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esilia
icon
搜索文档
BSX Raises 2025 Financial Outlook: What's Backing It?
ZACKS· 2025-06-24 21:30
公司业绩与展望 - 公司上调2025年全年指引 预计净销售额增长15-17%(此前为12 5-14 5%) 有机增长12-14%(此前为10-12%) 调整后每股收益预期为2 87-2 94美元(此前为2 80-2 87美元)[1] - 第一季度有机销售额增长18% 超出14-16%的指引区间 调整后每股收益0 75美元 同比增长34% 超过0 66-0 68美元的预期[2] - 公司计划通过提高有机销售指引 针对性减少可自由支配支出以及0 01美元的汇率收益来抵消2亿美元的关税影响[4] 业务表现 - 心脏病学部门销售额增长31% 主要受WATCHMAN AGENT药物涂层球囊和FARAPULSE等产品推动[3] - 电生理学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145% 主要得益于FARAPULSE脉冲场消融技术的快速采用 使公司成为全球第二大厂商[3] - 美国地区销售额增长31% 亚太和欧洲中东非洲地区分别增长11%和8% 其中日本实现两位数增长 中国实现高个位数增长[3] 竞争对手动态 - Edwards Lifesciences重申2025年销售额增长8-10%的预期 但将美元销售额指引上调1亿美元至57-61亿美元 调整后每股收益预期维持在2 40-2 50美元[5] - Stryker上调2025年有机收入增长指引至8 5-9 5%(此前为8-9%) 但将每股收益指引下调至13 20-13 45美元(此前为13 45-13 70美元) 主要受Inari Medical收购和2亿美元关税影响[6] 股价与估值 - 公司股价过去一年上涨33 4% 高于行业8 8%和标普500指数9 3%的涨幅[7] - 公司远期12个月市盈率为33 19倍 高于行业平均的20 83倍[9] - Zacks一致预期显示 过去60天内公司盈利预期呈上升趋势[10]
(进博故事)“进博宝宝”跑出审批“加速度”
中国新闻网· 2025-06-18 16:01
"零时差"同步 30多年前,丹麦药企诺和诺德来到中国时,或许未曾料到,"进博加速度"会催生产品从首次展示到首张 处方落地的高速跨越。 2024年11月,诺和诺德在进博会现场首秀全球首个胰岛素周制剂诺和期®药剂,当月底就在中国实现商 业上市和医保准入同步。这是诺和诺德创新药在进博首秀后首次实现国内外"零时差"获批。 值得关注的是,在第六届进博会上,诺和期曾以临床研究文献的形式展出,这也就意味着,仅仅一年时 间,诺和期便实现了从文献到展品,再到商品的成长"三级跳"。 中新网上海6月18日电(记者缪璐)"这里每一个展台都很大,装饰也十分精致,现场人头攒动、交流频 繁,场面十分热闹。"在许多展商眼中,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绝对称得上每届进博会上"最吸睛"的 展区之一。 "进博加速度" 2020年首次亮相后,爱德华INSPIRIS RESILIA主动脉瓣膜仅用时不到两个月就实现了在华获批上 市。"进博会加速了这个产品的上市,为中国患者带来了很好的临床获益。"爱德华中国外科结构性心脏 瓣膜疗法业务高级总监胡滨说。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超过3000位中国患者因此受益。其中一 位拥有"医者"与"患者"双重身份的心外科专 ...
Edwards' New Late-Breaking Data on Severe AS Expected to Boost Stock
ZACKS· 2025-05-23 21:55
公司动态 - 公司在EuroPCR 2025上公布了一项针对严重主动脉瓣狭窄(AS)的真实世界研究结果 覆盖超过24,000名患者 显示在症状出现前干预可降低医疗系统经济负担并改善患者预后[1] - 研究数据作为最新临床试验公布 预计将推动公司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和外科结构性心脏病业务单元增长[2] - 公司近期获得FDA批准 将SAPIEN 3平台用于无症状严重AS患者的TAVR治疗 该批准基于EARLY TAVR试验的突破性数据[10] - 4月公司SAPIEN M3二尖瓣置换系统获得CE认证 可用于不适合手术或TEER治疗的症状性二尖瓣反流患者[11] 财务与市场表现 - 公司市值达446.4亿美元 收益率为3.2% 显著高于行业平均的-2.8% 过去四个季度平均盈利超预期3.5%[4] - 过去六个月股价上涨5% 同期行业指数下跌11.8%[12] - 公司当前Zacks排名为3(持有) 在医疗器械板块中排名低于Phibro Animal Health(排名1)等公司[13] 临床研究成果 - 研究显示对无症状严重AS患者早期干预 可使医疗系统每年为每位患者节省36,000美元成本 住院时间缩短2.2天 治疗后一年内心力衰竭再住院率降低80%[5] - 延迟治疗会导致主动脉瓣置换术后一年内死亡率增加超过七倍[5] - 结合EARLY TAVR试验数据 结果强化了早期转诊和心脏瓣膜团队评估的价值[6] 行业发展 - AS治疗市场规模2024年预计为86亿美元 到2034年复合年增长率预计达7.4%[7] - 市场增长主要受医疗技术进步驱动 包括微创手术和突破性设备 同时医患对治疗方案的认知提升也促进早期干预需求[8]
