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i Phone
icon
搜索文档
花旗:Xiaomi_1810HK_2Q25_Preview_A_Strong_Quarter_but_Largely_In-line-Xiaomi_1810HK
花旗· 2025-08-11 09:21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小米集团(1810 HK)买入评级 目标价从73港元下调至69港元 隐含27.8%上涨空间 [2][5] 核心观点 - 2Q25业绩整体符合预期 集团/IoT/电动车业务收入创纪录 但受1Q25高基数影响环比增速放缓 [2] - 调整后净利润预计达104亿元人民币(同比+68% 环比-3%) 环比下滑主因智能手机ASP/GM下降及运营开支增加 [2] - 下调2025-26年智能手机出货量预测200万台 毛利率预测各降0.5个百分点 [2] - IoT业务保持稳健 电动车ASP与毛利率上行趋势有望延续 [2] 业务分项表现 智能手机 - 2Q25出货量4250万台(同比+0.6%) 全球份额14.5% 中国区出货1040万台(同比+3.4%) [8] - ASP环比下降10%至1092元 因新兴市场销售占比提升 毛利率环比降0.9个百分点至11.5% [8] - 下调2025-27年出货量预测至1.75/1.83/1.91亿台 毛利率预测调至11.9%/12.3%/13.5% [8] IoT与生活消费品 - 2Q25收入360亿元(同比+35% 环比+11%) 受618购物节和中国补贴政策推动 [3] - 毛利率环比降3个百分点至22.2% 因促销活动影响 [3] 互联网服务 - 2Q25收入91亿元(同比+10%) 毛利率保持77%环比稳定 [3] 电动车业务 - 2Q25交付量约8.1万台 SU7 Ultra占比提升至8%带动ASP环比+4%至25.7万元 [9][10] - 电动车收入贡献约207亿元(环比+11%) 毛利率改善0.8个百分点至24% [9] - 运营亏损收窄至1.41亿元 [9] 财务预测调整 - 下调2025/26年调整后EPS预测2% 主要反映智能手机业务压力 [11] - 当前2025/26/27年EPS预测较市场预期高出6%/7%/14% [14] - 采用SOTP估值法 核心业务给予25倍2026年PE 电动车业务1.5倍市销率 [16] 近期催化剂 - 3Q25业绩指引 EV二期产能爬坡 Mi16手机发布 新款电动车上市 [2][11]
花旗:小米-香港投资者会议要点
花旗· 2025-06-23 10: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小米股票评级为买入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米在香港举行投资者会议,投资者关注即将推出的YU7、未来计划、物联网实力、海外新零售战略、智能手机芯片组和内存价格影响以及中国补贴逐步取消的影响 [1] - 小米认为2025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机和物联网增长更多由产品实力驱动,有信心在2025年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增加1个百分点,物联网全年增长25%-30% [1][2] - 尽管内存价格上涨,小米重申2025年智能手机毛利率达12%以上 [1][3] - 小米在竞争激烈的家电市场仍致力于盈利 [1][4] - 2025年第二季度电动汽车毛利率有望因产品组合向SU7 Ultra车型转变而改善 [1][8] - 即将推出的YU7正式发布及定价、订单情况,AI智能眼镜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是近期积极催化剂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介绍 - 小米是全球首家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手机制造商,从为安卓手机开发MIUI启动器起步,2011年8月推出小米手机,后涉足物联网市场,产品组合逐渐扩展到生活方式产品、家电和电动汽车 [15] 投资策略 - 基于法院裁决阻止美国对该股票的投资限制、公司意外获得市场份额以及指数剔除影响的结束等因素,对小米股票评级为买入 [16] 估值 - 基于2026年预期,采用分部加总估值法对小米股票估值为73.0港元,核心智能手机、物联网和互联网服务业务收益估值倍数为25.5倍,智能电动汽车销售额估值倍数为1.5倍 [17] 各业务情况 智能手机和物联网业务 - 中国补贴在最初1 - 2个月影响最强,对智能手机刺激有限,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仅增长3%,小米认为该季度智能手机和物联网增长更多由产品实力驱动,有信心在2025年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增加1个百分点,物联网全年增长25%-30% [2] - 