第二季度增长26%[3] * 第三季度毛利率接近43%,净利润为33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30%,归母净利润为31亿元人民币[2][3] * 各项财务指标自2025年初以来稳健改善,现金流和资产负债比保持积极状态[2][3] * 第三季度有效税率达到15.8%,主要受全球税制改革支柱二影响,将基准税率拉到15%[10] * 三季度投资净收益显著增加至2.63亿元,主要源于联营企业盈利和基金持有的上市公司标的股价波动,但未来将以更谨慎原则处理,不再计入报表损益[4][10][11] 市场需求与行业景气度 * 光模块行业处于高景气度状态,受益于海外大客户增加资本开支并规划AI数据中心建设[2][4] * 对800G和1.6T光模块产品需求强劲,800G产品自今年一季度起需求不断释放,1.6T产品于三季度开始部署并持续增加订单[4][5][13] * 1.6T产品大规模上量预计在2026年,2026年主要需求仍集中在1.6T产品,未看到2026年推出3.2T产品的机会[13][17] 产品结构与技术趋势 * 产品结构优化,高端产品如800G和1.6T需求增长,使其在收入结构中的比重不断提升[2][6] * 800G和1.6T产品的硅光比例都很高,并得到重点客户认可和验证通过,硅光技术渗透趋势将持续提升[2][6][14] * 出现SKU模块新趋势,带宽需求增长迅速,预计2027年将利用LPO或NPO等技术实现基于以太网的光连接方案[17] * NPU的商业模式尚未确定,需等待产品推出后由CSP客户确认[18] 供应链与产能布局 * 光芯片是目前最为紧张的物料,包括EML和CW等类型,其紧张程度超过电芯片[2][9][12] * 光芯片供应紧张预计在2026年上半年有望缓解,但这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若客户需求进一步提高,平衡可能被打破[2][9][15][16] * 公司为应对2026年物料紧缺,已积极备货、加强与供应商合作、提前锁定人力资源并扩大生产能力[2][8] * 半导体类芯片一旦紧张周期会拉长,而其他核心物料或无源器件的阶段性紧张通常解决较快,很少超过一个季度[18] 产能扩张与资本开支 * 公司在建工程项目显著增加,接近10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产能扩建和工厂基建,以匹配2026年的预期订单[7][17] * 扩建包括厂房扩建和设备部署,公司仍需持续投入,基建部分转为固定资产时间较长,设备周转相对较快[7][17] * 800G产品固定资产回收期约为两到两年多,1.6T产品的回收期差异不会很大[18] * 公司未看到人工方面存在短缺风险,已提前进行人力资源部署[7][14] 政策与外部环境 * 芬太尼关税从27.5%降至17.5%对公司是利好消息,但具体对利润和经营额的影响暂时难以量化,总体产生积极作用[4][12]
AI科技三季报总结与展望
2025-11-03 10:36
AI 科技三季报总结与展望 20251031 科技行业长期增长潜力强劲,尽管 2026 年预计仍供不应求,但电子通 信配置已达历史极值,属阶段性调整。国内科技企业如寒武纪增速显著, 光迅科技和华工科技三季度收入利润均大幅增长,中兴通讯算力业务亮 眼,整体趋势向好。 海外消费电子市场逐步回暖,苹果营收同比增长,AI 拉动尚未明显,但 谷歌、微软、Meta 等公司资本开支超预期,预示未来技术投入加大。 国内消费电子龙头立讯精密三季度收入增长显著,全年增速可观,但整 体增速相对较低。 软件方面,金山办公业绩超预期,福昕和合合等出海公司表现良好。计 算机软件领域整体偏后周期,宏观经济复苏尚未完全显现,但部分公司 仍保持增长。建议关注产品型 SaaS 公司,尤其是业绩有支撑的企业。 光通信板块整体表现良好,但部分公司环比增速放缓。数据中心业务业 绩抬头,低轨卫星和商业航天领域表现不错。光模块需求预计 2026 年 大幅增长,800G 和 1.6T 需求量将显著提升,价格下降幅度或将减少。 硅光技术转型趋势明显,厂商自研硅光调制部分将提升利润率。预计 2026 年 800G 硅光市占率可能超过 50%,1.6T 可能达到 ...
