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音乐
搜索文档
“神曲印钞机”轰鸣:从一首赚200万到一首赔2万
投中网· 2025-11-21 16:22
以下文章来源于表外表里 ,作者洞见数据研究院 表外表里 . 洞见数据研究院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在被颠覆的恐惧中开启自救。 作者丨 陈梓洁 编辑丨 曹宾玲 来源丨表外表里 在武汉,几栋不起眼的红色矮楼静卧于汉江湾,国内知名 音乐公司海葵音乐 便是在那里 ,创造出 6亿的年产值。 短短 5年 时 间, 海葵音乐就 从 29名员工 壮大为 500人 的 音乐集团, 投资的音乐工作室超 170家 。 一千公里外的成都,另一位头部玩家阔景音乐,被视为 "凤头"引入音乐 文创园 。 今年前 8个月, 园内 规上企业营收 同比 增长 47.7% , 是全国 音乐产业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 这两家成功的音乐公司,股权架构里都有一个相同的名字 ——腾讯音乐(TME)。 通过层层投资, TME与大量音乐公司形成联盟,也是"财富共同体"。2025Q3,其营收 增长 20.6% 至 84.6亿元,调整后净利润飙升 27 % , 实现连续 8个季度的双位数高增长。 而 TME,仅仅是音乐产业蝶变的缩影。 随着短视频崛起、音乐进入市场化时代,行业加速洗牌,在线音乐平台吞下了更多份额,传统唱片公 司也在被颠覆的恐 ...
“神曲印钞机”轰鸣:从一首赚200万到一首赔2万
创业邦· 2025-11-20 18:31
以下文章来源于表外表里 ,作者洞见数据研究院 表外表里 . 洞见数据研究院 来源丨 表外表里(ID:excel-ers) 作者丨 陈梓洁 编辑丨 曹宾玲 狂挣 4000万 的 《跳楼机》,应运而生; 歌如其名的 《 八方来财 》, 火到了国外 ……一首首短 视频口水歌,成了音乐公司与在线平台的"印钞机"。 图源丨Midjourney 在武汉,几栋不起眼的红色矮楼静卧于汉江湾,国内知名 音乐公司海葵音乐 便是在那里 ,创造出 6 亿的年产值。 短短 5年 时 间, 海葵音乐就 从 29名员工 壮大为 500人 的 音乐集团, 投资的音乐工作室超 170 家 。 一千公里外的成都,另一位头部玩家阔景音乐,被视为 "凤头"引入音乐 文创园 。 今年前 8个月, 园内 规上企业营收 同比 增长 47.7% , 是全国 音乐产业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 这两家成功的音乐公司,股权架构里都有一个相同的名字 ——腾讯音乐(TME)。 通过层层投资, TME与大量音乐公司形成联盟,也是"财富共同体"。2025Q3,其营收 增长 20.6% 至 84.6亿元,调整后净利润飙升 27 % , 实现连续 8个季度的双位数高增长。 而 ...
