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o Studio
搜索文档
174亿,黄仁勋又投出一家AI独角兽
36氪· 2025-11-20 15:38
智东西11月20日消息,昨晚,美国AI音乐创作平台Suno宣布完成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77亿元)的C轮融资,公司估值达24.5亿美元(约合人 民币174.15亿元),较去年5月的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54亿元)估值翻了近五倍。据《华尔街日报》报道,Suno的年收入已达2亿美元(约合 人民币14.22亿元)。 本轮融资由Menlo Ventures领投,英伟达旗下风投机构NVentures、Hallwood Media、光速创投以及Matrix参投,新资金将帮助Suno加速推进产品开 发,构建创作者、听众、音乐行业都能参与进来的生态系统。 ▲Suno官宣博客(来源:Suno) 此前,Suno曾于2024年5月22日宣布获得1.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88亿元)融资,光速创投、Nat Friedman、Daniel Gross等参投,彼时Suno估值 为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54亿元)。 Suno创立于2022年,专注于AI音乐生成领域,开发了能直接生成完整歌曲的Suno模型,仅需文字描述便可生成包含人声、歌词、编曲、混音等的 歌曲。目前,Suno已推出了最新的v5版本,官方宣称v5是世界上最 ...
Suno ARR 2 亿美金估值 24.5 亿,一个 AI 黑客 Wrapper 种子轮拿了 7000 多万美金
投资实习所· 2025-11-20 14:04
我在 之前的文章里 提到,Suno 的付费群体主要包括了这么几大类: 除了让创作实现自由外,其具有的巨大成本效益推动了用户的付费意愿,特别是那些需要通过传统方式制作音乐的个人或者中小企业。 Menlo Venture 的 Amy Wu 说,正如 Instagram 让每个人都成为摄影师,TikTok 让每个人都成为电影制作人,Suno 也让每个人都成为音乐创作者。自 2023 年 12 月推出以来,它已经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 C 端消费产品之一。 Amy 说,推动 Suno 真正快速增长的,其中一个核心就是 用户从听众角色转换为创作者的路径非常简单 ,大多数用户是通过他们的社区以听众的身份发 现 Suno 的,比方说一位朋友将他们创作的歌曲分享到群聊中,引导群里的人点击并发现了一款与众不同的产品:一个不断更新的原创、用户生成的音乐 流,既新颖又个性化,是一种令人愉悦的创作新事物的方式。 音乐 AI Suno 今天宣布完成了 2.5 亿美金 C 轮融资,估值达 24.5 亿美金 ,比去年的 5 亿美金估值高了近 5 倍,此轮融资由 Menlo Ventures 领投,其 它投资人包括了 Hallwood Med ...
Suno Defies Lawsuits, Nabs $250M at $2.45B Valuation for AI Music
Ventureburn· 2025-11-20 06:39
融资与估值 - 公司完成2.5亿美元C轮融资,由Menlo Ventures领投,NVentures、Hallwood Media、Lightspeed和Matrix等机构参与[1] - 此轮融资后公司估值达到24.5亿美元,较今年5月的5亿美元估值大幅增长[2] - Nvidia的风险投资部门NVentures参与本轮融资,显示出对生成式音频领域的强烈信心[9] 业务与产品发展 - 公司推出Suno Studio,将其定位为首个生成式音频工作站,融合多轨编辑与AI音轨创建功能,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多控制权、更清晰的混音和更高质量的人声[4] - 公司发布v5模型,是其最先进的模型,声称能提供更清晰的提示和更精确的结果[4] - 公司在推出Studio之前收购了首个基于浏览器的数字音频工作站WavTool,并将其技术整合至自身生态系统中,以构建更深层次的工作流程[5] - 新融资将用于推出更多专业工具,提升普通创作者的体验,扩展社交功能并支持更直观的协作[10] 用户与市场影响 - 公司声称拥有数百万用户,日活跃度很高,并认为这反映了人们在歌曲创作方式上发生了明显的文化转变[3] - 平台创作者涵盖从首次使用者到专业人士,用户使用场景包括尝试想法、制作完整曲目、与朋友分享歌曲以及作为艺术家发布作品[6] - 