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VLA 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晚点独家丨小鹏汽车智驾一号位换帅,世界基座模型负责人刘先明接任
晚点LatePost· 2025-10-11 00:16
以下文章来源于晚点Auto ,作者晚点团队 晚点Auto . 从制造到创造,从不可能到可能。《晚点LatePost》旗下汽车品牌。 AI 大模型是小鹏智驾团队技术研发的重点领域。 文 丨 李安琪 赵宇 编辑 丨 龚方毅 我们获悉,10 月 9 日,小鹏汽车自动驾驶中心发布内部信:李力耘不再担任自动驾驶中心负责 人, 世界基座模型负责人刘先明(Xianming Liu)接替该职位。 刘先明 2016 年博士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电气和计算机工程专业。他曾在 Facebook(现 Meta)、通用汽车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 Cruise 任职,从事机器学习与计算机视 觉领域的前沿研究工作。 2024 年 3 月,刘先明加入小鹏汽车,担任小鹏 AI 团队负责人,今年 6 月曾以小鹏世界基座模 型负责人的身份亮相,在本次人事变动前已直接向小鹏汽车董事长兼 CEO 何小鹏汇报。据接 近小鹏汽车的人士透露,何小鹏近期频繁与刘先明就自动驾驶大模型展开深入交流。另一位知 情人士称,刘先明之前在小鹏从事的 AI 研究已经同时在为芯片、具身团队提供必要软件支 持。 目前李力耘仍在职。 我们就上述事实性信息向小鹏汽车官方求 ...
独家丨小鹏汽车智驾一号位换帅,世界基座模型负责人刘先明接任
晚点Auto· 2025-10-09 22:52
小鹏汽车智驾团队人事变动 - 2024年10月9日,小鹏汽车自动驾驶中心负责人由李力耘变更为刘先明(Xianming Liu)[3] - 刘先明于2024年3月加入小鹏汽车,担任AI团队负责人,6月以小鹏世界基座模型负责人身份亮相,此前已直接向CEO何小鹏汇报[3] - 李力耘于2023年8月接替离职的吴新宙担任自动驾驶负责人,并于2024年10月晋升为公司副总裁[6] 新任负责人刘先明的背景与职责 - 刘先明2016年博士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电气和计算机工程专业,曾在Meta、Cruise从事机器学习与计算机视觉研究[3] - 其在小鹏从事的AI研究已同时为芯片、具身团队提供必要软件支持[4] - 公司将由其带领团队加速物理世界基座大模型在AI汽车领域应用,扩大智能辅助驾驶代际领先优势[6] 行业竞争格局与公司战略 - 2024年以来,理想、华为、蔚来等国产头部车企在智能驾驶领域竞争加剧,理想凭借"端到端+VLM"双系统方案跻身第一梯队[8] - 小鹏汽车将AI大模型作为技术研发重点,于2024年4月提出"基座模型"路线,内部开发一个720亿参数的自动驾驶大模型[8] - 公司已建成国内汽车行业首个万卡规模AI算力集群,2025年计划在AI和自动驾驶上投入45亿元[9] 公司技术进展与规划 - 李力耘在任期间带队完成了城市NGP在国内数百座城市落地,并推动小鹏实现"端到端"智驾方案在行车全功能量产上线[7] - 小鹏汽车将在下月年度AI科技日公布物理AI领域技术进展,涉及自研的AI基座模型,该模型研发历时一年多,使用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模型数据量[8] - 自动驾驶VLA大模型是世界基座模型的一个重要应用,但更关键的是让模型具备对整个世界进行推演的能力[6]
VLA-OS:NUS邵林团队探究机器人VLA做任务推理的秘密
机器之心· 2025-07-31 13:11
机器人VLA模型研究突破 - 新加坡国立大学邵林团队发表突破性研究VLA-OS,首次系统解构和分析机器人VLA模型的任务规划与推理能力 [3] - 研究通过控制变量实验方法,专注于任务规划的"范式"和"表征"两大方面,统一其他因素 [19] - 研究提出五大核心问题,包括规划表征选择、范式选择、性能瓶颈、scaling law和规划带来的提升 [21] VLA-OS实验平台设计 - 构建架构统一、参数递增的VLM模型家族,选取Qwen 2.5 LLM的0.5B/1.5B/3B/7B四个模型作为基座 [23] - 设计可组合的VLA-OS模型家族,实现ActionOnly-VLA、Integrated-VLA和Hierarchical-VLA三大范式的公平对比 [25][26] - 收集整理六类数据集共约10,000条轨迹,覆盖多种视觉模态、操作环境和执行器种类 [28][29] 关键研究发现 - 视觉规划表征和目标图像表征相比语言表征具有更优性能、更快推理速度和更低训练成本 [46][47] - Hierarchical-VLA范式展现出最强泛化能力和规划能力,优于Integrated-VLA [49][57][63] - 所有VLA范式性能随数据量增加而提升,但模型规模超过3B时性能下降 [72][75] - 含任务规划的VLA范式前向迁移能力更强但遗忘速度更快 [76][79] 设计指南与未来方向 - 首选视觉表征和目标图像规划,语言规划仅作为辅助 [81] - 资源充足选Hierarchical-VLA,资源有限选Integrated-VLA [81] - 未来方向包括探索空间表征神经机制、设计解耦训练机制、开发高效VLM信息蒸馏架构和构建万亿级规划数据集 [86]
