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 Matrix平台

搜索文档
极智嘉:全球最大AMR仓储机器人厂商,全栈平台化技术+全球服务网络构建竞争力
光大证券· 2025-08-05 18:36
公司概况 - 极智嘉是全球最大的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供应商,2024年收入24.09亿元,全球市占率连续六年第一 [3][6] - 公司主营业务为仓储自动化AMR解决方案的设计、交付与运维,覆盖搬运、分拣、存储、调度等核心环节 [3][16] - 2025年7月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募资27.116亿港元,是规模最大的机器人企业H股IPO [64][66] 行业概况 - 全球仓储自动化解决方案市场规模从2020年3008亿元增至2024年4711亿元,CAGR 11.9%,预计2029年达8040亿元 [3][70] - AMR作为高效智能化搬运方案,市场规模从2020年133亿元增至2024年387亿元,CAGR 30.6%,预计2029年达1621亿元,CAGR 33.1% [3][74] - AMR渗透率从2020年4.4%提升至2024年8.2%,预计2029年达20.2% [74][79] 核心竞争力 - 技术优势:累计研发投入10.99亿元,掌握Robot Matrix通用平台、视觉融合SLAM等核心技术,拥有1867项专利 [3][94] - 产品优势:提供货架到人、货箱到人、托盘到人拣选等全系列AMR解决方案,支持模块化扩展 [3][16][100] - 客户优势:服务40+国家/地区、806家客户,包括63家财富500强企业,关键客户复购率84.3% [3][87] 财务表现 - 营收增长:2022-2024年营收从14.52亿元增至24.09亿元,CAGR 28.8% [44][48] - 毛利率提升:从2022年17.7%提升至2024年34.8%,仓储履约AMR业务毛利率达39.2% [50][53] - 亏损收窄:净亏损从2022年15.67亿元收窄至2024年8.32亿元,经调整EBITDA亏损从6.83亿元降至0.25亿元 [62][63] 募资用途 - 44%用于研发及产品迭代,17%用于销售网络扩展,10%用于供应链优化 [65][66] - 重点覆盖欧美日韩等海外市场,提升本地化交付能力 [64] - 推动数字化管理和网络安全体系建设 [64]
清华学霸干出200亿IPO!CFO是厦大硕士,履历优秀
搜狐财经· 2025-07-09 18:47
公司上市与表现 - 极智嘉于7月9日在港交所上市,市值22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00亿元),登顶港股机器人IPO规模之最 [2] - 公司2024年收入24亿元,是全球最大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提供商 [4] - 截至2024年底,极智嘉已向40多国家或地区交付5.6万台AMR [4] 业务与技术 - 极智嘉专注于仓储机器人行业,其AMR解决方案可提升仓库运转效率并降低成本 [5] - 公司创立不久即开始海外拓展,2024年70%收入来自海外 [6] - 已服务全球超800家终端客户,包括美国服饰巨头S&S Activewear和美国3PL巨头UPS [6] 财务与募资 - 2022-2024年经调整亏损净额分别为8.2亿元、4.6亿元和0.9亿元,呈现持续改善趋势 [7] - 本轮募资近24亿港元,主要用于加速开发Robot Matrix平台、加强智能仓储软件、销售网络扩张等 [7] 高管信息 - 刘红岩女士担任公司首席财务官、董事会秘书及联席公司秘书 [8] - 刘红岩拥有丰富财务经验,曾任职于厦门天健会计师事务所、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等机构 [11][12] - 目前还担任天津数智嘉创等多家关联公司监事职务 [13] 行业动态 - 2024年上半年港股主板IPO募集金额达106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35亿港元大幅上升688.56% [14] - 目前有超过170家企业正在排队登陆港股,数量较几个月前近乎翻倍 [15]
清华学霸,干出200亿IPO,这家机构大赚20亿
创业邦· 2025-07-09 11:05