星空华文1.15亿元押注AI音乐 核心IP《中国好声音》停播 收入连续六期下滑、深陷亏损泥潭
新浪证券· 2025-11-17 14:25
合资AI音乐公司成立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上海久吾一生与北京无界音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订立合营协议,共同成立一家AI音乐公司 [1] - 上海久吾一生投资1.15亿元,持有合营公司32%股权,合营伙伴投资2.44亿元,持有68%股权 [1] 公司经营状况恶化 - 2024年财务数据显示,公司全年收入仅1.63亿元,同比暴跌61.8%,净亏损2.33亿元 [4] - 截至2025年中期,公司营业收入仅5903.5万元,归母净利润亏损1100.2万元 [2] - 公司股价已从2023年高点124港元跌至目前的1.43港元左右,跌幅超过98% [4] 核心业务大幅萎缩 - 曾经作为收入主力的综艺节目IP业务大幅萎缩,2024年上半年该业务营收仅2550万元,同比跌幅高达66% [4] - 核心IP《中国好声音》曾贡献公司总收入的20%以上,该节目停播后空缺难以填补 [4] - 公司在财报中可提及的综艺节目仅剩《亚洲超星团》一档 [4] 负面事件冲击 - 2023年夏季的"李玟录音事件"成为公司命运的转折点,导致《中国好声音》停播 [4] - 公司股价在事件后短短三个交易日内暴跌超过50%,市值蒸发近260亿港元 [4] - "李玟事件"引发的负面舆情尚未完全消退,公司品牌形象受损 [3] 过往转型尝试 - 公司曾尝试向元宇宙转型,2023年7月推出《中国好声音》首款元宇宙应用"Sing!Meta耀音",但该业务至今未能对业绩产生实质性带动 [5][6] - 另一转型方向是短剧,2024年公司宣布启动"百部港片微短剧计划",拟将其拥有的700多部经典电影IP开发为短剧内容 [6] AI音乐行业挑战 - AI音乐发展面临版权归属问题,现行著作权法未明确AI生成内容的权利归属,导致侵权纠纷频发 [2] - 数据垄断与人才紧缺并存,头部平台的数据壁垒限制中小企业创新空间,而兼具AI技术与音乐创作能力的跨界人才尤为短缺 [2] - AI生成的标准化模式可能挤压小众音乐与传统文化生存空间,音乐的艺术性表达与人文温度受到影响 [2] 本次投资面临风险 - 财务风险不容忽视,在公司营收规模小且亏损的背景下投入1.15亿元开展新业务,将进一步加剧现金流压力 [2] - 整合风险值得关注,合营伙伴控股68%的股权结构,可能导致公司在业务发展方向上缺乏足够话语权 [2] - 市场竞争风险严峻,AI音乐赛道已聚集了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等头部平台,这些公司拥有更丰富的数据资源和技术储备 [2]
星空华文一度放量大跌30%
第一财经· 2025-11-17 11:34
公司股价表现 - 11月17日港股星空华文盘中一度闪崩跌超30% 截至发稿跌超14% 成交额超百万港元 [2] 合营公司投资细节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上海久吾一生与合营伙伴签订协议成立合营公司以开展及运营AI音乐业务 [2] - 上海久吾一生投资总额1.15亿元 其中32万元作为注册资本 1.15亿元配至资本储备 [2] - 合营伙伴投资总额2.44亿元 其中68万元作为注册资本 2.44亿元配至资本储备 [2] - 合营公司成立后上海久吾一生和合营伙伴分别持有32%和68%的权益 [2]
星空华文,一度放量大跌30%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17 11:23
股价异动表现 - 11月17日盘中股价一度闪崩跌超30% [1] - 当日成交额超百万港元 [1] - 截至发稿时股价下跌14.69%至1.220港元 [2] 关键财务与估值指标 - 公司总股本为3.99亿股 [2] - 当前总市值约为4.86亿港元 [2] - 市盈率为负2.4倍 [2] - 市净率为0.17倍 [2] 重大投资合作事项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上海久吾一生与合营伙伴于2025年11月13日签订合营协议 [3] - 将成立合营公司以开展及运营AI音乐业务 [3] - 上海久吾一生投资总额为1.15亿元 其中32万元作为注册资本 [3] - 合营伙伴投资总额为2.44亿元 其中68万元作为注册资本 [3] - 合营公司成立后 上海久吾一生和合营伙伴分别持有32%和68%的权益 [3]
星空华文,一度放量大跌30%
第一财经· 2025-11-17 11:13
