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odymium Iron Boron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有色:供需构筑底线,政策强化弹性——稀土行业2025年中期策略报告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7-03 18:14
价格复盘 - 2020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需求是稀土下游核心拉动力,终端增速与稀土价格高低点基本对应 [1] - 2021年3-5月稀土价格快速下跌,主因第一批配额增速超预期,但H2供给增速被需求消化且第二批配额限定供给,价格重回上涨 [1] - 2022-2024年稀土价格持续下跌,表面是国内配额供给大幅增长,本质是新能源渗透诉求和全球市占率管理 [1] 供给分析 - 国内稀土资源整合持续推进,已形成两大集团,供给格局明显优化 [1] - 海外稀土资源禀赋不差但产业链不完备,在产大型稀土矿山仅MP和Lynas,其余矿山进展持续推后 [1] - 2025年4-5月缅甸通关后稀土矿进口量恢复主要来自库存运输,预计随着库存消耗和雨季来临,缅甸进口矿将边际减少 [1] 需求分析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和风电新增装机对稀土磁材需求量达6.3万吨,占国内需求总量24% [2] - 2025-2026年新能源汽车对应磁材需求量达6.9/8.5万吨,风电达1.1/1.5万吨,合计占需求比例28%/31% [2] - 按每台人形机器人单耗4KG钕铁硼计算,500万台机器人需求量可达2.0万吨,有望成为远期需求爆点 [2] 行业阶段判断 - 稀土板块反转正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当前处于第二阶段(超额利润消化估值,行业龙头白马随订单成长) [3] - 2025年2月以来稀土商品价格涨幅不大,板块整体缓慢向上,后续海外补库需求和国内新能源汽车旺季或带动价格继续上涨 [3] - 稀土价格中枢抬升有望使国内稀土磁材企业迎来业绩和估值双击,优选资源和磁材端龙头企业 [3]
24-25年中国稀土产业数据解读及展望
2025-06-16 00:03
纪要涉及的行业 中国稀土产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出口管制**:2025 年 4 月中国重稀土出口量明显下降,5 月有企业获许可,预计 6 月出口量增加但总体仍受限,未来六个月或恢复至每月两三千吨;相关部门会审核每批次出口量,未来可能分配出口配额避免过度竞争,类似 10 年前配额制度[1][3][6] - **需求情况**:新能源汽车是稀土永磁材料最大需求来源,2025 年其产销量增长带动需求增加;风电和白色家电需求稳定增长,白色家电订单受益于国民消费和以旧换新政策;消费电子需求未见显著增长,补贴政策效果不如预期[1][3][4][5] - **加工企业挑战**:稀土加工企业产能过剩,钕铁硼磁材厂开工率仅 50%,大型企业扩产加剧竞争,小型企业生存困难[1][6] - **风电技术与稀土需求**:海上风电因维护成本高多采用直驱和半直驱技术,对稀土需求较低,导致风电装机容量增长未能显著拉动稀土需求;路上风电基本不使用直驱式技术[1][7][9] - **指标情况**:2025 年稀土开采指标发布延迟,预计与去年持平,冶炼分离指标将包括进口矿管理,管制趋严,国内废料回收也将纳入政策管控[1][10][11] - **进口矿情况**:2025 年进口矿氧化物近 10 万吨,主要来自美国、蒙古和东南亚,美国因关税问题出口量减少,缅甸占比下降,老挝占比提升,马来西亚混合碳酸稀土出口增加[1][12][13] - **氧化镨钕供需与价格**:2024 - 2026 年氧化镨钕供需预计达到紧平衡,2025 年缺口约 3000 吨,市场偏强震荡运行,国家支持力度较大,但新兴领域发展需更多时间和政策支持[2][16][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直驱与半直驱技术在基础油池下游需求区别**:消耗量比例为 3:1,而非 1:0.5,双环技术完全不使用[8] - **独居石进口情况**:2025 年美国灰矿建材减少使轻稀土矿进口量缩减,1 月独居石进口量显著增加,企业倾向进口独居石补充轻稀土矿缺失[14] - **废料回收情况**:废料回收主要跟随钕铁硼生产量变化,2024 年废料回收占比为 23.03%,预计 2025 年回收率将达到 27%;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占比从 2024 年的 92.16%缩减至 2025 年第一季度的 91.63%[15]
关于稀土谈判,为什么我们要提一个美国无法接受的价码?
