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YUP钱包APP
icon
搜索文档
东南亚“Nubank”:在没有征信的国家,做成千万人的信用卡生意|暗涌看世界
36氪· 2025-05-07 09:22
市场背景与机遇 - 印尼总人口接近2.8亿,收入稳定的工薪阶层超过8000万,其中5500万拥有社保,但信用卡渗透率不超过3%,高达97%的人群未被传统金融服务覆盖 [2] - 传统银行因缺乏数字化风控能力,更倾向于抵押类业务,对无抵押零售业务设置严苛准入标准,偏好服务行内白名单用户 [2] - 市场真正的空白并非未被开发,而是缺乏为工薪阶层和小商贩建立“信用身份”的解决方案 [3] - 公司创始人于七年前在雅加达发现,即便教育背景和收入良好的专业人士也难以申请到当地最大银行(BCA)的信用卡,从而识别出市场机会 [4] 公司产品与商业模式 - 公司通过YUP钱包APP提供信用卡申请和扫码支付功能,申请过程仅需几分钟,已拥有数百万个人用户和超5000万商户覆盖,年交易量近5000万笔 [4] - 产品模型核心是打造用户“愿意用、免费用、还能享受优惠”的信用卡,此模型耗时三年跑通 [5] - 在月收入500-600美元的工薪阶层中,单一用户月均消费超300美元,其80%的日常花销通过YUP完成,使其成为主要甚至唯一的支付工具 [6] - APP日活跃用户接近30%,月活跃用户接近70%,用户平均每月访问APP超过20天,活跃度直逼本地生活服务类平台 [6] - 盈利模式多元化,不仅依赖息差,还包括APP内的整合营销、生活权益和流量变现 [7] - 产品底层逻辑是“社会身份确认”而非单纯的“信用额度”,赋予用户“被信任的权利” [7] 竞争壁垒与本地化策略 - 公司持有印尼最高等级的电子支付牌照E-Money,该牌照花费近两年时间获得,能接入超5000万商户的支付二维码网络 [14] - 公司与Visa达成战略合作,是印尼唯一具备此资质的金融科技公司,其产品支持印尼所有在线交易和电商平台 [14] - 通过信用卡叠加电子钱包扫码支付,覆盖线上线下全场景,超过80%的用户来自自然流量,如Indomart便利店、肯德基、CGV院线等 [16] - 团队具备深刻的本地化认知,将金融理解融入宗教、社区、语言和社交行为,例如推出结合免息期和物流可视化捐赠的“斋月专区” [11] - 团队利用本地数据源进行风控,如通过WhatsApp群组活跃度评估商家稳定性、接入气象局洪水预警调整贷款额度、分析清真寺捐赠频率预测还款意愿 [11] 技术能力与风控体系 - 公司自研深度视觉识别系统,实现人脸图像的精准比对与快速搜索,以保障数据安全并识别可疑客户 [23] - 风控体系整合金融交易、消费行为、资产负债等多源数据,结合LSTM与LightGBM等算法挖掘时间序列中的风险特征 [23] - 大模型技术被应用于智能客服、精准营销、智能催收及合规监管等多个领域 [23] - 公司在2024年帮助用户向央行上报了超过3000万次的健康消费个人征信记录,助力完善印尼个人征信系统 [9] 增长前景与战略规划 - 公司营收在2024年8月B轮融资后不到一年内增长6倍,显示出市场的广阔空间 [21] - 公司历史上融资总额达7000万美元,用时四年获取百万用户,并维持低不良率,预计今年下半年实现盈亏平衡 [23] - 未来计划向越南、菲律宾、泰国等市场拓展,目标在未来8-10年内服务东南亚超过5000万信用卡用户,并计划在3-5年内上市 [23] - 创始人认为,东南亚短期内不会出现垄断型超级应用,现有巨头仍专注于主营业务竞争,为公司在支付等垂直领域创造了时间窗口 [13]