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储能系统集成
icon
搜索文档
Powin正式申请破产,竞争对手FlexGen已出价收购
文 |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在 全 球 电 池 储 能 行 业 经 历 动 荡 与 整 合 的 背 景 下 , 一 则 收 购 消 息 引 发 广 泛 关 注 —— Fl e xGe n 电力系统公司已出价收购正处于第 11 章破产保护程序中的竞争对手、美国系统 集成商 Powi n。这起收购案不仅关乎两家企业的命运,更折射出美国储能市场的竞争格 局与发展趋势。 Powin 的困境与破产进程 总部位于俄勒冈州的 Powi n,作为电池储能系统(BESS)制造商兼系统集成商,近期深 陷严重的财务困境。2 0 2 4 年 5 月,该公司向俄勒冈州当局通报,若无法找到有效的解决 方案,可能在 7 月底前裁员并停止运营。随后在 6 月,Powi n 正式申请第 11 章破产保 护 , 其 破 产 重 组 案 由 新 泽 西 州 破 产 法 院 受 理 , 同 时 成 立 了 新 的 服 务 业 务 实 体 Powi n Pr o j e c t LLC。 Fl e xGen 最初是微电网控制专业企业,其核心优势在于 15 年的现场部署经验及自主开发 的能量管理系统(EMS)软件平台 Hybri d OS。公司 业 ...
阿特斯调整今年储能出货预期至7—9GWh 部分项目受关税影响推迟至2026年
证券时报网· 2025-06-05 18:27
公司业务与出货量 - 2025年二季度预计组件出货量在7 5—8 0GW之间 全年预计在25—30GW之间 公司在价与量之间做了平衡与取舍 [1] - 2025年二季度预计储能系统出货量在2 4—2 6GWh之间 全年预计在7 0—9 0GWh之间 部分受影响项目可能推迟到2026年执行 [1] - 一季度储能出货量季节性减少 二季度预计显著提升至2 4—2 6GWh [1] 储能业务进展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公司拥有约91GWh储能系统订单储备 已签署合同金额32亿美元 涵盖不同签单阶段 [2] - 美国以外的市场出货正常 公司在北美 欧洲 澳洲 拉美等海外大储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2] - 大型储能毛利受电芯价格和需求影响 已签和明后年交付订单保持健康利润 美国 加拿大 英国 欧盟 日本等市场利润较好 [2] 市场竞争与策略 - 单纯销售硬件设备竞争激烈 系统集成层面进入壁垒高 需本地化技术支持 电网对接和长期服务 [3] - 公司较少参与光伏技术路线之争 优先考虑不同技术路线的商业化价值 持续进行TOPCon HJT BC等新技术研发 [3] - 国内扩产将更加谨慎 产能规划向储能和海外高利润市场倾斜 部分制造及采购环节向关税成本较低地区转移 [3] 关税影响与应对 - 当前关税政策有所缓和 公司正与客户评估后续订单安排 利用窗口期抓紧出货 [2] - 客户可接受的关税水平比预期高 项目延期或取消对客户投资影响重大 [2] - 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储能系统出货7 0—9 0GWh 部分项目可能推迟到2026年 [1][2]
储能系统集成商Powin或将停止运营,全球已投运储能项目11GWh,超6GWh在建
Powin公司运营状况 - 公司向美国俄勒冈州提交可能终止运营通知 若经营状况未改善将于2025年7月28日前启动裁员[2] - 根据WARN法案 公司可能关闭业务并裁员250人 包括首席执行官岗位[3] - 公司近期通过KKR信贷融资筹集2亿美元 但仍面临经营困境 被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起诉拖欠3.1亿人民币货款[6] Powin业务与技术 - 公司提供基于模块化Powin Pod液冷5MWh锂离子解决方案的储能系统 采用标准20英尺集装箱设计[4] - 公司全球已投运项目容量超11GWh 另有6GWh项目在建[4] - 公司推出6.26MWh的Pod Max产品应对中国厂商竞争 旨在提升能量密度与高功率输出能力[4] 行业环境 - 美国储能行业面临政策调整期 联邦关税政策及《预算协调法案》可能取消清洁能源税收抵免[7] - 公司已进军澳大利亚、欧洲和拉丁美洲等国际市场[7]