光模块双雄市值两日蒸发超千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1 16:01
核心观点 - 光模块行业两大龙头企业中际旭创与新易盛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实现显著增长,但市场反应负面,股价大幅下挫,反映出投资者对行业增长质量、盈利可持续性及高估值的担忧 [1] 财务业绩表现 - 中际旭创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50.05亿元,同比增长44.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32亿元,同比增长90.05% [5] - 中际旭创第三季度营收102.16亿元,单季度毛利率43%,合并净利润33.27亿元,环比提升30.38% [5] - 新易盛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65.05亿元,同比增长221.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27亿元,同比增长284.37% [5] - 新易盛第三季度营收60.68亿元,环比第二季度出现下滑,公司承认受部分产品阶段性出货节奏变化影响 [5] - 新易盛第三季度毛利率47%,净利率39.3%,创下单季度历史新高,主要得益于800G产品出货量和销售占比提升及1.6T产品启动放量 [6] 市场反应与估值 - 财报发布后两日,中际旭创股价下跌超9%,市值蒸发约530亿元;新易盛股价下跌超15%,市值蒸发约614亿元;两家公司市值合计蒸发约1144亿元 [1] - 10月31日收盘,中际旭创总市值5229亿元,动态市盈率55.27倍;新易盛总市值3422亿元,动态市盈率40.57倍,估值泡沫较为显著 [13] 产品与技术趋势 - 行业正处在800G需求高增与1.6T加速渗透的交接期,中际旭创称1.6T出货量未来几个季度有望持续增长 [8] - 新易盛预计1.6T产品在2025年第四季度至2026年将处于持续放量阶段 [8] - 硅光技术成为行业竞争焦点,中际旭创800G和1.6T产品中硅光比例有望持续提升;新易盛预计明年硅光产品占比将明显提升 [8] 产能与供应链 - 中际旭创在建工程从年初5253万元猛增至9.8亿元,增幅1765.65%,主要由于扩产投入,且现有产能仍紧张,将持续追加投入 [8][9] - 新易盛重点布局海外产能,泰国工厂二期产能预计在今年至明年将持续释放 [9] - 上游光芯片供应紧张程度较高,主要由于需求增长迅速 [9] 运营与财务压力 - 中际旭创存货从年初73.48亿元增至112.16亿元,增长52.64%;新易盛存货从41.32亿元增至66.03亿元,增长59.79% [11] - 新易盛第三季度在营收环比下降情况下,存货环比增加约7亿元 [11] - 中际旭创第三季度有效税率15.8%,较以往略高,主要由于计提"支柱二"相关所得税,此因素可能持续影响未来税负 [11] 行业前景与公司展望 - 中际旭创指出AI算力需求持续增长,行业保持高景气度,预计2026年仍将保持较好增长,2027年1.6T更大规模上量等产业趋势将显现 [14] - 新易盛预计整体行业在2025年第四季度及2026年将持续保持高景气度 [15] - 中际旭创称800G产线回收期约2-2.5年,1.6T回收期预估与800G差异不大 [16]
光模块双雄市值两日蒸发超千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1 16:00
核心观点 - 尽管光模块行业两大龙头企业中际旭创和新易盛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高速增长,但市场反应负面,股价出现大幅下跌,反映出投资者对行业增长质量、盈利可持续性及高估值的担忧 [1] 财务业绩表现 - 中际旭创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50.05亿元,同比增长44.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32亿元,同比增长90.05% [4] - 中际旭创第三季度单季度营收102.16亿元,单季度毛利率达43%,合并净利润33.27亿元,环比提升30.38% [4] - 新易盛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65.05亿元,同比增长221.