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IPO
搜索文档
 前十个月81家新上市港股IPO募资排行,7家逾百亿 | 香港IPO市场.2025年
 搜狐财经· 2025-11-03 14:11
2025年前十个月,港交所新上市公司共81家 (80家主板上市、1家GEM上市), 当中包括1家介绍上市、1家借壳SPAC上市,1家GEM转板 上市。 Ryanben汇总统计了这81家新上市公司 (按募资额从高到低): | 64 | 沪上阿姨 | 02589.HK | 2025.05.08 | 3.14 | | --- | --- | --- | --- | --- | | 65 | 新吉奥房车 | 00805.HK | 2025.01.13 | 3.05 | | 66 | 派格生物医药-B | 02565.HK | 2025.05.27 | 3.01 | | 67 | MetaLight 元光科 02605.HK | | 2025.06.10 | 2.42 | | 68 | 博雷顿 | 01333.HK | 2025.05.07 | 2.34 | | ୧୪ | 大众口腔 | 02651.HK | 2025.07.09 | 2.17 | | 70 | 药捷安康-B | 02617.HK | 2025.06.23 | 2.01 | | 71 | 新琪安 | 02573.HK | 2025.06.10 | 2.0 ...
 A股市值蒸发近600亿,港股IPO遭监管三问,石头科技为何卖得多赚得却少了?
 凤凰网财经· 2025-11-03 09:37
9月初,中国证监会国际司对石头科技港股IPO发出一份补充材料要求,直指公司数据安全、控股股 东认定不清、外资准入资质三大合规"硬伤"。 作为已在科创板上市五年的"扫地机器人第一股",石头科技于6月27日宣布计划赴港二次上市,募 资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亿元)。回溯其高光时刻:2020年石头科技登陆科创板,发行价创当时 A股纪录;2021年股价高峰时市值逼近千亿,被市场冠以"扫地茅"称号;2024年营收首次突破百 亿,并稳居全球智能扫地机器人销量第一。 | | 2024年全球智能扫地机器人出货量排名 | | | --- | --- | --- | | 排名 | 公司 | 2024年市场份额(按台数) | | 1 | 石头科技 | 16.0% | | 2 | Irobot | 13.7% | | 3 | 科沃斯 | 13.5% | | 4 | 小米 | 9.7% | | 5 | 追觅 | 8.0% | 然而,盛名之下,隐忧已现。 创始人昌敬的双重身份引发市场担忧。他既是石头科技的创始人兼董事长,又是造车新势力极石汽 车的创办人。精力分散于两家企业,已直接反映在两家公司的业绩表现上。 (图源:官网) 来源丨凤凰网 ...
 港股IPO热持续,业内:架构合规成企业闯关核心
 第一财经· 2025-10-31 22:58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底已有80家企业完成港股IPO融资规模达2160亿港元且二次融资规模已超2290亿港元[3] - 2025年以来恒生指数从2万点攀升至26万点累计涨幅约30%恒生科技指数上涨36%[4] - 2025年港股日均成交额已达2500亿港元是往年的两倍流动性显著改善[4]   港股市场优势分析 - 港股优势体现在融资规模和监管政策清晰制度透明政策可预见性强审批流程较少受政策波动影响[3][4] - 美元处于降息周期全球资金从美股外逃部分流入港股市场同时港股资产标的估值具有吸引力恒生指数平均市盈率仅为122倍远低于美股[3] - 南向资金对市场支持力度加大占比从此前的20%左右提高到目前的50%左右[4] - 便捷的再融资条件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灵活进行配售融资并为企业出海并购与发展提供便利同时保留未来A股上市的可能性[4]   行业趋势与上市选择 - 新兴概念驱动市场热点板块轮番发力从AI科技潮到新消费巨头再到创新药企业推动指数一路走高[3] - 企业选择已趋明朗港股市场表现政策支持及流动性优势使其成为当前境外上市首选[5] - 2024年1-8月港股募资低迷仅8单超1亿美元但10月份以后优化审批流程推动一批A股龙头企业赴港股上市部分A+H标志性项目密集上市激活市场[5]   企业上市规划要点 - 企业需提前规划控制权与管理层的连续性并灵活处理特殊架构下的税务与资金流动问题[5] - 律师需结合企业需求与监管规则定制最优上市路径扮演架构设计师与合规守门人角色[5]
 港股IPO热持续,业内:架构合规成企业闯关核心
 第一财经· 2025-10-31 22:19
港股已成为全球资本市场IPO募资的首选地 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表现亮眼,恒生指数从2万点攀升至2.6万点,累计涨幅约30%,恒生科技指数更是 上涨了36%,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瞩目的焦点。"港股的流动性显著改善,"温舒行进一步分析称,2025年 港股日均成交额已达2500亿,是往年的两倍,这主要来自南向资金的支持,占比从此前的20%左右提高 到目前的50%左右。 政策面上,温舒行提到了港交所制度透明,政策可预见性强,且审批流程较少受政策波动影响;同时便 捷的再融资条件,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灵活进行配售融资,并为企业出海并购与发展提供便利,同时保 留未来A股上市的可能性。 面对"港股or美股"的经典问题,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杨喻意指出,企业选择已趋明朗:"港股市 场表现、政策支持及流动性优势,使其成为当前首选。"此外,数据显示,2024年1-8月港股募资低迷, 仅8单超1亿美元,但10月份以后,随着优化审批流程优化后,一批A股龙头企业赴港股上市,部分A+H 标志性项目密集上市,彻底激活市场。 港股市场火热背景下,杨喻意从法律角度进一步分析称,近年来全球资本市场呈现显著分化,而中国企 业在境外市场的表现尤为亮眼。 ...