公司表示已有近1亿人使用其工具,视此为重要文化时刻的证据,并相信AI将改变人们对创造力的定义[11] 法律环境与行业前景 - 公司面临索尼、环球音乐集团和华纳音乐集团的诉讼,这些集团指控公司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抓取受版权保护的音乐进行训练,但公司对此予以否认[6] - 公司同时在丹麦面临Koda、在德国面临GEMA的挑战,表明围绕AI训练的法律问题尚未解决[7] - 风险投资机构认为公司反映了深刻的市场变化,相信数百万新创作者将进入音乐领域,AI将在此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并看好其全栈系统带来的先发优势[8] - 投资者将当前法律挑战视为短期阻力,并认为达成授权协议可能是最终结果,类似于流媒体早期的发展路径[7]
4个金融男搞音乐,1年赚超1亿美元
虎嗅APP· 2025-11-06 21:17
公司概况与市场定位 - Suno被视为音乐界的"ChatGPT",是一家专注于AI音乐生成的初创企业[2] - 公司核心突破在于能一次性生成包含歌词、人声、伴奏的完整歌曲,将音乐创作门槛从"需要数年专业训练"降低到"只需要想象力"[6] - 在高质量音频生成这一尚未被充分开发的空白市场中,Suno填补了市场空白[6][10] - 音乐生成是小众赛道,国内专家数量极少,该领域人才兼具音乐与算法专业知识[9] 融资进展与估值表现 - 自2022年成立以来共融资1.25亿美元,2024年5月B轮融资后估值达5亿美元[12] - 2024年10月正洽谈新一轮1亿美元融资,估值预计飙升至20亿美元,是上一轮估值的4倍[3][12] - 公司成为增长最快的人工智能公司之一,估值在5个月内翻了两番[12][13] 用户增长与运营数据 - 上线8个月用户突破1000万,而Spotify达到1000万用户用了4年[12] - 截至2024年中,已有超过1200万人尝试使用Suno进行音乐创作[13] - 平台平均每秒产生10首新曲目,当前年经常性收入(ARR)已超1亿美元[13] 产品功能与技术演进 - 核心产品为文本到音乐生成平台,用户输入描述性文本即可在几十秒内生成完整歌曲[15] - 2024年7月推出iOS移动应用,支持录制环境声并融入创作,实现"随手采样、即兴创作"[15] - 提供"添加伴奏"和"添加人声"工具,用户可对初步曲段进行进一步编辑[16] - 模型迭代迅速,V5版本在音质、乐器清晰度和人声真实感上实现巨大提升,人声自然度被形容为"几乎与真人无异"[16] - 2024年9月发布桌面应用Suno Studio,集成多轨编辑功能,支持将音轨导出为音频或MIDI文件,标志着专业性达到全新高度[18] 用户群体与商业模式 - 采用订阅增值模式,最高档Premier会员可独享最新模型版本及Suno Studio[19] - 目标用户为普罗大众,而非仅服务少数专业人士,定位是面向所有人的创意工具[19] - 核心用户包括大众娱乐用户、内容创作者和营销人员,后者对无版权风险的定制音乐有巨大刚性需求[19][20] - 也吸引专业人士使用,格莱美获奖制作人Timbaland每天花10小时使用Suno进行创作探索[21] 创始团队背景 - 由四位联合创始人于2022年在美国剑桥创立,团队成员曾共事于金融AI公司Kensho[23] - 创始人多为哈佛大学高学历背景,CEO Mikey Shulman为哈佛博士,团队组合为"终身音乐人+技术极客"[27] - 在Kensho处理金融音频数据时意识到音频AI技术落后,并开始探索AI音乐创作可能性[27][28] - 首个公开项目为开源文本转音频模型Bark,在收到用户强烈音乐创作需求后,将公司战略全面转向音乐生成[29]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数字音乐产业2023年产值超260亿美元,AI生成音乐现已占每日上架曲目的28%[32] - Deezer平台每日收到的AI原创曲目从2023年初的1万首飙升至10月的3万首[33] - Suno是2018年以来极少数引发轰动的音乐科技创业公司,被视为行业进入新创新周期的标志[33] - 竞争对手包括美国AI音乐平台Udio(2024年初获1000万美元融资)、更早期的Boomy(2021年获500万美元投资)以及印度的Beatoven等[35][36] - 科技巨头如谷歌展示MusicLM模型,Meta推出开源MusicGen模型,OpenAI据报内部正开发AI音乐平台[34] 版权挑战与行业动态 - Suno面临全球三大唱片公司(索尼、环球、华纳)的联合诉讼,指控其未经授权使用版权音乐训练模型[37] - 尽管诉讼激烈,但Suno正与包括环球和华纳在内的唱片公司进行授权协议谈判,内容可能涉及股权投资[37] - 环球音乐集团首席执行官重申愿意与尊重版权的AI公司合作开发产品[33]