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27亿元,同比增长284.37% [4] - 新易盛第三季度营收60.68亿元,环比第二季度出现下滑,公司称受部分产品阶段性出货节奏变化影响 [4] 市场反应与估值 - 财报发布后两个交易日,中际旭创股价下跌超9%,市值蒸发约530亿元,新易盛股价下跌超15%,市值蒸发约614亿元,两家公司市值合计蒸发约1144亿元 [1] - 截至10月31日收盘,中际旭创总市值5229亿元,动态市盈率55.27倍,新易盛总市值3422亿元,动态市盈率40.57倍,估值泡沫较为显著 [10] 盈利能力分析 - 新易盛第三季度实现毛利率47%,保持高水平,实现净利率39.3%,创下单季度历史新高,主要得益于800G产品出货量和销售占比提升,以及1.6T产品启动放量 [5] - 中际旭创各季度利润率呈现环比增长趋势 [5] 产品与技术趋势 - 行业正处于800G需求高增与1.6T加速渗透的交接期,中际旭创透露重点客户开始部署1.6T并持续增加订单,新易盛预计1.6T产品在2025年第四季度至2026年将持续放量 [7] - 硅光技术成为行业竞争焦点,中际旭创表示800G和1.6T产品中硅光比例有望持续提升,新易盛也预计2026年硅光产品占比将明显提升 [7] 产能与供应链 - 中际旭创在建工程从年初的5253万元猛增至9.8亿元,增幅达1765.65%,公司称现有在建工程或不足以匹配2026年订单需求,产能仍存在紧张 [7][8] - 新易盛重点布局海外产能,泰国工厂二期产能预计在2025年至2026年持续释放 [8] - 上游光芯片供应紧张程度较高,主要由于需求增长迅速 [8] 运营与财务风险 - 中际旭创存货从年初的73.48亿元增至112.16亿元,增长52.64%,新易盛存货从41.32亿元增至66.03亿元,增长59.79% [9] - 新易盛第三季度在营收环比下降的情况下,存货环比增加约7亿元 [9] - 中际旭创第三季度有效税率15.8%,较以往季度略高,主要由于计提"支柱二"相关所得税,该因素可能持续影响公司未来税负水平 [9] 行业前景展望 - 中际旭创预计AI算力需求持续增长,光模块行业2026年将保持较好增长趋势,2027年1.6T更大规模上量等产业趋势将逐步显现 [10] - 新易盛结合客户需求指引,预计行业在2025年第四季度及2026年将持续保持高景气度 [10] - 中际旭创称800G产线回收期约2-2.5年,1.6T产线回收期预估与800G差异不大 [10]
光模块双雄:高增长审美疲劳 高估值面临压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1 09:33
核心观点 - 尽管光模块行业两大龙头公司中际旭创和新易盛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高速增长,但市场反应负面,股价双双重挫,反映出投资者对行业增长质量、盈利可持续性及高估值的担忧 [1][2][3] 财务业绩表现 - 中际旭创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50.05亿元,同比增长44.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32亿元,同比增长90.05% [5] - 中际旭创第三季度单季营收102.16亿元,单季度毛利率43%,合并净利润33.27亿元,环比提升30.38% [5] - 新易盛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65.05亿元,同比增长221.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27亿元,同比增长284.37% [5] - 新易盛第三季度营收60.68亿元,环比第二季度出现下滑,公司承认受部分产品阶段性出货节奏变化影响 [5] - 新易盛第三季度毛利率47%,净利率39.3%,创下单季度历史新高,主要得益于800G产品出货量和占比提升及1.6T产品启动放量 [6] 产品与技术趋势 - 行业正处在800G需求高增与1.6T加速渗透的交接期,1.6T产品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至明年将持续放量 [8] - 硅光技术因成本优势和集成度高成为行业竞争焦点,两家公司在800G和1.6T产品中硅光比例预计将持续提升 [8] - 中际旭创自一季度起800G订单需求持续释放,重点客户开始部署1.6T并持续增加订单 [8] 产能与供应链 - 中际旭创在建工程从年初的5253万元猛增至9.8亿元,增幅1765.65%,主要为扩产投入,现有产能仍存在紧张,后续会持续追加投入 [8][9] - 新易盛重点布局海外产能,泰国工厂二期产能释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预计今年至明年将持续释放 [9] - 上游光芯片供应紧张程度相对较高,主要由于需求增长迅速,新易盛表示已对关键原材料做有效的预期管理和备货 [9] 运营与财务压力 - 中际旭创存货从年初的73.48亿元增至112.16亿元,增长52.64% [10] - 