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CR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透景生命(300642):拟控股收购康录生物 提升肿瘤诊断领域竞争优势
新浪财经· 2025-08-13 10:36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2 91亿元收购康录生物72 86%股份 成为控股子公司 [1] - 2026-2027年可能追加0 37亿元收购9 14%股份 最终持股比例达82% 总交易金额3 28亿元 [1] 标的公司业务分析 - 康录生物专注FISH细分领域和PCR分子诊断 是病理诊断细分龙头 [2] - 核心产品FISH试剂用于肿瘤筛查等高附加值领域 已实现快速化和设备自动化 [2] - 拥有FastProbe自主知识产权技术 获4项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和161项一类备案证 [2] - PCR产品获5项三类注册证 覆盖600余家三级医院 [2] 协同效应分析 发展战略协同 - FISH产品将丰富公司产品矩阵 形成"流式荧光+PCR+FISH"多维技术布局 [3] - 助力提供肿瘤诊断全流程解决方案 增强客户粘性 [3] 市场渠道协同 - 双方客户均集中在三级医院层级 渠道高度重合 [3] - 公司覆盖31省市医疗机构的渠道优势可赋能康录生物 [3] 产品技术协同 - 研发团队合作可拓展临床解决方案边界 [3] - 协同提升研发效率及产业化落地速度 实现降本增效 [3] 业绩承诺与财务预测 - 康录生物2025-2027年承诺净利润分别不低于0 22亿元 0 32亿元 0 38亿元 [3] - 每年研发费用率承诺不低于10% [3] - 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0 4亿 0 5亿 0 6亿(不考虑并表) 对应PE 78 61 46倍 [4]
透景生命(300642):重大事项点评:拟控股收购康录生物,提升肿瘤诊断领域竞争优势
华创证券· 2025-08-13 10:14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目标价22元,当前价17.41元,潜在涨幅26.4% [2][4] - 基于DCF模型测算,公司合理市值为36亿元 [8] 收购事项核心分析 - 拟分阶段收购康录生物82%股份,总金额3.28亿元: - 第一阶段以2.91亿元收购72.86%股份(2025年) - 第二阶段以0.37亿元收购9.14%股份(2026-2027年需满足条件) [2] - 康录生物是FISH细分领域龙头,拥有4项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和161项一类备案证,覆盖600余家三级医院 [8] - 协同效应体现在: - 产品技术:形成"流式荧光+PCR+FISH"全流程肿瘤诊断解决方案 - 市场渠道:双方客户均以三级医院为主,渠道重叠度高 [8] 财务预测与估值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 - 2025E:0.36亿元(+5.7%) - 2026E:0.46亿元(+27.2%) - 2027E:0.62亿元(+32.9%) [4][8] - 营收增速2026-2027年显著提升至15-16%,毛利率稳定在63%左右 [4][8] - 估值指标: - 2025年PE 78倍,2027年降至46倍 - 当前PB 1.9倍,目标价对应2025年PE 78倍 [4] 业绩承诺与研发保障 - 康录生物2025-2027年业绩承诺: - 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0.22/0.32/0.38亿元 - 每年研发费用率不低于10% [8] 市场表现与基本数据 - 近12个月股价涨幅59%,显著跑赢沪深300指数(同期涨幅38%) [7] - 当前总市值28.3亿元,流通市值23.97亿元,资产负债率10.33% [5] - 每股净资产9.24元,12个月股价区间11.47-18.53元 [5]
透景生命拟3.28亿收购康录生物82%股份 加码分子病理领域布局
证券时报网· 2025-08-04 22:36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拟分三步收购武汉康录生物82%股份,总金额3.28亿元,2025年至2027年完成 [1] - 第一步收购72.86%股份,2026年及2027年若满足条件将进一步收购剩余9.14%股份 [1] - 收购目的为补充分子病理领域布局,提升肿瘤诊断竞争优势 [1] 标的公司业务与技术 - 武汉康录生物专注于FISH细分领域和PCR等分子诊断领域,拥有FastProbe快速荧光原位杂交探针制备技术 [1] - FISH产品已获4项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和161项一类备案证,PCR产品获5项三类注册证,覆盖600余家三级医院 [2] - 2025年1至5月营业收入3653.65万元,净利润685.52万元 [2] 交易估值与业绩承诺 - 评估值较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值2.78亿元,增值率226.53% [2] - 增值原因包括营销渠道、客户资源、技术研发及未体现在账面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和研发管线 [2] - 转让方承诺2025-2027年总计实现净利润不少于9150万元,各年研发费用不低于营收10% [2] 收购方财务与资金安排 - 公司2025年Q1营业收入7489万元(同比降19.5%),归母净利润47万元(去年同期亏损449万元) [2] - 收购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及银行并购贷款,分期支付对价款,对现金流影响较小 [3] - 若业绩承诺达成,将推动公司经营业绩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