AI音乐的“野蛮”时代,要结束了
36氪· 2025-10-21 20:34
AI音乐行业融资与估值 - AI音乐创业公司Suno正在谈判筹集超过1亿美元资金,估值将超过20亿美元,较之前翻了两番 [1] - Suno目前每年产生的经常性收入超过1亿美元 [1] - AI语音巨头ElevenLabs获得英伟达的战略投资 [1] 主要公司技术进展 - Suno发布史上最强大模型V5,带来音质飞跃并提供前所未有的创作控制 [6] - Suno推出首个数字音频工作站Suno Studio,包含生成与现有音频轨道相匹配音乐元素的功能 [6] - Udio推出新型可视化编辑工作站Sessions,允许移动、扩展或替换歌曲不同部分 [4] - ElevenLabs推出极简路线的AI音乐产品Eleven Music,主界面只有一个输入框,操作完全对话式 [10] - 国内趣丸科技推出国内首个对话式音乐创作Agent"Tunee"并开启全球公测 [8] 技术范式变革 - Suno Studio颠覆传统数字音频工作站逻辑,用户仅需"框选-输入-播放",AI自动根据调性、BPM、情绪补全乐段 [8] - 新技术让用户哼唱旋律即可变成真正乐器演奏,将技术门槛降为零 [8] - AI音乐从一次性生成转变为可循环修改与重组的过程 [6] - Suno和Udio的更新让AI音乐真正融入工作流,把创作核心拉回到创意决策和审美把控 [8] 版权诉讼升级 - Anthropic与作家群体达成15亿美元版权诉讼和解协议,刷新AI领域版权纠纷纪录 [15] - 三大唱片及独立音乐人升级对Suno与Udio的侵权诉讼 [3] - 诉讼指控Suno蓄意规避YouTube技术保护措施,非法下载并复制受版权保护音乐作品用于模型训练 [17] - Suno早期投资人言论几乎直接证实公司在版权问题上的有意规避 [19] - Udio被指控蓄意破解技术保护措施,平台生成音乐存在与经典歌曲高度相似的旋律片段 [19] 行业合作与监管 - Spotify宣布与三大唱片、Merlin、Believe合作开发负责任且艺术家优先的AI音乐产品 [1] - Eleven Music已与独立音乐组织Merlin和版权商Kobalt达成授权协议 [12] - 环球音乐和华纳音乐与包括Suno在内的AI音乐公司达成了许可协议 [23] - Spotify过去一年删除超过7500万首"垃圾曲目" [23] - Spotify推出三项新政策强化对AI内容的监管,包括要求提供AI使用披露信息 [25] 行业生态重构 - AI正在重新分配音乐领域的权力,重塑从内容创作到艺人经纪的每个环节 [28] - 音乐生产方式与底层逻辑被彻底改写,职业经理人需要为艺人守护新型权利如声音肖像权、AI训练使用权等 [28] - 集体管理组织面临变革压力,需要积极维权、精简运营、拓展业务边界 [30] - 技术改变艺术生产方式,音乐不再是少数人的游戏,权力天平向善于拥抱技术的玩家倾斜 [30]
一年下架 7500 万首,Spotify 下力气整治“AI垃圾曲目”
36氪· 2025-09-29 20:12
Spotify平台AI音乐清理行动 - 公司过去一年删除了超过7500万条"垃圾曲目",主要包括违规AI生成音乐、未经授权模仿人声的AI歌曲以及被擅自上传至真实音乐人主页的作品 [1] AI音乐在平台留存现状 - 清理行动后平台上仍存在大量AI音乐内容,包括月听众数量在30万到60万不等的知名AI音乐人(如The Velvet Sundown、Aventhis、The Devil Inside)以及9月份发布的新作品 [2] - 平台仍存在大量使用AI生成头像、快速发专辑的AI音乐人账号,表明清理行动并非一刀切 [2] - 部分AI音乐人通过平台流量实现盈利,例如开通粉丝捐赠通道和线上周边商店 [3] Spotify新政策与措施 - 推出"反冒名政策",针对未经许可模仿人声的AI音乐并开通举报通道,但主要依赖原创音乐人及其团队进行举报 [4] - 与发行商合作测试新预防策略,从源头阻止作品被擅自上传至真实艺人主页,并投入更多资源处理内容错配问题以缩短审核时间 [4] - 计划在秋季推出"音乐垃圾过滤器",识别批量上传、重复歌曲、靠SEO刷关键词和故意做短的歌曲等行为 [4] - 与行业组织DDEX合作制定AI音乐署名标准,要求发行商和唱片公司记录歌曲是否使用AI,但具体披露方式尚未确定 [5] 行业动态与背景 - 唱片公司(环球音乐和索尼音乐)与AI公司Suno诉讼无解后,先后宣布与SoundPatrol Inc合作,采用音频视频指纹识别取证AI模型检测AI音乐版权侵权行为 [6] - Suno公司发布新的创作宿主Suno Studio,融合AI音乐生成技术与专业多轨编辑工具,瞄准专业音乐人市场 [6] - Spotify在此时宣布整顿"垃圾曲目",对外界释放了音乐平台的立场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