新易盛存货从41.32亿元增至66.03亿元,增长59.79%,其第三季度在营收环比下降的情况下,存货环比增加约7亿元 [10] - 中际旭创第三季度有效税率15.8%,较以往季度略高,主要由于计提"支柱二"相关所得税,此因素可能持续影响未来税负水平 [11] 市场估值与前景 - 截至10月31日收盘,中际旭创总市值5229亿元,动态市盈率55.27倍,新易盛总市值3422亿元,动态市盈率40.57倍,估值压力显著 [12] - 市场担忧行业景气周期持续性及前期涨幅过大导致的高估值敏感性 [13] - 中际旭创预计2026年行业仍将保持较好增长趋势,2027年1.6T更大规模上量等产业趋势将逐步显现,新易盛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及2026年行业将持续高景气度 [13] - 中际旭创800G产线回收期约2至2.5年,1.6T产线预估回收期差异不大 [13]
中际旭创分析师会议-20251031
洞见研报· 2025-10-31 19:35
中际旭创分析师会议 调研日期:2025年10月30日 调研行业:通信设备 参与调研的机构:复胜资产、安本基金、利幄私募基金、瑞银资 管、盘京等 / 机构调研pro小程序 DJvanbao.com 洞见研报 出品 : 机构调研pro小程序致力于为金融证券投资者提供最新最全的调研会议纪要。 来机构调研pro小程序,了解最新的:行业投资风向、热门公司关注、权威机构分析... 权威完善的信息持续更新! 更多精彩的机构调报告请移步机构调研pro小程序~ 一解投资机构行业关注度。 频判市场 | Gallia | | | --- | --- | | 11 2 12 200 2 110 | | | 1:给我们 = 影片面临官 = | | | 阿里巴巴佩尼 | | | 钢铁机之题。 8 | 图纸制图: 23 | | 20GB Millio Aller 19 | | | 海双集团 | | | 1 1 80.0 0 | 总机构建 23 | | LOGA: REGH, KETA: 1986 | | | 小麦具日 | | | 的研究次数:8 | 上机构馆:23 | | 定年代的:用者点击:我要的中:主要原因 | | | START S ...
光模块双雄:高增长审美疲劳,泡沫化估值受到挑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17:40
核心观点 - 光模块龙头企业中际旭创和新易盛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尽管前三季度业绩显著增长,但市场以股价重挫回应,反映投资者对行业增长质量、盈利可持续性及高估值的担忧 [2][3][4] 财务业绩表现 - 中际旭创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50.05亿元,同比增长44.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32亿元,同比增长90.05% [5] - 中际旭创第三季度营收102.16亿元,单季度毛利率43%,合并净利润33.27亿元,环比提升30.38% [5] - 新易盛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65.05亿元,同比增长221.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27亿元,同比增长284.37% [5] - 新易盛第三季度营收60.68亿元,环比第二季度出现下滑,公司承认受部分产品阶段性出货节奏变化影响 [6] 盈利能力分析 - 新易盛第三季度毛利率47%,净利率39.3%,创下单季度历史新高,主要受益于800G产品出货量和销售占比提升及1.6T产品启动放量 [6] - 中际旭创各季度利润率呈现环比增长趋势,现金流和资产负债等指标表现较好 [6] 产品与技术趋势 - 行业处于800G需求高增与1.6T加速渗透的交接期,中际旭创800G订单需求持续释放,1.6T获重点客户部署并增加订单 [7] - 新易盛预计1.6T产品在2025年第四季度至2026年持续放量 [7] - 硅光技术成为行业竞争焦点,中际旭创800G和1.6T产品中硅光比例有望持续提升,新易盛也预计明年硅光产品占比明显提升 [7] 产能与供应链 - 中际旭创在建工程从年初5253万元增至9.8亿元,增幅1765.65%,主要由于扩产投入,现有产能仍紧张 [7][8] - 新易盛泰国工厂二期产能预计2025年至2026年持续释放 [8] - 光芯片供应紧张程度较高,主要由于需求快速增长,新易盛表示对关键原材料做有效预期管理和备货 [8] 运营与财务压力 - 中际旭创存货从年初73.48亿元增至112.16亿元,增长52.64%,新易盛存货从41.32亿元增至66.03亿元,增长59.79% [10] - 新易盛第三季度在营收环比下降情况下,存货环比增加约7亿元 [10] - 中际旭创第三季度有效税率15.8%,较以往略高,主要由于计提"支柱二"相关所得税,可能持续影响未来税负 [10] 估值与市场情绪 - 截至10月31日收盘,中际旭创总市值5229亿元,动态市盈率55.27倍,新易盛总市值3422亿元,动态市盈率40.57倍,估值泡沫显著 [11] - 市场担忧行业景气周期可持续性及前期涨幅过大导致的估值高位 [12] - 中际旭创预计2026年行业保持高景气度,2027年1.6T更大规模上量等趋势显现,新易盛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及2026年行业持续高景气度 [12] - 中际旭创表示800G产线回收期约2-2.5年,1.6T回收期预估差异不大 [12]