Edwards Lifesciences (EW)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5-14 02:40
纪要涉及的公司 Edwards Lifesciences(EW)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财务表现与目标 - 公司对2025年财务状况有信心,营收指引为8 - 10%,全年每股收益(EPS)为2.4 - 2.5美元,且能抵消与Yanavarv交易带来的潜在摊薄以及关税成本[5]。 - 从2026年起,公司目标是营收实现10%的双位数增长,EPS增速快于营收[11]。 业务催化剂 - TAVR早期获批将带来多年增长机会,NCD有望重新开放,政策和指南的变化也将推动TAVR业务发展;EVOQUE的NCD获批使更多美国患者受益;欧洲首个经导管二尖瓣置换获得CE Mark批准;Resilia组织技术公布了八年数据;收购Jesse Medical后开展的AR机会关键研究进展顺利;在心力衰竭领域,通过收购获得的两项技术IHFM和Endotronics整合良好,内部保险计划和研究入组情况良好[6][7]。 关税影响 - 中国关税对公司影响较小,公司在中国和墨西哥无业务布局,全球供应链布局分散,各地区工厂可满足当地需求,受关税影响风险较低;若关税无进一步变化,2026年关税对EPS的影响将更显著,预计今年因新加坡和哥斯达黎加产品关税变化带来的影响约为每股0.05美元[13][15]。 稀释应对 - 通过确定优先级来管理损益表,优先投资创新、科学、高接触模式和新兴机会,以实现营收增长和EPS杠杆目标;面对如关税等意外情况,能够灵活重新分配资金,保护损益表和扩大利润率[18][22]。 TAVR业务 - 目前有足够信息促使CMS重新开放TAVR的NCD,TAVR已成为标准治疗方法,早期TAVR数据可靠,FDA审批速度快表明有改变的需求;无需等待中度数据即可重新开放NCD,未来一年半将迎来TAVR的多年增长机会,2026年底若中度数据积极,将开启新一轮增长[25][29][30]。 - FDA批准无症状TAVR是关键里程碑,公司制定了90天计划,向美国心脏团队医生普及数据、解释数据影响并调整实践流程;目前部分全科医生(GC)知晓相关数据,但仍需对心脏团队进行培训,指南对推动转诊也很重要[34][40]。 - 公司对中度TAVR试验有信心,基于在结构性心脏病领域65年的领导经验,但需等待2026年TCT会议公布结果,机会大小取决于研究结果的可靠性[45][46]。 TMTT业务 - TMTT业务增长动力来自Pascal和Evoque,在美国和欧洲均实现高增长;今年有望实现超过5亿美元的营收,增长50% - 60%,目标是到2030年达到20亿美元[48][50]。 - Evoque NCD获批有利于创建和引领市场类别,但短期内主要挑战是增加、激活和培训更多中心;培训中心时,会进行三尖瓣疾病和成像培训,并通过现场培训让中心医生在潜在患者上积累经验,以快速提高操作能力[51][54][55]。 M3产品 - M3已在欧洲获批,预计明年在美国获批,这将有助于释放二尖瓣置换市场机会;公司强调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最佳技术,目前医生仍在学习患者细分和技术应用[58]。 收购业务 - 去年的收购包括Inovalve、JZ Medical和Endotronics等,这些技术相互补充,旨在解锁二尖瓣置换和主动脉瓣反流(AR)等领域的潜力;JZ Medical已在美国开展关键研究,Endotronics在心力衰竭领域的影响今年较小,明年将有一些小影响;Yenaval交易仍在接受监管机构和FTC审查,有望今年有更多消息[61][63][6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在过去多年不仅在研发方面进行投资,还在供应链方面投入,拥有强大、有弹性的供应链,在新冠疫情和关税波动期间表现良好[16]。 - 三尖瓣疾病在美国对心脏团队来说是一种新疾病,一年前医生没有相关技术,患者多在GC层面,因此公司在培训中心时会重点进行三尖瓣疾病和成像培训[53]。
二尖瓣疾病高发!这些症状或是“心脏阀门”预警
中国新闻网· 2025-05-01 11:11
那么这种疾病该如何预防和治疗? "瓣膜就像阀门,它是一个结构,坏了不能通过吃药长好,需要手术治疗,要么是修门,要么是换 门。" "很多心脏瓣膜病的表现并不是整个心脏疼或者是心慌,很多人的表现是没力气,这实际上可能暗 示心功能减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外科主任王春生日前接受中新健康记者采访时表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心血管病患病率持续上升,心脏瓣膜疾病已成为继冠心病、 高血压之后的第三大心血管疾病。数据显示,我国约有2500万人受瓣膜病影响,其中又以二尖瓣疾病最 为常见。 "心脏有四个瓣膜,最重要的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膜,因为这两个瓣膜承受的压力比较大,特别是 二尖瓣。因为瓣膜是定向发力,它要朝这扇门把血液打出去。"王春生向中新健康记者解释了心脏瓣膜 的工作原理。 他说,心脏瓣膜是心脏中活动最明显的,它会不停地开放关闭,心跳每分钟跳80次,它就每分钟开 关80次。持续活动使瓣膜承受负担,如果患有高血压,则瓣膜承受的压力就更大。 这也就是为什么随着年龄增长,患病风险会增加,并且伴随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疾病年轻化趋 势也更加明显。 "第一代生物瓣是用动物材料制成的,比如牛心包、猪主动脉等,随着 ...