海博思创(688411):把握新能源消纳大机遇 出海开启新成长
新浪财经· 2025-06-03 14:27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1年,核心管理团队来自西门子、美国国家半导体等全球电气设备龙头 [1] - 2019年战略聚焦储能系统集成,剥离其他业务以把握新能源消纳机遇 [1] - 2021-2024年储能系统销量达0.7/2.2/6.2/11.8GWh,出货规模快速增长 [1] - 国内市场份额稳居前二,海外市场取得突破有望成为第二成长曲线 [1] - 2024年实现营收82.7亿元,同比+18.4%,毛利率18.5%、净利率7.9%大幅领先行业 [1] 行业动态 - 国内136号文取消强制配储,推动储能产业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 [1] - 国内储能行业迎来增速换挡与行业出清,交易能力成为下一阶段关键 [2] - 欧洲灵活性资源需求迫切+商业模式完善+补贴转向,大储发展明显提速 [2] - 美国健全的市场机制决定储能发展趋势,关税影响可控,电网矛盾增强收益韧性 [2] - 中东推动能源转型,大项目频发 [2] - 预计2025-2027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约228/280/366GWh,同比+18%/+23%/31% [2] 公司竞争优势 - 构建覆盖全场景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推出海博AI云平台助力全生命周期项目价值最大化 [2] - 合作国电投、中核、华能等头部央企,渠道优势确立龙头地位 [2] - 基于国内丰富的交付与应用经验拓展海外市场,与施耐德、壳牌等海外企业深化合作 [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8.9/11.4/13.5亿元,同比增长37.3%/28.1%/18.9% [3] - 对应EPS为4.94/6.32/7.52元/股 [3] - 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25年18xPE,对应合理价值88.90元/股 [3]
3.5GWh!比亚迪储能又签重磅订单
行家说储能· 2025-05-21 18:40
插播 : 136号、394号文件等多项新政出台,2025工商业储能有何新打法?6月9日-12日,行家说储能联合光亚法兰克福举办"2025年全球用户侧储能产业 价值峰会暨应用示范展",点击" 阅读原文 "了解详情 昨日,行家说储能报道了阳光电源拿下1GWh智利储能订单( 点这里 ), 今日据 RENEWABLE ENERGY MAGAZINE报道,比亚迪储能新签 3.5GWh智利大单。 ■ 比亚迪储能: 拿下3.5GWh储能订单 据了解,比亚迪储能与 Grenergy新签协议,为位于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绿洲埃琳娜项目( Oasis de Atacama)第六阶段供应3.5GWh储能系统 , 这也是两家公司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储能合作。 根据此 次新协 议,比亚迪储能将向 Grenergy 提供总计 6,240台MC Cube-T 模组(相当于624个集装箱 ), 用于Elena光储电站。该MC Cube-T BESS采用CTS(电芯直接到系统)超级集成技术,将刀片电池直接集成到储能系统,空间利用率大幅提升98%,Vcts(电芯与系统体积 比)指标超33%。 据了解, 位于智利的Oasis de Atacama项目分 ...