新股前瞻|罗博特科(300757.SZ)培育第二增长极对冲主业下滑,CPO概念傍身能让港股市场心动?
智通财经网· 2025-10-31 13:05
公司近期财务表现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1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9.04% [1][2] - 2024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74.89万元,同比下降205.01% [1][2] - 2024年第三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为1.68亿元,同比下降43.22%,单季度净亏损为4141.87万元,同比下降344.24% [2] - 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598.5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14.92% [2] - 公司总资产截至报告期末为35.7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1.11% [2] 历史财务数据与业务结构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9.01亿元、15.7亿元、11.0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560.4万元、7946.9万元、6317.6万元 [1] - 光伏制造解决方案是公司核心收入来源,2022年至2024年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92.8%、95%、92.5% [4][5] - 2025年上半年,光伏制造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占比下降至72.6%,而硅光组装与测试设备业务收入占比升至18.7% [4][5] - 硅光组装与测试设备业务从2024年才开始贡献收入,2024年全年收入为5017.8万元 [4][5] 战略收购与市场地位 - 公司于2024年5月完成对全球高精耦合设备龙头ficonTEC的收购,并已正式并表 [3] - 收购ficonTEC使公司掌握了用于硅光器件组装与测试的专有核心技术 [3] - 2024年,公司在硅光智能制造设备市场的市占率约为25.5%,排名全球第一 [7][9] - 公司是唯一能够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并在10纳米以内超高精度水平上是全球唯一为量产环境提供设备的供应商 [7] 核心业务挑战与增长动力 - 公司业绩倒退主要原因是光伏行业下游产能过剩,整体需求萎缩,给上游设备行业带来巨大压力 [5] - 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以对冲主业下滑,包括增长强劲的印度市场 [6] - ficonTEC是博通CPO产品耦合设备的唯一供应商,并已进入英伟达供应链,截至2024年7月31日对英伟达在手订单余额为2433.83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7亿元) [9] - 截至中报审议日,公司光电子及半导体业务板块在手订单金额为6.62亿元 [10] 未来发展前景与战略 - 浙商证券预计ficonTEC在2025年期间费率约为29%,净利率预计为13.1%,并逐步优化至2028年的20%和22.6% [3] - 公司赴港上市旨在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更好地整合其在德国和爱沙尼亚的生产能力,构建支持全球客户的一体化网络 [10] - 短期业绩拐点取决于光伏设备业务何时企稳回升,长期增长则依赖于硅光及CPO赛道布局的兑现 [10]
新股前瞻|罗博特科培育第二增长极对冲主业下滑,CPO概念傍身能让港股市场心动?