理想汽车-W:纯电车型可期,VLA模型预计7月发布-20250602
国盛证券· 2025-06-02 22: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市值 2809 亿人民币,对应目标价(2015.HK)约 131 港元、(LI.O)约 33 美元,对应 25x 2025 P/E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理想汽车 2025Q1 毛利率超出预期,虽 Q1 销量和收入环比下降,但汽车毛利率环比提升;展望 Q2 交付量和收入预计增长,不过盈利性有压力;后续多款车型将发布,MEGA Home 车型热销,超充网络为纯电车型保驾护航,VLA 模型 7 月发布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表现 - 2025Q1 销量 9.3 万,同比/环比分别+16%/-41%,收入同比/环比分别+1%/-41%至 259.3 亿人民币;毛利率 20.5%,同比/环比分别-0.1pct/+0.2pct,汽车/服务及其他毛利分别为 19.8%/35.4%;研发费用环比小幅增加至 25 亿,销售及行政费用录得 25 亿元、同比/环比均减少;归母净利润录得 6.5 亿元,同比/环比分别+10%/-82%,归母净利润率 2.5%;Non - GAAP 归母净利润同比/环比减少 20%/75%至 10.2 亿元,Non - GAAP 归母净利润率为 3.9% [1] - 预计 2025 - 2027 年销量约 58/75/87 万辆,总收入达 1555/1979/2383 亿人民币;GAAP 归母净利润为 86/98/130 亿人民币,GAAP 归母净利润率为 5.5%/4.9%/5.4%;non - GAAP 归母净利润为 103/119/153 亿人民币,non - GAAP 净利润率为 6.6%/6.0%/6.4% [5] 未来展望 - Q2 预计交付 12.3 - 12.8 万辆汽车,同比增长 13.3% - 17.9%;收入为 325 - 338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2.5% - 6.7%;因加大优惠力度,预计汽车毛利率在 19%左右 [2] - 首款纯电 SUV i8 将于 7 月正式发布、i6 将于 9 月发布;长期会根据市场需求推出价格更合适的 MPV 和轿车产品 [2] 车型情况 - MEGA Home 车型 4 月 23 日推出,售价 55.98 万元,在订单中占比超 9 成,预计 7 月交付量提升至 2500 - 3000 辆 [3] 超充网络 - 截至 5 月 25 日,理想超充网络在全国有 2328 座超充站、12689 根超充桩;高速超充站 824 座、高速超充桩 3851 根;5C 超充桩充电 12min 补能 500 公里,i8 车型 10 分钟补能 500 公里,预计上市时拥有 2500 座理想超充站支持 [4] VLA 模型 - 计划在 i8 车型上同步发布 VLA 模型,8 月通过 OTA 推送到所有搭载 AD Max 高阶辅助驾驶系统的车型上;通过四个阶段完成训练与推理过程,构建司机助理 [4] 财务指标预测 |财务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23,851|144,460|155,507|197,937|238,297| |增长率 YoY(%)|173|17|8|27|20| |归母净利润 (百万元)|11,704|8,032|8,575|9,772|12,965| |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率|9.5|5.6|5.5|4.9|5.4| |Non - GAAP 净利润|12,093|10,657|10,309|11,909|15,302| |Non - GAAP 净利润率|9.8|7.4|6.6|6.0|6.4| |调整后 P/E(倍)|18|21|21|19|14| |P/B(倍)|3.6|3.1|2.8|2.5|2.1| [6] 核心预测 - 年度:2021 - 2027 年总销量、各车型销量、总收入、毛利率、营业利润、归母净利润等指标预测 [15] - 季度:24Q1 - 25Q4 总销量、各车型销量、总收入、毛利率、营业利润、归母净利润等指标预测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