公司概况 - 极智嘉于2025年7月9日港股IPO,发行价16.8港元,募资23.58亿港元,发行市值218亿港元(约200亿元人民币)[2] - 公司由清华大学校友郑勇联合李洪波、刘凯、陈曦于2015年创立,2024年收入24亿元,是全球最大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提供商[3] - 截至2024年底已向40多国交付5.6万台AMR,拥有覆盖搬运、拣选、分拣、补货等全流程的一体化机器人解决方案[3][13] 创始人背景 - 创始人郑勇拥有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士和硕士学位,曾在ABB Ltd担任运营经理5年,接触国际领先机器人技术[8] - 后进入圣戈班担任工厂经理,2013年转型投资加入新天域资本,2015年创业成立极智嘉[8][9] - 创业团队包括清华大学教师李洪波、清华校友刘凯和北京科技大学毕业生陈曦,均具备机器人/自动化领域经验[10] 商业模式与技术 - 仓储履约AMR实现"货找人"模式,相比传统"人找货"提升效率降低成本[10] - 自研大规模多机混合调度系统支持单仓超5000台设备协同作业,全球拥有10余个"千台级"项目[11] - 开发Robot Matrix机器人通用技术平台和高效软件算法,避免调度死锁并提升仓储效率[2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从14.5亿元增长至24.1亿元,CAGR达30%[23] - 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70%,亚太/美国/欧中非市场分别占28.1%/26.1%/17.9%[4][23] - 经调整亏损净额从2022年8.2亿元收窄至2024年0.9亿元[23] 融资与股东结构 - 完成11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华平投资、IDG资本、纪源资本等知名机构[15] - 火山石资本最早投资4000余万元,IPO后持股价值5.84亿元,回报近15倍[17][18] - 华平投资持股10.58%为最大外部股东,投资4亿元已收回成本,剩余持股浮盈20亿元[18][19] - 创始人郑勇直接持股7.19%,创始团队合计控制21.7%股权和55.36%投票权[19] 市场拓展 - 创立初期即拓展海外,2024年服务全球超800家终端客户[23] - 美国客户S&S Activewear三年内五次复购,UPS部署超千台AMR应对旺季高峰[23] - IPO募资主要用于技术研发、软件升级、销售网络扩张和供应链发展[23]
三年烧光43亿!蚂蚁英特尔押注的全球AMR第一股闯关港股
搜狐财经· 2025-06-19 17:13
行业概况 - AMR解决方案市场正以33.1%的年复合增长率扩张,预计从2024年的387亿元增长至2029年的1621亿元 [1] - AMR在仓储自动化中的渗透率将从2024年的8.2%提升至2029年的20.2%,五年内市场份额扩大近1.5倍 [1] - 跨境电商和新能源汽车生产线推动AMR需求增长,2025年预计出货12.5万台,高精度导航(±1mm)需求爆发 [14] 公司核心竞争力 - 技术产品线覆盖仓储全流程:货架到人拣选(每小时400件)、货箱到人(支持12米超高存储)、托盘到人(节省60%通道空间)、智能分拣(效率达人工10倍) [2] - Robot Matrix平台单仓可调度5000台设备,每秒处理万级指令,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2] - 全球化布局覆盖40余国,部署AMR超5.6万台,拥有48个服务站点、13个备件中心和305名工程师网络 [4] - 2024年72.1%收入来自海外市场,海外业务毛利率达46.5%,高于整体毛利率34.8% [4] - 服务超800家客户(含63家财富500强),客户复购率74.6%,关键客户复购率84.3% [4]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1年7.9亿元增至2024年24.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5% [5] - AMR核心业务销售收入三年复合增长率92.3% [5] - 整体毛利率从2021年10.2%升至2024年32.1%,海外市场毛利率超40% [6] - 2021-2024年上半年累计亏损42.94亿元,2024年净亏8.32亿元,但经调整净亏损率从2021年96.7%收窄至2024年3.8% [7] - 销售及营销开支占比20-30%,研发费用率从43%降至17% [8] - 截至2024年末现金及等价物6.36亿元,需依赖IPO融资支撑扩张 [9] 资本运作 - 2016-2022年完成9轮融资,总额近40亿元,2021年E轮后估值达150亿元 [10] - 若IPO未在18个月内完成,67亿元赎回负债将恢复 [10] - IPO前创始人及员工持股平台共控制21.7%股权及55.36%投票权 [12] - 募资将投向研发、销售网络扩张、供应链本地化、数据安全及营运资金补充 [12] 竞争格局 - 面临海康机器人、快仓等国内对手及Kiva Systems(亚马逊)、Locus Robotics等国际巨头竞争 [14] - 差异化优势在于全场景覆盖能力与全球化交付经验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