新式干式二尖瓣瓣膜在华上市
新京报· 2025-04-27 18:05
产品上市 - 爱德华生命科学宣布MITRIS RESILIA干式二尖瓣瓣膜在中国正式上市,该产品采用RESILIA全封闭抗钙化技术,是首款采用该技术的外科二尖瓣生物瓣膜 [1] - MITRIS RESILIA瓣膜已于2023年10月31日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此前已在美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获批上市 [1] - 该产品设计特点包括:缝合环柔软性和低剖面设计便于微创手术植入,大开口设计为未来"瓣中瓣"介入治疗预留空间,支架显影性优异便于未来手术 [3] 行业背景 - 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导致心血管病患病率持续上升,心脏瓣膜疾病已成为第三大心血管疾病 [2] - 外科置换手术仍是二尖瓣疾病主流治疗方式,发展趋势为更微创、更耐久、更个体化 [2] - 生物瓣膜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成为二尖瓣置换主流选择,在中国应用比例逐年递增 [2] 技术优势 - MITRIS RESILIA瓣膜采用RESILIA组织处理技术,通过封闭钙化来源提升瓣膜耐久性,心脏瓣膜学会年会公布的八年数据证实了其长期耐久表现 [3] - 产品设计兼顾当前手术需求和未来治疗可能性,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解决方案 [1][3] 临床需求 - 心脏瓣膜病起病隐匿且公众认知不足,常导致患者错过最佳干预时期,可能引发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2] - 微创化成为二尖瓣置换手术必然趋势,小切口微创手术临床需求高涨,可减少手术创伤并改善患者预后 [2]
最新!医械大厂CEO薪酬大揭秘
思宇MedTech· 2025-04-16 18:37
爱德华的 CEO Bernard Zovighian 这一薪酬包括 110 万美元的薪水和 610 万美元的股票奖励。 570 万 美元的期权奖励、 140 万美元的奖金和 98028 美元的其他薪酬,显示出公司对高层管理者的激励机制 高度依赖于绩效和长期股权奖励。 心血管医疗器械作为全球最大的细分市场之一,近年来发展迅速,预计到 2026 年,全球心血管医疗器械 市场规模将达到 822 亿美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6.9% 。这一市场的快速增长为爱德华等企业提供了巨 大的发展机遇。 Bernard Zovighian 于 2023 年 5 月正式担任爱德华的 CEO ,其薪酬结构体现了公司对创新和市场竞 争力的重视。与行业其他 CEO 相比,他的薪酬虽然低于强生的 Joaquin Duato ( 4930 万美元)和瑞 思迈的 Michael Farrell ( 4290 万美元),但仍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报名:首届全球眼科大会 | 参会须知 报名:首届全球骨科大会 | 议程更新 报名: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 | 奖项申报 合作伙伴征集:2025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心未来 近日, 爱德华生命科学 ( Edwar ...
收入101亿!爱德华最新季报出炉
思宇MedTech· 2025-02-13 16:11
2025年2月11日,得益于第四季度业绩超预期,爱德华生命科学(NYSE:EW)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上涨。截至盘后,EW股价上涨 7% ,至每股 75.88美元 第四季度 爱德华生命科学 公司实现 利润3.856亿美元 ,合每股收益 65美分 ,销售额达 13.86亿美元 (合约 101.178亿人民币 )。在销售额同比 增长 9.4% 的推动下,公司净利润增长 4.2% 。 剔除一次性项目后,调整后每股收益为 59美分 ,较华尔街预期高出4美分。此外,公司销售额也超出市场预期的 13.6亿美元 。 # 财 报 详情 第四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 9% ,达到 13.9亿美元 ,超出市场预期。所有产品线均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经汇率调整后,第四季度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销售额实现 5% 的增长,按报告汇率计算增长率为 6% 。 经导管二尖瓣和三尖瓣治疗(TMTT)业务表现尤为突出,第四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 88% ,达到 1.05亿美元 ,成为推动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第四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 0.58美元 ,经调整后每股收益为 0.59美元 ,主要得益于强劲的销售业绩。 财务表现 临床进展 公司在第四季度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