智通财经· 2025-10-31 13:03
虽然战略收购进一步抬高了罗博特科的成长预期,但结合公司当前的业绩来看,眼下罗博特科显然正在 急切等待业绩拐点的出现。拆分收入结构来看,罗博特科收入的大头主要由光伏制造解决方案贡献, 2022年-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的收入占比分别为92.8%、95%、92.5%、72.6%。在核心业务收入权重下 滑的同一时间,罗博特科的硅光组装与测试设备业务则潜力初释,该业务从2024年才开始贡献收入,至 今年上半年其业务占比已升至18.7%。 | | | |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 | | | | 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2年 | | 2023年 | | 2024年 | | 2024年 | | 2025年 | | | | | | | | (除百分比外,以人民幣千元計) | | | | | | | | | | | | | | (未經審核) | | | | | 光伏製造解决方案 .. | 836,932 | 92.8% | 1,490,398 | 95.0% | ...
罗博特科培育第二增长极对冲主业下滑,CPO概念傍身能让港股市场心动?
智通财经· 2025-10-31 12:59
公司近期财务表现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16亿元,同比下降59.04% [1][2] - 2024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74.89万元,同比下降205.01% [1][2] - 2024年第三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为1.68亿元,同比下降43.22%,净利润为-4141.87万元,同比下降344.24% [2] - 公司总资产同比增长51.11%至35.74亿元,所有者权益同比增长65.26%至16.65亿元 [2] 历史财务数据与业务结构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9.01亿元、15.7亿元、11.0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560.4万元、7946.9万元、6317.6万元 [1] - 光伏制造解决方案是公司核心收入来源,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92.8%、95%、92.5%、72.6% [6][7] - 硅光组装与测试设备业务于2024年开始贡献收入,至2025年上半年业务占比已升至18.7% [6][7]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为2.48亿元,其中光伏制造解决方案收入为1.80亿元,硅光设备收入为4640万元 [7] 战略收购与市场地位 - 公司于2024年5月完成对全球高精耦合设备龙头ficonTEC的收购,并实现并表 [3] - 收购使公司掌握了用于硅光器件组装与测试的专有核心技术 [3] - 2024年公司在硅光智能制造设备市场的收入约为5亿元人民币,全球市场份额为25.5%,排名第一 [9][10] - 公司是唯一能够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并在10纳米以内超高精度水平上是全球唯一为量产环境提供设备的供应商 [9] 客户与订单情况 - ficonTEC是博通CPO产品耦合设备的唯一供应商,并已帮助博通打造全球首批交换机侧的CPO产品,至少交付14台设备 [10] - ficonTEC已进入英伟达供应链,截至2024年7月31日,对英伟达在手订单余额为2433.83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7亿元) [10] - 截至公司中报审议日,光电子及半导体业务板块在手订单金额为6.62亿元 [11] 行业背景与增长驱动 - 科技板块尤其是光模块CPO是2024年9月以来中国资本市场牛市的主线 [1] - 公司业绩下滑主要受光伏行业下游产能过剩、需求萎缩影响,给上游设备行业带来挑战 [7] - 硅光技术及CPO的快速发展预期将推动自动封装耦合设备市场需求持续增加 [11] 未来发展举措与展望 - 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以对冲主业下滑,包括增长强劲的印度市场 [8] - 完成收购后,光电子及半导体封测业务正助力公司突破单一主业瓶颈 [8] - 港股上市被视为重要一环,有助于公司利用其德国和爱沙尼亚的生产能力,构建支持全球客户的一体化网络 [11] - 短期业绩拐点取决于光伏设备业务企稳回升,长期增长则依赖于硅光及CPO赛道布局的兑现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