搜狐财经· 2025-06-10 16:37
稀土产业战略地位 - 稀土是武器系统、导弹制导、雷达通讯、航天器、F-35战机、芯片制造等尖端领域的基础原材料[5] - 全球超过80%的稀土加工能力集中在中国(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 2023年报告)[5] - 中国不断收紧稀土产业的管理权和话语权,明确稀土不能低价出口,不得损害国家安全(商务部和发改委文件)[9] 美国稀土供应链现状 - 美国进口稀土的一半以上仍来自中国(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数据)[15] - 美国国防部2024年花费1.2亿美元支持本土稀土精炼项目[9] - 美国尝试通过MP Materials加州山口矿和澳大利亚Lynas合作项目实现供应链多元化,但效果有限[5] 国际贸易博弈态势 - 美国联合日本、欧洲在世贸组织申诉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政策[7] - 中国采取"以战养战"策略,通过稀土材料链反制美国技术链封锁[13] - 美国稀土供应链对中国依赖程度不降反升,超过疫情前水平[11] 产业政策导向 - 中国明确将稀土作为战略底线,拒绝无条件开放出口[9] - 稀土政策强调产业升级和战略自主,而非简单市场化[13] - 美国持续将稀土列为战略物资,军方专项采购稀土磁材(2021年《纽约时报》报道)[9]
MP Materials (MP)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5-16 22:3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稀土行业 - **公司**:MP Materials、Atomist Intelligence、Linus、Northern Rare Earths(包头北方稀土)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稀土市场概述 - **元素分类与产量**:稀土元素包括镧系元素、钪和钇,分为轻稀土和重稀土。轻稀土在地壳中含量超 90%,占全球稀土氧化物年产量大部分;重稀土含量低,占比小。去年全球 17 种稀土元素氧化物总产量约 39 万吨,远低于铜、铅、锡产量[11][12]。 - **应用领域**:稀土用于八大终端应用领域,催化剂和永磁体占去年全球稀土氧化物消费总量 71%,永磁体占消费总价值超 95%,且份额持续增长[13]。 - **钕铁硼磁体**:是稀土行业核心,自 80 年代商业化以来,广泛用于电子、电动汽车、风力发电等领域。预计到 2040 年,钕铁硼磁体需求将以近 9%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2035 年达 60 万吨,2040 年达 88 万吨,主要增长动力来自电动汽车、机器人和先进空中交通[14][15][17]。 市场供需预测 - **钕镨氧化物**:预计到 2030 年市场相对平衡,但之后供应将难以满足需求,因需求受电气化、可再生能源、机器人等宏观趋势推动[20][21]。 - **镝**:短期内市场供应不足,2030 年趋于平衡,之后供应将再次短缺,需新增 4 - 8 万吨重稀土氧化物产能填补缺口[22][25]。 MP Materials 公司情况 - **公司概况**: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拥有并运营加州帕斯山稀土矿和精炼厂,是全球最大稀土生产商之一,正构建垂直整合供应链,生产电动汽车、机器人等所需终端产品[31][32]。 - **业务战略**:分三个阶段,上游完善精矿生产,是全球第二大稀土精矿生产商;中游稀土氧化物精炼正在增产,目标年产 6000 吨钕镨氧化物;下游磁材部门建成全球首个一体化磁体制造工厂[32]。 - **生产与环保**:帕斯山矿有 70 年生产历史,剩余矿山寿命超 30 年,每年生产超 4 万吨稀土氧化物和精矿。该矿地质优势明显,放射性废物少,水循环利用率超 95%,采用干式堆存尾矿工艺[39][40][41]。 - **磁体生产**:目前生产汽车级磁体,目标年底在独立工厂商业设备投产,2026 年加速增产[45]。 美国市场情况 - **磁体消费**:美国目前每年进口约 7500 吨钕铁硼磁体和钐钴磁体,预计到 2030 年消费量将翻倍。美国库存水平低,难以应对供应中断风险[48]。 - **供应链建设**:MP Materials 已投资近 10 亿美元建设供应链,未来有多种扩张选择,将优先考虑股东回报。公司认为美国应扩大现有领先生产商产能,构建强大下游产业[55][77]。 中国市场情况 - **市场地位**:中国是全球最大稀土生产国、消费国和磁体生产国,预计未来十年精炼产品市场份额将从 90%降至 80%左右[73][74]。 - **价格策略**:中国价格非市场价格,旨在抵御竞争,为下游企业提供廉价投入[87]。 - **包头北方稀土**:是中国稀土产业增长引擎,未来产量有望继续增长,但需填补 MP Materials 和缅甸供应减少的缺口[91][9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MP Materials 重稀土供应**:虽矿床中重稀土含量相对低,但明年分离重稀土产量将增加,且精炼厂可接受第三方原料,满足磁材业务需求[64]。 - **成本曲线与价格**:美国在盐酸和烧碱等化学试剂成本上处于劣势,MP Materials 计划通过重启氯碱厂降低成本。目前 NDPR 成本曲线第 90 百分位约为 75 - 80,主要是中国进口精矿并精炼的公司[108][115]。 - **市场价格分歧**:未来可能出现中国和中国以外市场两种稀土价格,激励中国以外市场发展稀土供应链的价格是当前市场价格的数倍[96][106]。
中航证券:仿生机器人未来具发展空间 新材料推动具身智能突破能力边界
智通财经网· 2025-04-28 11:57
仿生机器人发展前景 - 仿生或成为人形机器人最终形态 深层原因包括人类对支配的欲望及对少子化、老龄化的担忧 仿生机器人将为新材料发展提供更广阔舞台 [1] 结构件轻量化新材料 - 镁合金、工程塑料等轻量化材料有望在机器人结构件中广泛应用 镁合金契合低成本、轻量化需求 推荐关注宝武镁业、旭升集团等 [1] - "以塑代钢"解决机器人材料过重问题 建议关注特种塑料及原材料供应商中研股份、中欣氟材等 [1] 感知需求提升新材料机遇 - 光学六维力矩传感器具有精度高、敏感度高等优势 金属3D打印可实现传感器微小化 建议关注铂力特、华曙高科 [2] - 触觉传感器导电材料影响电极灵敏度和稳定性 建议关注传感器企业福莱新材、唯科科技 导电材料企业道氏技术、黑猫股份 [2] 驱动系统新材料 - SMA合金易于加工、技术成熟 建议关注西部材料、有研新材 [2] - EAP是制造人工肌肉核心材料 建议关注上游弹性体材料企业道恩股份、南京聚隆 [2] 传动系统新材料 - 腱传动具有灵活性好、距离长等优势 建议关注高分子腱绳方案企业南山智尚、同益中 金属腱绳提供商大业股份 [2] 能源新材料 - 钕铁硼永磁材料需求端拓展带来价值重估 建议关注金力永磁、宁波韵升等 [3] - 全固态电池解决续航焦虑 建议关注氧化物固态电解质企业三祥新材、东方锆业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企业有研新材、粤桂股份 [3] - 硅基负极材料建议关注贝特瑞、天奈科技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建议关注红星发展、中钢天源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