海博思创
数说新能源· 2025-04-21 16:29
公司概况与市场定位 - 海博思创专注于储能系统集成赛道,国内市场为主,同时拓展海外市场,2023年全球储能系统集成出货量排名第五,亚太市场排名第二,国内市场领先 [2] - 公司成立于2011年,2024年1月科创板上市,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业务聚焦储能系统(功率型/能量型),剥离非储能业务,储能系统营收占比从2020年65%提升至2023年99% [3][5] - 2021-2023年营收强劲增长,受益于行业先发优势及储能行业快速发展 [3] 业务布局与市场拓展 - 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上半年境外收入0.09亿元(占比0.2%),欧洲和澳洲市场开拓顺利 [4] - 2023年直流侧储能系统国内/全球出货量排名中国第一和全球第三 [5] - 下游客户集中度高,主要服务五大六小电力央国企,与国家电投、华能集团等保持稳定合作 [10] 技术与产能 - 掌握储能系统集成关键技术,包括BMS、EMS、功率协调控制器等核心部件自主研发,具备数字化建模和智慧运维能力 [6] - 四大生产基地(北京、山西、广东、甘肃)产能利用率超150%,2024年募资扩充2GWh产能,江苏和内蒙古工厂在建 [7] 供应链与竞争策略 - 电芯模组采购占比下降至56.6%(2024H1),减少对宁德时代的依赖,引入亿纬锂能等供应商 [8] - 国内储能开发商CR10达58%-59%,公司凭借技术积累、AI应用及海外布局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17][18]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2024年国内大储新增装机预计39GW/94GWh(同比+85%/+107%),2025年预计45GW/118GWh(同比+17.5%/+26%) [11] - 独立储能占比提升至66%(2024H1),收益模式以容量租赁为主,市场化回报仍需探索 [14][15] - 强配政策取消后短期或影响装机,但长期将转向市场化驱动,新能源入市推动储能调用率提升 [13][16]
海博思创(688411):储能集成“小巨人”,国内外业务进展可期
平安证券· 2025-04-17 14:2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作为国内大储领先企业,有望受益于国内储能市场增长,海外业务拓展未来也将带来增量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介绍:专注储能集成的“专精特新”小巨人 概况:大储系统实力出众,业绩表现亮眼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2025 年 1 月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实际控制人为张剑辉、徐锐夫妇,专注储能系统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市场地位领先 [13] - 公司历史业务布局包括储能系统、动力电池系统和新能源车租赁业务,后逐步聚焦储能系统业务,收缩或剥离其他业务 [14][15] - 2023 年公司营收 69.82 亿元,2020 - 2023 年 CAGR 达 166.2%;归母净利润 5.78 亿元,2021 - 2023 年 CAGR 达 624.9%;2024 年营收 82.70 亿元,同比增长 18.4%;归母净利润 6.47 亿元,同比增长 11.9% [17] - 公司业务聚焦储能,现阶段营收以国内为主,2023 年、2024 年上半年储能系统营收占比均达 99%,2024 年上半年境外收入占比 0.2% [19] - 2020 - 2023 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从 21.7%缓降至 19.8%,2024 年前三季度为 20.0%;2024 年前三季度销售净利率为 6.0% [27] 业务:聚焦储能系统集成,市场地位突出 - 2023 年公司储能系统集成出货量(MWh)全球第五、亚太第二,直流侧储能系统国内出货量中国企业第一、全球出货量中国企业第三 [29] - 公司定位专业系统集成商,外采电芯和部分 PCS 产品集成为储能系统销售,具备集成能力、BMS、EMS 自研自产能力和部分 PCS 自产能力,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32] - 公司围绕电化学储能系统形成 8 项核心技术,贯穿产品生产全过程;生产所需部分部件外购,其他关键部件自主研发生产,已实现部分 PCS 自研自产 [34][35] - 公司现有北京房山、山西大同、广东珠海、甘肃酒泉四大生产基地投产,江苏南通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工厂在建;计划用 IPO 募资 3 亿元扩充 2GWh 产能 [39] 供应链:大客户和供应商依赖性逐渐降低 - 电芯是公司主要外采原材料,占采购成本大头,2021 - 2024H1 均超 50%;2024 年上半年亿纬锂能成第一大供应商,公司与亿纬锂能签 2025 - 2027 年度 50GWh 电芯采购协议 [44][46] - 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但呈下降趋势,2021 - 2024H1 向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比分别为 78.2%/83.7%/74.4%/58.4%,客户以“五大六小”等电力央国企为主 [49] 国内市场:大储装机持续增长,价格竞争有望改善 需求端:装机需求快速增长,“五大六小”为主要投资方 - 估算 2024 年国内大储新增装机 38.6GW/93.6GWh,预计 2025 年新增装机 45.4GW/117.9GWh,增速放缓 [54] - 国内大储装机前期由“强配”政策驱动,未来将过渡到市场化驱动;新能源配储“强配”政策退出,独立储能收益来源待丰富 [57][58][59] - 国内大储收入水平和结构待改善,市场化回报需探索;“强配”政策退出对装机量影响有限,新能源入市推动储能市场化调用 [62][64] - 国内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推进,为新能源和储能参与市场铺路;“强配”转“竞配”、新能源发电入市、政策扶持独立储能发展将带来积极影响 [68][69] - 电力央企是国内大储电站投资建设主力,2022/2023 年国内并网储能项目前十大开发商中 9 家为“五大六小两网两建”电力央企 [72][73] 供给端:国内市场存在“价格内卷”,但呈现企稳迹象 - 2023 年国内直流侧/交流侧储能系统环节 CR10 分别为 43%/51%,市场集中度不高,竞争激烈 [79] - 公司直流侧储能系统国内市场地位领先,2023 年国内直流侧出货量中国企业第一,2024 年国内储能系统出货量中国企业第二 [80] - 国内大储系统价格竞争激烈但呈企稳迹象,136 号文后有望向商业化运行过渡;政策和行业协会行动有望改善价格竞争情况 [84][86][87] - 公司技术扎实、项目数据积累深厚,算法与运维优势有望凸显,有望把握国内市场机遇实现业绩增长 [88][89] 海外市场:大储需求多点开花,竞争格局相对更优 需求端:高价值市场、新兴市场多点开花 - 预计 2024/2025 年全球大储新增装机 62.6/83.2GW,增速分别为 94%/33%,海外大储需求欧美高壁垒高毛利,中东、印度新兴市场增长迅速 [9] 供给端:海外竞争格局相对更优,公司积极出海拓展 - 公司 2023 年以来在北美、欧洲、澳大利亚等区域开展市场开发活动并取得突破,截至 2024 年 3 月末与欧洲客户签 10GWh 意向框架合同,海外在手订单约 323.55MW,合同金额超 6000 万美元 [9] - 2024 年 10 月公司亚太区新总部落户澳大利亚悉尼,将扩建海外销售渠道,提升服务能力;已与多家海外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9] 投资建议 - 预计 2025/2026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97/11.86 亿元,2024 - 2026 年 EPS 分别为 3.64/5.05/6.67 元,对应 4 月 15 日收盘价 PE 分别为 18.9/13.6/10.3 倍,低于可比公司当前水平,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9]
四大趋势值得关注!ESIE 2025储能设计与解决方案论坛:电池技术、系统集成、构网型储能、数智化技术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4-03 21:23
文 |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4年,储能产业依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全球 新增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 177.8GWh ,同比增长62%。 中国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全年新增新型储能装机超 100GWh ,同 比增长 136% ,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达到 62% (以能量规模计)。 四大 趋 势值得关 注 ! 1、储能电芯大型化! 储能电芯容量已从30 0Ah+走向5 0 0Ah+、600Ah+,甚至出现超千安时 的电芯。 | 主持人:赵智勇 内蒙古电力集团电科院高级工程师 | | | --- | --- | | 09:00 - 09:20 | 构网型储能技术支撑内蒙古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应用探索 | | | 曹 斌 内蒙古大青山实验室有限公司董事长 | | 09:20 - 09:40 | 因网制直 守护电网安全稳定 | | | 张 敏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大客户解决方案总经理 | | 09:40 - 10:00 | 构网型储能技术与应用 | | | 刘为群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 | 10:00 - 10:20 | 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 | 杨 志 华为数字能源技 ...
