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od Max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第三大储能巨头倒了!
鑫椤储能· 2025-06-17 15:42
核心观点 - 美国储能系统集成巨头Powin因供应链空心化、政策混乱和技术优势丧失而破产,揭示了美国储能产业在全球化竞争中的结构性缺陷 [5][14][30] 公司发展历程 黄金年代 - 公司1989年成立初期从事消费品业务,2010年设立储能部门试水 [7] - 2016年抓住美国储能市场爆发机遇(同比增长200%),推出革命性BP-OS系统,支持多厂商电池接入 [7] - 通过加州Aliso Canyon紧急储能项目(2MW/8MWh)6个月交付创纪录,确立行业地位 [8] - 2024年成为伯克希尔哈撒韦能源合作伙伴,员工规模曾达500人 [10][11] 商业模式缺陷 - 轻资产模式依赖采购中国电池(90%来自宁德时代等8家厂商)进行简单组装 [13][19] - 利润主要来自设备价差和软件服务,研发投入不足导致技术壁垒薄弱 [13] - 2023年产品曝出3起事故,暴露热管理和防水设计缺陷 [32] 政策冲击 关税影响 - 特朗普145%锂电池关税直接击穿成本线 [17] - 叠加301关税(7.5%)、ITC政策本土化要求等复合政策压力 [20] - 韩国厂商缺乏磷酸铁锂产能,替代方案至少需等到2026年 [21] 行业对比 - 同行Fluence 22财年毛利率-5.2%,负债率108%,近年才回升至5-10% [22] - 美国企业20英尺集装箱储能成本达900美元/kWh,中国厂商已压至700美元以下 [29] 中国竞争 技术突破 - 宁德时代"天恒"系统实现6.25MWh集成与5年零衰减 [29] - 亿纬锂能628Ah电芯系统能效达95.5% [29] - 全球储能电芯TOP10中中国占据前九席 [28] 垂直整合 - 中国厂商直接推出集成产品,2024年全球储能系统出货前十占六席 [28] - 比亚迪魔方系统采用CTS电芯直集成技术,容量达6.432MWh [29] 行业应对策略 - 特斯拉复制gigafactory模式垂直整合供应链 [31] - Fluence转向软件服务和电力交易算法 [31] - ESS开发铁基液流电池长时储能技术(200MW/2GWh项目) [31] - GE Vernova等采用近岸生产策略迁至墨西哥、印度 [32] 财务危机 - 负债超3亿美元,拖欠宁德时代3.1亿元货款 [1][2] - 累计欠款包括韩国ACE Engineering 1亿美元、青岛中集普威4900万美元等 [2] - 破产前获KKR 2亿美元贷款并高调发布Pod Max新品 [3]
储能系统集成商Powin或将停止运营,全球已投运储能项目11GWh,超6GWh在建
Powin公司运营状况 - 公司向美国俄勒冈州提交可能终止运营通知 若经营状况未改善将于2025年7月28日前启动裁员[2] - 根据WARN法案 公司可能关闭业务并裁员250人 包括首席执行官岗位[3] - 公司近期通过KKR信贷融资筹集2亿美元 但仍面临经营困境 被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起诉拖欠3.1亿人民币货款[6] Powin业务与技术 - 公司提供基于模块化Powin Pod液冷5MWh锂离子解决方案的储能系统 采用标准20英尺集装箱设计[4] - 公司全球已投运项目容量超11GWh 另有6GWh项目在建[4] - 公司推出6.26MWh的Pod Max产品应对中国厂商竞争 旨在提升能量密度与高功率输出能力[4] 行业环境 - 美国储能行业面临政策调整期 联邦关税政策及《预算协调法案》可能取消清洁能源税收抵免[7] - 公司已进军澳大利亚、欧洲和拉丁美洲等国际市场[7]
外企加入!储能系统大容量“混战”,堆叠式会胜出么?
行家说储能· 2025-05-09 20:00
储能系统容量竞速 - 宁德时代发布9MWh TENER Stack储能系统,距离其6.25MWh天恒系统仅1年,距远景能源8MWh+纪录仅7个月,显示行业容量迭代加速[2][3] - 海外企业如Fluence Energy推出7.5MWh Smartstack,Nidec发布8.47MWh ACBOX系列,IPS推出8.1MWh EXERON X-BESS 8,Powin推出6.26MWh Pod Max,国际竞争加剧[6][8][10] - 2025年以来已有30多家企业推出6MWh+系统,电芯尺寸从314Ah跃升至700Ah级别[13] 技术创新与设计突破 - Nidec ACBOX系列采用530Ah电芯,支持2000V电压,4h系统达2.47MW/8.47MWh,8h系统达1.23MW/8.47MWh,重量70吨[4][5] - IPS的EXERON X-BESS 8在20英尺集装箱实现传统40英尺能量密度,功率密度200kW/m³提升37%,模块化设计使重量低于8吨[6][8] - 宁德时代TENER Stack采用"Two in One"模块化设计,半高箱重量控制在36吨以下,节省35%运输成本[14] 能量密度与成本优化 - 彭博新能源财经数据显示2024年交钥匙储能系统价格同比下降40%至165美元/千瓦时,创2017年以来最大降幅[13] - 瑞源电气液冷系统能量密度338.7kWh/m²,禾迈HoyPrime系统建设成本更低,安诚能科9MWh系统实现模块化数字化[16] - 海博思创HyperBlock IV Plus支持1500V/2250V电压平台,南都电源Center L Max能量密度提升167%[16] 行业解决方案比较 - 宁德时代TENER Stack土地利用效率提升40%,电站建设成本节省20%,远景能源EN 8 Pro能量密度达541kWh/m²[16] - 天合光能Elementa金刚3度电成本降低12.5%,亿纬锂能6.9MWh系统Pack成本降10%,金风零碳GoldStack 4.0初始投资节省10%[16] - 中车株洲所6.X MWh系统能量密度跃升38%,中创新航6.25MWh系统用地面积减少14.9%[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