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TGM(气体管理)和TCM(化学品管理)驻厂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至纯科技:深耕半导体全周期服务,2025上半年营收稳中有进,电子材料业务强劲增长
财富在线· 2025-09-02 13:2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08亿元,同比增长5.2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31.87万元 [1] - 电子材料业务收入1.33亿元,同比增长约146% [1][2] 电子材料业务突破 - 国内首座完全国产化28纳米制程12英寸晶圆大宗气体工厂实现指标全面达标与持续稳定运行 [2] - 第二座12英寸晶圆量产线大宗气站于2024年投入运营 [2] - 电子材料业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0.54亿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1.33亿元 [2] 技术研发与专利成果 - 累计研发投入达18.48亿元 [4] - 累计申请专利865件,其中发明专利356件,PCT国际申请23件 [5] - 已获授权专利615件,含发明专利194件,软件著作权185件,注册商标163件 [5] - 取得槽式清洗设备SPM酸洗工艺的美国专利授权 [6] 市场地位与行业认可 - 中国大陆主流12寸晶圆厂特气中标市占率48.8% [5] - 化学品设备及系统市占率超过30% [5] - 入选2024年上海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 [6] - 跻身上海市集成电路设备业(本土)销售前五强 [6] 业务战略布局 - 构建"工艺—设备—材料"三位一体战略布局 [8] - 目标90%设备供应链实现自主可控 [8] - 12英寸单片湿法清洗设备和槽式湿法设备参与中国大陆高端清洗设备市场竞争 [5] - 国内能提供28纳米制程节点全部湿法工艺的本土供应商 [5] 客户与订单结构 - 在手订单总额134.14亿元(含长期订单),不含长期订单为50.5亿元 [8] - 泛半导体行业订单占比94.72%,其中集成电路领域占比85.3% [8] - 服务于12英寸集成电路客户占比达89.10% [8] 运营管理优化 - 2025年上半年现金收入比维持在0.95的健康水平 [9] - 前十大客户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期后回款比例:2024年末38.38%,2023年末70.92%,2022年末88.51% [9] - 通过调整资源分配和强化应收账款回收措施提升经营性现金流 [9] 产业贡献与战略意义 - 成功打破国际供应商在半导体级大宗气体领域的长期垄断 [2] - 为产业链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7] - 推动整个产业的国产化进程与技术升级 [8]
至纯科技2025年上半年营收16.08亿元 电子材料业务同比大幅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11:0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08亿元 同比增长5.25% [1] - 归母净利润3931.87万元 [1] - 电子材料业务收入1.33亿元 同比增长约146% [1] 业务进展 - 电子材料业务大幅增长146% 主要受益于国产化气体工厂运营 [1] - 国内首座完全国产化12英寸晶圆大宗气体工厂支持28纳米制程并稳定运行 [1] - 第二座同类气站2024年投入运营 预计随客户产能释放贡献收入 [1] - TGM和TCM驻厂服务有序推进 部分业务进入批量供应阶段 [1] - 积极推进并购威顿晶磷以强化电子材料战略布局 [1] 研发与技术实力 - 上市至今累计研发投入超18亿元 [2] - 国内能提供28纳米制程节点全部湿法工艺的本土供应商 [2] - 高纯工艺系统市场占有率48.8%(基于2016-2024年中国大陆主流12寸晶圆厂41次特气中标结果) [2] - 化学品设备及系统市占率超过30% [2] - 累计申请专利865件(含发明专利356件 PCT国际申请23件) [2] - 已获授权专利615件(含发明专利194件) [2] - 拥有软件著作权185件 注册商标163件 [2] - 取得槽式清洗设备SPM酸洗工艺美国专利授权 [2] 战略布局与订单情况 - 构建"工艺—设备—材料"三位一体布局 [3] - 推进供应链国产化 具备完备备货体系和技术储备 [3] - 在手订单总额134.14亿元(含长期订单) [3] - 94.72%订单来自泛半导体行业 [3] - 89.10%订单服务于12英寸集成电路客户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