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T(G)树脂
搜索文档
2025高分子产业大会丨报告精华分享(上篇)
DT新材料· 2025-09-21 00:03
大会概况与核心观点 - 全球化工产业链正进行深度调整,新兴产业如AI、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等的发展正向高分子材料提出新需求,催生新市场[2][6] - 中国新兴产业崛起将引领高分子材料下一个十年发展[2] -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设置一大宏观论坛、高层闭门会议及六大材料及应用专题,共邀请55位报告嘉宾探讨产业新机遇[2] 院士宏观论坛观点 - 新型杂环高性能工程塑料研发取得进展,实现高性能、低成本、可控制备,但在高端产品及高性能材料领域仍存在较大差距[14][15] - 全球化工新材料热点发展趋势显示产能凶猛扩张是行业内卷主因,产品精细化与创造需求是最大希望,看好新能源、轻量化材料、生物基材料等方向[17][18] 工程塑料产业创新 - 显示用特种高分子领域,通过关键指标对比可见中日韩在电子级特种高分子上存在差距,需应对PFAS限制、供应链韧性等挑战以实现从“卡脖子”到自主可控[23][24] - 高分子材料研发需拥抱材料基因工程等新模式,通过上下游企业合作实现共赢[26][27] - 改性工程塑料生产需设备、工艺、配方与体系四要素协同发展,才能打造高效生产体系[36][37] 新能源汽车材料发展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淘汰赛将加速,车企将更加关注PCR及回收材料使用,并通过零部件集成化设计等方式实现减碳降碳[29][30] - 高分子材料若能带来更高消费者价值,车企愿意给与更高材料成本及供应保障[29][30] 具身机器人材料解决方案 - 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对材料提出轻质、柔性、安全、便宜等需求,涉及结构件、覆盖件及高消费者感知材料[55][57] - 多家公司推出人形机器人塑胶整体解决方案,核心部件涉及PC三元合金、PPA/CF、PEEK等材料,旨在实现“以塑代钢”及轻量化[59][66][73] - 灵巧手对高分子材料在耐蠕变、拉力强度、耐磨等性能指标上提出严苛要求[61][62] AI赋能材料开发 - AI驱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为化工材料行业带来机遇,未来五到十年黑灯工厂、黑灯实验室将逐步普及[74][75] - AI技术已应用于催化剂智能设计、工艺开发、材料性能预测及逆向设计等多个环节,可突破传统试错瓶颈,提高研发效率[78][79][81][87] 其他材料技术进展 - 德国耐驰推出树脂基复材在线固化监测与智能化生产控制系统,结合AI模型可实现动态、智能化、自适应生产节拍,降低废品率及能耗[32][33][34] - 高效生物基相容剂、耐温抗老化PCT(G)树脂、尼龙弹性体、工程塑料抗老化解决方案等细分领域均取得技术突破与应用拓展[39][40][43][45][48][49]
山东道恩合复新材总工:耐温抗老化PCT(G)树脂聚合及改性技术和应用简介
DT新材料· 2025-09-05 00:04
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酯(PCT/G)材料特性 - 具有出色透明度、良好韧性和加工性能的环保型材料,透明度与玻璃相媲美,同时具备优异的耐候性、耐化学性和热成型性能,能在较宽温度范围内保持稳定物理性能[2] - 在包装领域,PCTG材料制成的容器可清晰展示内容物并提升产品吸引力,良好阻隔性能有助于延长产品保质期,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化妆品包装以及饮料瓶等产品[2] - 在消费品领域,PCTG可用于制造各类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外壳等,为产品赋予时尚外观和耐用性能,符合可持续发展市场趋势,市场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 行业技术垄断与国内突破 - 目前产业化技术被韩国SK化学和美国EASTMAN公司高度垄断,中国PCT研究起步晚,2008年以来才有突破,长期处于进口依赖状态[2] - 山东道恩股份23年与浙江合复共同出资2亿元设立合资公司山东道恩合复新材料有限公司,专门负责共聚酯材料项目,包含高温聚酯(PCT)项目、共聚酯(PETG/PCTG)项目及关键原料甲烷二甲醚(CHDM)项目[3] - 通过PCT(G)聚合过程的单体组分设计,获得不同结晶能力、透明度和耐温性能的高性能聚酯树脂,进一步以该类树脂为基体树脂进行合金化物理改性及复合材料化改性,所获新材料可在LED芯片反射体、高性能电子连接器、增强抗化的食品容器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3] 道恩股份产能与产业化进展 - 新材料扩产项目(二期)及共聚酯项目已完成设备安装并开始试车,项目达产后预计每年可生产10万吨TPU及6万吨多元醇[3] - 道恩股份已成为中国首家商用PCTG的公司,邹湘坪主导"新型PETG/PCTG共聚酯"材料研制,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并填补国内空白,已实施万吨级产业化制备和销售[6][11]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概况 - 会议于9月10-12日在合肥召开,主题为"中国新兴产业崛起将引领高分子下个十年",聚焦AI、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数据中心和新一代通信等新兴产业材料、技术、装备新机遇[13] - 邹湘坪将出席会议并以"耐温抗老化PCT(G)树脂聚合及改性技术和应用简介"为题进行主题报告[6] - 终端用户覆盖eVTOL、无人机、大飞机、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汽车主机厂、3C电子、家电、光伏新能源等需使用工程塑料制造的企业[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