 张艺谋导演的《印象大红袍》冲击港股,九成收入靠一场戏;业务深度绑定武夷山,游客转化已现天花板
 搜狐财经· 2025-10-31 15:57
从表面看,印象大红袍的成绩单确实有亮点:2023年净利润4750万,较2022年的亏损260万实现"反弹",2024年业绩虽略有下滑但仍维持在4280万的水平。 可把这份数据拆解开细看,"就靠一台戏、守着一座山"的单一路数印象大红袍的上市之路还藏着不少隐忧。这场资本冲刺赛里,它到底是"乘势而上"还 是"赶鸭子上架",市场心里还需打个问号。 复苏光环下的盈利隐忧 (图片来源:网络) 出品|搜狐财经 作者|冯圆圆 靠《印象·大红袍》实景演出火遍全国的印象大红袍,正在冲刺资本市场。 文旅巨头印象大红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印象大红袍")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是其主要业务,据悉该演出是由张艺谋导 演。 (图片来源:印象大红袍股份有限公司招股 2022年疫情最严重时,武夷山景区多次限流,印象大红袍全年净亏损260万,迎来业绩低谷;2023年防控政策一放开,憋了三年的游客像潮水般涌向武夷 山,《印象·大红袍》场场爆满,甚至加演都抢不到票,当年净利润直接飙到4750万,上演了一出"绝地翻盘"的戏码。 可这份高光没能持续太久。进入2024年,旅游市场从"报复性增长"回归常态,印象大红袍的净利润应声回落 ...
 “创业教父”遇考验:亲弟清仓套现,投诉10万+,拉卡拉港股IPO前景几何?
 凤凰网财经· 2025-10-30 15:52
来源丨凤凰网财经《IPO观察哨》 作者丨DW "创业教父"孙陶然正面临其职业生涯中的另一场考验。 凭借从蓝色光标(300058)到恒基伟业的连续6次成功创业,孙陶然早已声名显赫。2005年,他创办的拉卡拉(300773)(300773.SZ)更是成为国内第三 方支付的先行者,并一度被誉为"A股第三方支付第一股"。 (图源:官网) 然而,就在10月17日拉卡拉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之际,阴影却层出不穷。 曾经的行业标杆,如今却深陷泥潭:黑猫投诉平台累计超10万条投诉、2024年以来多家分公司屡屡被罚、创始人亲兄弟清仓离场,加之三季报营收与净利 润双双下滑,这一切都为其港股上市之路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01 在招股书中,拉卡拉自称是"一家亚洲领先的数字支付和数字商业解决方案提供商"。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4年其总支付额超过4.0万亿元,于独立数字支付服务提供者中市场份额为9.4%,在该细分领域中排名第一。 然而,"第一"的光环之下,拉卡拉的业绩却难有起色。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拉卡拉营收分别为53.61亿元、59.28亿、57.54亿;期内利润分别为-14.38亿元、4.57亿元、3.5 ...
 “创业教父”遇考验:亲弟清仓套现,投诉10万+,拉卡拉港股IPO前景几何?
 凤凰网财经· 2025-10-30 15:36
来源丨凤凰网财经《IPO观察哨》 作者丨DW "创业教父"孙陶然正面临其职业生涯中的另一场考验。 凭借从蓝色光标到恒基伟业的连续6次成功创业,孙陶然早已声名显赫。2005年,他创办的拉卡拉(300773.SZ)更是成为国内第三方支付的先行 者,并一度被誉为"A股第三方支付第一股"。 然而,就在10月17日拉卡拉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之际,阴影却层出不穷。 曾经的行业标杆,如今却深陷泥潭:黑猫投诉平台累计超10万条投诉、2024年以来多家分公司屡屡被罚、创始人亲兄弟清仓离场,加之三季报营 收与净利润双双下滑,这一切都为其港股上市之路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01 光环褪色:"第一"之名难掩业绩疲态 在招股书中,拉卡拉自称是"一家亚洲领先的数字支付和数字商业解决方案提供商"。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4年其总支付额超过4.0万亿元,于独立数字支付服务提供者中市场份额为9.4%,在该细分领域中排名第一。 然而,"第一"的光环之下,拉卡拉的业绩却难有起色。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拉卡拉营收分别为53.61亿元、59.28亿、57.54亿;期内利润分别为-14.38亿元、4.57亿元、3.51亿元。 ( ...