公司股价及交易表现 - 截至11月17日10:52,公司股价为1.220港元,当日下跌0.210港元,跌幅达14.69% [1] - 当日成交额为106万港元,换手率为0.21% [1] - 公司总股本为3.99亿股,总市值约为4.86亿港元 [1] - 市盈率为负2.4倍,市净率为0.17倍 [1] - 当日分时交易量达84.55万股 [1] 公司AI音乐业务投资 - 公司于2025年11月13日通过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上海久吾一生签订合营协议,成立合营公司以开展及运营AI音乐业务 [2] - 上海久吾一生将投资1.15亿元,其中32万元作为注册资本,持有合营公司32%的权益 [2] - 合营伙伴将投资2.44亿元,其中68万元作为注册资本,持有合营公司68%的权益 [2]
TME们的黄金时代,迎来AI终结者
36氪· 2025-11-14 19:16
行业范式转变 - AI音乐的爆发式成熟正在导致维持近二十年的音乐流媒体商业范式出现结构性塌陷,AI已能稳定产出行业级成品的新工业力量[3] - 音乐流媒体行业过去依赖庞大的版权曲库、订阅制和以版权为护城河的内容供给方式,平台竞争本质是版权之争而非产品之争[1] - AI正在成为TME等传统音乐流媒体平台的终结者,整个行业赖以生存的根基被迅速抽空[4] 版权价值塌陷 - 音乐流媒体平台持续收取订阅费的前提是版权稀缺,但AI音乐的崛起彻底颠覆了这个前提[5] - AI音乐从低成本替代品向具有无限量原创内容升级,用户无需等待歌手制作专辑,可直接生成贴合心境的歌曲[6] - AI生成音乐不依赖唱片公司、版权机构或商业授权,没有续约成本、独家争夺和版权纠纷导致的下架风险[7][9] - 当音乐版权不再稀缺,独家曲库护城河便会决堤,TME等平台以管理版权为核心价值的商业模式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9] 用户行为迁移 - 用户行为正从播放向生成转折,TME的竞争对手扩展至擅长颠覆式创新、拥有大流量池和第一梯队大模型能力的科技公司[10] - TME 2025年第三季度在线音乐月活用户数为551百万,同比下滑4.3%,付费用户净增130万,环比增速从8.3%降至5.88%[10] - 字节跳动旗下的汽水音乐依托抖音生态的天然流量入口,在年轻用户中增长明显,这部分用户最愿意尝试生成式音乐[11] - 豆包大模型在消费者群体认知度处于第一梯度,汽水音乐未来接入生成式音乐能力后,可将音乐生成融入抖音内容创作链路[12] 竞争格局重构 - 平台竞争焦点从曲库大小转向谁能将音乐变成实时的、可塑的内容原料,订阅制根基受到AI行为迁移和字节生态渗透的双重冲击[14] - AI音乐重写用户行为路径:从搜索-播放-歌单循环转变为输入情绪-即时生成-自动匹配场景-持续进化[14][16] - 未来用户可能只需为特定模型付费,听歌功能成为附属服务,音乐从消费成品变为生成式服务,流媒体平台必须从播放向创造过渡[16] - Spotify已开始试验生成式播放列表,YouTube Music和Apple Music也在加速类似布局,而TME长期优势在于独占版权,难以完全放弃既得利益[17][19] 产业未来展望 - 当AI能以工业化规模产出媲美甚至超越人类创作者的内容时,属于版权、平台和唱片公司的时代将不可逆地走向终点[19] - 未来音乐产业将属于模型、算法和能提供无限量个性化内容的系统,停留在旧模式的平台将被技术浪潮边缘化[22] - TME的黄金时代建立在版权稀缺的前提上,而AI的出现正在迅速消灭这个前提[19]
星空华文(06698.HK)联合北京无界音场成立AI音乐合营公司
格隆汇· 2025-11-14 08:08
合营公司成立背景与投资结构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上海久吾一生与合营伙伴北京无界音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订立合营协议,同意成立合营公司以在中国开展及运营AI音乐业务 [1] - 上海久吾一生投资总额为人民币1.15亿元,其中人民币32万元作为注册资本,人民币1.1468亿元分配至资本储备 [1] - 合营伙伴投资总额为人民币2.4438亿元,其中人民币68万元作为注册资本,人民币2.437亿元分配至资本储备 [1] - 合营公司成立后,上海久吾一生及合营伙伴将分别拥有32%及68%权益,合营公司将成为合营伙伴的非全资附属公司 [1] 合营公司业务范围与合作伙伴 - 合营公司主营业务包括AI音乐创作及编曲、AI音乐相关艺人管理、曲库经营、AI音乐会及AI音乐教育 [2] - 合营伙伴为于中国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筹办文化艺术活动,并拥有"技术+内容+生态"的三重优势 [2] - 合营伙伴的股权结构为由中联盛世文化(北京)有限公司、周浩及深圳君和咨询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分别持有51%、46%及3%权益 [2] 战略意义与协同效应 - 合营公司的成立建立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旨在整合双方的内容优势与技术能力 [2] - 合作将实现数据驱动的大规模个性化AI音乐创作,标志着双方在AI音乐产业中争夺战略制高点的关键一步 [2] - 当前市场文化与科技融合加速,合作旨在实现内容与技术的互利共赢 [2]
Suno V5让整个B站开始文艺复兴了。
数字生命卡兹克· 2025-11-04 09:33
B站内容生态变迁 - B站传统鬼畜视频内容曾是其核心特色,但近年来出现明显衰落迹象[11][12][13] - 用户观察到鬼畜区创作活力和音乐创造力显著减少,高质量作品产出频率降低[12][13] - 近期B站出现AI音乐鬼畜视频的复兴浪潮,以@漫游会议室为代表的创作者通过AI工具重新激活了该领域[24][26][43] AI音乐创作新趋势 - Suno V5模型成为推动B站AI音乐鬼畜复兴的核心技术工具[44][47] - AI音乐生成质量实现重大突破,V5版本生成的歌曲被评价优于当前大量流行口水歌[47] - 典型创作者@漫游会议室在十几天内粉丝从几万增长至28万,单个视频播放量达百万级别[31][32][34] - AI音乐创作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涌现出雨姐鬼畜宇宙等多个热门系列作品[37][38] AI工具降低创作门槛 - Suno V5将音乐创作流程从需要乐理知识、专业软件技能和至少一周制作时间大幅简化[48][49][50] - 现在仅需足够审美品味即可快速创作,实现了创作能力的"究极跃迁"[47][51] - 非专业用户可在1天内完成包含国风rap的完整音乐视频制作[54] - 工具提供歌词编辑、音轨分离、段落修改等专业功能,大幅提升创作灵活性[84][85][86][87] AI创作工具商业化模式 - Suno提供pro版月费10美元和premier版月费30美元两种付费方案[59] - 每生成一首歌曲消耗5积分,付费模式具有较高性价比[59] - 配合即梦数字人等视频生成工具,可完成从音乐到视频的完整AI内容生产链条[91][92][94] 内容创作价值回归 - AI工具使得创作重点从技术执行转向表达内涵,重新强调鬼畜精神的核心价值[98][101] - 新技术环境下,内容的情感共鸣和创意表达比技术技巧更为重要[100][101] - B站社区氛围和分享快乐的初心在AI时代得以延续和强化[102][104][105]
奥特曼抢走小扎印钞机,Meta「占领」OpenAI,20%都是前同事
36氪· 2025-10-27 08:46
公司战略转型 - OpenAI正从纯粹的研究实验室转向商业化运营,目标是实现盈利[3][18] - 公司计划借鉴Meta的成功模式,重点发展广告业务以实现商业化目标[4][11][31] - 公司上半年营收达43亿美元,员工数量从两年前的约800人增长至约3000人[34] 人力资源变动 - OpenAI大量招募前Meta员工,目前约有630名前Meta员工,占员工总数约20%[7][9] - 前Meta高管在OpenAI担任关键职位,覆盖产品、技术、战略与市场等核心业务线[8][10][12] - 关键任命包括应用部门CEO Fidji Simo、首席技术官Vijaye Raji、首席营销官Kate Rouch等[8][12] 产品与业务发展 - 公司推出视频社交应用Sora,并考虑基于ChatGPT的“记忆”功能定制广告[20][34] - OpenAI正在开发AI音乐生成工具,可与Sora视频工具结合实现音视频创作[39][43][45] - 产品团队为ChatGPT增加“后续任务建议”等功能以提高用户粘性和使用频率[35] 内部文化与员工反应 - 部分员工对公司商业化转型感到不安,担心公司变得过于像Meta等大型科技公司[20][22] - 员工曾发起“文化调查”,讨论公司文化是否“过于像大型科技公司”[22] - 前首席产品官Kevin Weil提出让ChatGPT周活跃用户突破十亿的目标引发内部争议[24] 行业竞争格局 - 在AI音乐领域,OpenAI面临谷歌Lyria模型和初创公司Suno的竞争,Suno年经常性收入已达约1.5亿美元[46][48] - 公司估值曾高达5000亿美元,投资者期望其成长为类似Meta的“巨型企业”[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