预计内存价格在2025年上半年末上涨,但仍预计2025年智能手机毛利率可达12%以上 [3] 家电业务 - 家电市场在“6.18”购物节前价格战加剧,小米强调将致力于盈利,拒绝亏损策略 [4] - 国内空调市场,小米等品牌正从白牌手中大幅获取份额,小米有信心今年空调出货量达1000万台,其物联网信心源于智能功能、高运营效率和聚焦SKU策略,虽大型家电毛利率落后于领先企业,但认为在净利润方面有明显优势 [4] 电动汽车业务 - 电动汽车营销恢复正常,SU7 Ultra纽博格林赛道记录验证了性能,YU7将于6月底推出,客户注册量达到同期SU7的3倍,40%为新客户 [8] - 产能紧张仍是制约因素,2期工厂将于2025年下半年投产,全面运营后产能可能翻倍,1期工厂正过渡到YU7生产,YU7订单预计逐步增加,SU7交付积压6个月且可能进一步延长 [8] - YU7物料清单成本较SU7上升,毛利率取决于定价策略,2025年第二季度电动汽车毛利率有望因产品组合向SU7 Ultra车型转变而改善,但物料清单成本进一步降低有限 [8] - 电动汽车计划2027年出海,目标欧洲和东南亚,专注中高端车型(15万元以上),每年推出一款新车型计划不变 [8] 海外物联网业务 - 小米已启动国际家电推广,通过新零售框架在东南亚取得显著进展,计划拓展到欧洲和拉丁美洲,认为东亚是高潜力市场,目前在海外运营超100家小米之家门店,目标五年内达10000家 [9] AI和SoC业务 - 小米预计未来1 - 2年AI智能手机难以获得显著进展,当前AI功能缺乏用户粘性,因此专注于提升基础AI能力,其自研芯片开发将与基础模型集成,即将推出功能升级、用户体验和场景增强的AI智能眼镜 [10]
花旗:小米财报最新解读
花旗· 2025-05-28 13: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小米股票的评级为买入 [1][4][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米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表现出色,物联网和电动汽车利润率超预期,整体毛利率达22.8%,调整后净利润达107亿人民币,重申买入评级和73.5港元目标价 [1][2] - 虽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疲软,小米或调整出货目标,但注重产品组合改善,物联网业务增长态势良好,电动汽车竞争力获管理层认可 [1][12] - 上调2025 - 2027年调整后每股收益预期,预计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目标价基于2026年分部加总估值法得出 [11][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小米是全球首个采用互联网思维的手机制造商,从MIUI启动器起步,后推出小米手机,还涉足物联网、生活方式产品、家电和电动汽车领域 [30]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11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7%,毛利率22.8%,运营利润同比增长114%,调整后净利润10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4% [2] - 预计2025 - 2027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分别为1.75亿、1.83亿和1.91亿部,毛利率分别为12.7%、13.2%和13.7%;物联网和互联网服务毛利率分别为24.1%和76.7%;电动汽车出货量分别为40万、70万和100万辆,毛利率分别为24.1%、25.3%和27.0% [1][14] 业务展望 - 智能手机业务战略不变,但或调整出货目标,注重发达市场产品组合改善和新兴市场规模扩张,预计内存成本上升对利润率影响可控 [12] - 物联网业务中,家电业务未受竞争影响,仍处高速增长阶段,大型家电有提升空间 [12] - 电动汽车业务第一季度利润率超预期,归因于无价格折扣、成本优化、运营效率提高等因素,管理层对其竞争力有信心 [12] 估值与评级 - 基于2026年分部加总估值法,给予小米股票73.5港元目标价,核心业务采用25.5倍市盈率,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采用1.5倍市销率 [17][19] - 重申买入评级,预计未来股价有42.6%的上涨空间 [4] 催化剂观察 - 未来90天内,投资者日、YU7正式发布及订单增加、人工智能智能眼镜发布等事件,有望成为股价上涨的积极催化剂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