产能翻番!精控能源储能赛道提速
行家说储能· 2025-03-28 10:18
文章核心观点 精控能源举行总部项目启用暨新控能源智慧储能项目开工仪式,产能将超2倍增长,公司迈入新阶段,在产能升级和全球化市场布局战略上取得进展 [1][2] 分组1:产能升级 - 3月27日精控能源在苏州举行总部项目启用暨新控能源智慧储能项目开工仪式,储能相关产能将超2倍增长 [1] - 新控能源智慧储能项目总投资6.8亿元,占地约66.8亩,预计2025年底建成投产,建成后预计年营收50亿元,年纳税超5000万元 [5] - 2021年完成5GWh储能产能布局,2023年储能系统产能突破12GWh,2025年总产能将提升至31GWh [5] 分组2:新总部基地特点 - 基于“核心技术全栈自研”理念,发挥近350项技术专利和软件著作权优势,建有iCCS全自动产线等,加速储能系统集成迭代 [7] - 首创iCCS六维度安全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设计iCCS全自动产线,开辟储能系统集成核心部件4S融合变革之路 [8] 分组3:全球化市场布局 - 去年12月海外总部在加拿大启用,加上国内总部,夯实全球化市场战略,转向深耕本地化,覆盖多个关键地区 [9] - 户用、工商业、公共事业级等储能全场景产品应用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整体装机量超10GWh(截至2024年) [13] - 与产业龙头深度协同,与头部企业建立战略合作,打造多个经典案例 [13] 分组4:其他优势 - 引入工业4.0标准,生产效率提升30%,产品不良率降至0.1%以下 [11] - 规划建设氢能储能联合实验室,提升科研实验能力 [11] - 新厂致力于打造采用100%绿电供应的零碳园区,诠释可持续发展担当 [11] 分组5:项目案例 - 展示多个国内外储能项目,包括应用场景和规模 [15][16] 分组6:订单情况 - 2025年开局强势,海外与众多合作客户签署协议并开启交付潮,国内与中建三局二建达成95MW储能项目合作并协同开拓海外业务 [18]
海博思创科创板上会在即:参与多个大型储能项目,营收复合年增长超188%
IPO早知道· 2024-10-12 13:14
公司概况 - 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于10月17日科创板上市,中泰证券担任保荐机构 [3] - 公司成立于2011年,专注于电化学储能系统研发、生产、销售,提供全系列储能系统产品和一站式解决方案 [3] - 业务覆盖传统发电、新能源发电、智能电网、终端电力用户等"源-网-荷"全链条行业客户,同时为新能源工程机械和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电池系统 [3] - 截至2023年12月末,已完成和参与多个大型储能项目,包括数个单体超500MWh项目和数十个单体超200MWh项目,应用场景涵盖共享储能电站、光伏电站和风力发电项目 [3] 市场地位 - 2023年中国储能系统集成商出货量排行榜中位列第二名(数据未包含销售给新源智储的出货量) [4] - 2023年全球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商排名前五,分别为Telsa、阳光电源、中车株洲所、Fluence和海博思创 [4] 财务表现 - 2021年至2023年营收分别为8.38亿元、26.26亿元和69.8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88.67% [4] - 2023年上半年营收为36.87亿元 [4] - 2021年至2023年储能系统收入分别为6.53亿元、24.56亿元、69.2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78.52%、94.61%、99.30%,复合年增长率为225.62% [2][4] - 2023年上半年储能系统收入为36.5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99.04% [4] - 2021年至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0.15亿元、1.82亿元、5.78亿元,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80亿元 [4] 融资与投资 - 已获得清控银杏、腾业创投、启明创投、IDG资本、武岳峰科创、蔚来资本、远翼投资等知名机构投资 [4] - 计划通过本次发行募集7.82亿元,用于年产2GWh储能系统生产建设项目、储能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数字智能化实验室建设项目、营销及售后服务网络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