 赛力斯启动全球发售:折价或高达27%及基石阵容失衡背后 估值与业绩匹配失衡及独立性挑战凸显
 新浪证券· 2025-10-30 10:15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喜乐 赛力斯于10月27日启动全球发售,预计于11月3日定价,并于11月5日在港交所挂牌交易。本次发行最高价不超过131.50港元/股,基 础发行股数约1亿股,对应发行规模约131.8亿港元,若项目全额行使发售量调整权及超额配股权,则发行规模将达到174.3亿港元。 本项目有可能成为今年第三大港股IPO,也同时是2022年至今港股市场最大的整车厂IPO项目。然而超26%的罕见高折价,以及基石 投资者中外资长线基金集体缺席、依赖政府与产业资本"托底"的结构失衡。这些异常信号的背后,是其估值与业绩的严重背离、对 华为的深度依赖等深层风险,值得市场高度警惕。 港股发行价较A股折价或高达26.9% 远超过往大型A to H项目的"异常让利" 赛力斯本次发行的定价策略,与今年同类大型A to H项目形成鲜明反差。按照当前最高发售价131.50港元/股,较A股10月29日收盘价 163.99元/股折扣已达到了26.9%,远超可比项目水平。梳理2025年发行规模100亿港元以上的A to H项目可见,除恒瑞医药因符 ...
 港股IPO热度与监管力度并行:清退违规企业,筑牢市场根基
 搜狐财经· 2025-10-29 09:59
华谊信资本 | IPO | 港股市场 | 香港上市 | 香港证监会 | 企业上市 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呈现"一热一严"的鲜明态势。一方面,IPO市场热度不减,上市与递表企业数一度突破新高,为市场持续注入新鲜血液;另一方面, 在积极引入优质上市资源的同时,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以"零容忍"态度加大对违规企业行为的打击力度,推动市场加速净化,为港股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一、2025港股 :IPO扩容与违规清退并行 港股市场在积极引入优质企业的同时,持续问责、清退问题企业,形成健康的进出循环。 1. 港股IPO:优质企业持续涌入 2025年港股IPO市场持续迸发活力,新上市企业数量达75家,275家递交上市申请中,覆盖新经济、高端制造、医疗保健等多个领域。这些企业的加入,不 仅优化了港股市场结构,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优质标的,进一步增强了港股市场的吸引力与竞争力。 l 强制退市21家:多因触及核心监管红线,包括经营困难、长期无法刊发年报、连续停牌超18个月(主板)或12个月(GEM)等。 l 自愿退市22家:多因股价长期低迷、成交不活跃,或出于自身发展考量,计划通过重组转型寻求新发展路径。 | | | 主板 | | ...
 持续火热!4只港股同日上市 最高涨幅超150%丨港美股看台
 证券时报· 2025-10-28 22:49
 上市首日表现 - 四家公司于10月28日登陆港股市场,包括八马茶业、滴普科技、三一重工和剑桥科技 [2] - 滴普科技首日收盘涨幅达150.56%,表现远超预期 [2] - 八马茶业和剑桥科技首日收盘涨幅分别为82.70%和33.86% [3] - 三一重工暗盘下跌2.44%,但首日收盘上涨2.82%,最终未破发 [5]   公司市值与募资规模 - 三一重工总市值最高,达到2166亿港元 [6] - 剑桥科技、滴普科技、八马茶业的总市值分别为412亿港元、218亿港元和78亿港元 [6] - 三一重工本次募资约135亿港元,成为今年港股市场前三大IPO [7] - 剑桥科技、滴普科技、八马茶业的募资总额分别为46亿港元、7.1亿港元和4.5亿港元 [7]   新股认购情况 - 新股涨幅与超额认购倍数呈正比关系 [8] - 滴普科技超额认购倍数达7569.83倍,为港股主板史上的“超购王” [9][10] - 八马茶业、剑桥科技、三一重工的超额认购倍数分别为2680.04倍、338.7倍和52.93倍 [10][11][12]   滴普科技业务与市场 - 公司专注于企业级大模型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 [13] - 中国企业级AI应用解决方案市场规模2024年为386亿元,预计2029年达239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4.0% [13] - 2024年滴普科技市场份额为0.6% [13]   滴普科技财务数据 - 公司2023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收入分别为1.29亿元、2.43亿元和1.32亿元 [14] - 同期净亏损分别为5.03亿元、12.55亿元和3.08亿元,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